写时两字,
看时一字。
你要同心,
请许个字。
孙昭看了,明白其意。但未说出谜底,亦以谜制谜道:
左边丝丝,
右边土口。
系在蕲河,
蕲草柔柔。
二人相视一笑,原是以谜解谜。随即,孙昭大胆起来,当即写下:
一上一下,
春少三天。
你谜成谜,
恰对心田。
赵茹?千灵百乖。看过上谜,随后写道:
左七右七,
横山倒出。
他年有忆,
蕲河香蕲。
他俩写完以上四谜后,又一人一句地制出一谜,以为祝福,其谜道:
愿结夫妇,
女子双娇。
人生如谜,
谜好便好。
上述五谜合起来,谜底为“愿结夫妇好”。
赵氏姐妹同时许嫁事,当即说与赵氏兄弟。赵氏兄弟已年迈,夫人又于前时相继谢世,觉得带两女儿也不易;再说,女儿都大了,又都愿意;二婿又都是新科进士,实在是巴不得的,便一口应诺。不过,他兄弟俩,为着脸面好看,还是要孙昭请媒。孙昭更灵便,当即请了高鹗为媒;其女高仪凤也愿作赵茹?宾相。真是天助也,此事便算告成,只待吉日。
据说,赵茹?也是同意嫁给帅承瀛的。但是,见都是姐妹依于一人,有些难以启齿,便许给孙昭了。
帅承瀛的媒人,请的是他的同窗好友、寻阳举人李玉山。李玉山,乃原寻阳贡生李锴的堂侄。当年,帅承瀛帮助过李锴,李玉山不是不知,自然同意所请。不过,他却提出两个条件,一是结伴同游一次,以联相答,以试高低;一是为家乡做件好事。帅承瀛一听,知道这是李玉山又要以他为其脸上沾光了,自然同意。
这日,李玉山结好乡友,便邀帅承瀛向寻阳城东悠雅河边走来。
悠雅河边景色尤优,更是游人的好去处。
他们来到悠雅边,见岸上有七只鸭子游来。于是,李玉山说道:
“七鸭浮水,数数数,三双一只。”
帅承瀛一听,知道这是一联的上联,应和上下联。正踌躇间,见河里跳出一条尺长鲤鱼。于是,他灵机一动,答道:
“尺鱼跳波,量量量,九寸十分。”
二人相视一笑,继续前走。
当时的寻阳城为水旱码头,悠雅河直通九江,常有船来往。正行走间,见一装运石头的船只浮在水面。于是,李玉山说道:
“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帅承瀛听了,想到人行在地上,如同丈量土地,于是马上接联:
“丈量地面,地长丈短,短量长。”
他们来到一个河湾处,见太阳当空,河水清亮,日影映在水中,好不好看。于是,李玉山又当先说道:
“水底日为天上日,日对日晃。”
帅承瀛见眼前走来一人,于是答道:
“眼中人乃面前人,人向人行。”
忽然,有一马走来。马上坐着一个老妈妈。因为马瘦,走行很慢,老妈妈见了,有些着急,便用鞭加马,边吵骂马。
李玉山一看,抿嘴笑了,道:
“妈妈摩马,马麻妈妈骂马。”
偏巧,有一牛走来。牛前牵着一个小妞妞。因为牛拗,走行乱动,小妞妞见了,有气生气,便用棍加牛,边喊骂牛。
帅承瀛一看,眯眼一笑,道:
“妞妞拧牛,牛拗妞妞扭牛。”
这副联,答得实在不易。上联的“妈”、“摩”、“麻”、“骂”、“马”,都是谐音字;下联的“妞”、“拧”、“拗”、“扭”、“牛”,亦是谐音字,旦又上下相对,真乃巧极。相随众人听了,都叫起好来。
他们不觉来到一处古松林。二人松底坐下。
李玉山对帅承瀛说道:
“宋时,苏东坡与黄山谷在松下下棋,曾有一联,不知学兄可曾记否?”
帅承瀛对李玉山问道:
“可记得上联?”
李玉山道:
“上联是:松下围棋,松籽每随棋子落。”
帅承瀛实际已将此联忘却。此刻,他听了李玉山的引联,临时凑道:
“下联是:柳底垂钓,柳丝当伴钓系悬。”
李玉山知道他这令是随着上联自制出的,但也不差只字,却也奇了。
李玉山又对帅承瀛说道:
“明时,朱元璋与刘伯温对弈,也有一副名联,学兄可记否?”
帅承瀛又对李玉山问道:
“可记得上联?”
李玉山道:
“上联是:雷为战鼓闪为旗,风云聚会。”
帅承瀛当即和道:
“下联是: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赏光。”
李玉山道:
“明明朗朗天空,辉辉煌煌星斗。以此作联,可谓撼天摇地之气魄了。”
帅承瀛道:
“飘飘洒洒乾坤,湛湛碧碧河汉。以此作联,尚欠抚星揽月之情豪矣。”
李玉山道:
“莫说,学兄还有何作,以为相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