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1940年1月,美国陆军航空队为应付未来大规模战争只需要,向航空工业发出了巨型轰炸机的招标,联合秃鹰公司的b32和b29有幸进入发展阶段,b29采用了同温层高州级飞行,拥有完善的增压曾和生命维护系统,总重为当时大型轰炸机的两倍,使一个令人生畏的庞然大物超级武器。
影响:b29在当时创下了世界之最,航程6000公里,能在万米高空巡航,最大速度600公里/小时,b29研制是对当时航空技术的重大挑战,它是首架全部依靠遥控自卫武器并应用火控系统和全增压的生产型轰炸机,他是整个二战中最杰出的轰炸机,很好的完成了“让战火在帝国的领土上完成,加速了日本帝国的灭亡。
不足:没有机动性、发动机可靠性欠佳。
数据:翼展, 43.1米. 机长, 30.2米. 机高, 4.98米,最大飞行速度:574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0241米,主要机载武器:12挺50机枪,1门20毫米航炮,普通炸弹,燃烧弹,核弹,最大载弹量9000公斤。
战略轰炸机 [本章字数:11255 最新更新时间:2009-10-13 22:49:35.0]
----------------------------------------------------
概述
战略轰炸机一般是指用来执行战略任务的中、远程轰炸机。它是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当量核武器的主要运载工具之一。它既能带核弹,也能带常规炸弹;既可以近距离投放核炸弹,又可远距离发射巡航导弹,既可做战略进攻武器使用,在必要时也遂行战术轰炸任务,支援陆、海军作战。
分类
根据作战任务,战略轰炸机可分为核突防轰炸机、巡航导弹载机和常规轰炸机。
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战略轰炸机的发展趋势是:
(1 )用先进的空射巡航导弹和有关的电子设备改装现役飞机, 延长其服役期。
(2 )继续研制先进的轰炸机。
(3 )战略轰炸机向隐形化方向发展。
战略轰炸机的由来
飞机开始作为军用是从侦察开始的,空中侦察的作用是无可置疑的。而在侦察飞行的过程中,“抽空”甩几颗手榴弹或迫击炮弹就成了“轰炸机”的开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期(1915年)已出现了专门研制的轰炸机,它就是俄罗斯的一种“重型”四发轰炸机,称西科尔斯基“伊利亚?穆罗梅茨”Ⅱ型,由波罗的海铁路工厂研制。该机起飞重量4 590千克,可载炸弹520千克,乘员7名,每台发动机功率110千瓦(150马力)。另一种是意大利的“卡普罗尼Ca32”型三发轰炸机,由卡普罗尼航空工程公司研制,起飞重量3 300千克,可载炸弹850千克,乘员4名,每台发动机功率73.5千瓦(100马力)。但真正开始用飞机专门轰炸特定目标的是德国人,1917年德国对伦敦和英格兰南部的持续轰炸,特别是夜间轰炸,开创了一个残酷杀伤平民百姓的先例,并引起英国后来的报复。从此也就有了“战略轰炸机”的称谓。
一般来说,战略轰炸机都是远程轰炸机。不过作战半径多远算“远程”在不同时期定义是不同的。文章开头提到的两种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就只有150千米左右。而在二战期间,航程在3 000千米以上的就被认为是远程轰炸机了。例如英国的“兰开斯特”MKⅡ其航程为3 620千米,原苏联的TB-3为3 225千米,美国的B-24“解放者”为3 380千米,B-17“空中堡垒”为3 200千米,B-29“超级堡垒”甚至达到5 200千米。它们的作战半径一般是航程的30%~40%,视不同挂弹量和作战飞行方式而异。至于80年代以后的远程轰炸机如美国的B-1、B-2,原苏联的图-160“海盗旗”,航程都达到了10 000千米以上,如果还允许(或有条件)空中加油那就无法说了。限制航程的因素还有机内滑油容量、氧气总供应时间或人的承受能力等方面。现在,机内油航程不超过8 000千米的轰炸机已不能说是远程轰炸机。而8 000千米距离的物理概念是什么呢?从北京到伦敦的空中直线距离是8 193千米,到美国旧金山是9 495千米,到莫斯科是5 800千米。
在二战前夕,远程轰炸机受到重视的程度在各国是不同的。英国一贯重视轰炸机的研制,因此先后有“哈利法克斯”(Halifax)、“兰开斯特”(Lancaster,)等优秀机型参战。美国在二战开始时军用飞机性能落后,由于有强大的工业和技术基础,后期才大量出现一流的作战飞机。美国远程轰炸机最有名的是B-17、B-24)和B-29。原苏联对远程轰炸机的作用则有不同看法,加上工业基础的关系,优先发展战斗机是适合国情的。1932~1937年生产的TB-3型共装备818架。1949年的别-8四发轰炸机,起飞重量32吨,载弹2吨,航程4 700千米,则只生产了79架。德国一贯只重视战术轰炸机,特别“迷信”俯冲轰炸机,在批生产的轰炸机系列中根本没有远程轰炸机的位置,也不支持研制。所以当征服大部分欧洲后,需要从空中攻击英国和空袭原苏联时,特别是需要轰炸已搬迁到乌拉尔山区的原苏联军工厂时才发现没有可用的武器,而这时已经晚了。日本也有类似情况,但不是不想研制而是受技术力量和财力所限。1943年开始发展的G8N1型“连山”四发重轰炸机,大小、性能和布局都与B-17相似,航程为3 950千米,载弹2~3吨,到投降时只试制了4架,并且尚未试飞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