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员:1252人
日本三笠级战列舰(前无畏舰) [本章字数:890 最新更新时间:2009-11-21 10:00:00.0]
----------------------------------------------------
三笠级战列舰是日本1897年向英国订购的一级战列舰,同级共一艘,即“三笠”号(Mikasa)。该舰原是作为朝日舰的姊妹舰订购,但却采用了更为新式的炮术、装甲、防御和动力设计,因此单独划为一级。该舰设计师为詹姆斯.邓恩。
三笠号于1899年1月24日在英国Vicers公司开工建造,1月23日命名为“三笠”,1900年11月8日下水,1902年3月21日建成后回航日本,5月18日抵达横须贺。1903年12月28日被编入常备舰队。日俄战争时被编入第1舰队第1战队,作为联合舰队的旗舰参加了黄海海战与对马海战。1905年9月11日0时20分在佐世保停泊时后部弹药库突然着火,随即发生了大爆炸,02时30分搁沉,339名舰员死亡。1906年8月8日该舰被打捞出水,进行修理。1908年4月24日修理工程完毕,重新编入第1舰队,成为旗舰。1913年10月3日该舰在神户港内前部弹药库再次起火,造成1人死亡,18人负伤。1918年5月10日至10月11日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21年9月1日被列为一等海防舰。9月16日又在一次巡航任务中触礁。1923年9月1日在横须贺系泊时前部撞上岸壁,舰体进水。9月20日除籍。1925年1月议会决定将三笠舰作为纪念舰永久保存。1926年11月12日保存维护工程完毕,该舰被安置于横须贺。二战后苏联方面曾主张拆毁三笠舰,但遭到日本的强烈反对,最后三笠还是被保存了下来。1958年11月“三笠保存会设立准备委员会”成立。1959年三笠舰被防卫厅接管。1960年4月20日着手进行复原工作,5月“三笠保存会”设立。1961年5月27日复原工作完成,三笠舰停泊在白浜海岸重新对公众开放参观至今。
排水量 15140吨
主尺度(长/宽/吃水) 131.7m/23.2m/8.28m
舰炮 305mm*4(双联装)/152mm*14/12磅炮*20/3磅炮*8/2.5磅*8
动力 2部往复蒸汽机,输出马力15000匹,最大载煤1521吨
航速 18节
鱼雷 450mm*4
装甲 水线带100-230mm,甲板50-75mm,炮塔200-360mm,司令塔75-360mm
舰员(人) 838
德国德意志级战列舰(前无畏舰) [本章字数:1943 最新更新时间:2009-12-03 10:00:00.0]
----------------------------------------------------
1901年,“布伦瑞克”级的改良型开始着手设计,德国海军计划将这两个级别的战列舰组成一个分舰队,所以舰载武器完全相同,外观上十分相象,排水量也相当。该级战列舰的副炮取消了炮塔安装的形式,全部采用炮廓安装,拉大了炮位之间的距离,以降低连带毁伤的概率。由于副炮采用炮廓安装的形方式,重量较轻,节省下来的排水量用来抵偿装甲重量的增加。这级新战舰于1902年设计定型,命名为“德意志”级,计划建造5艘。1903年,首艘“德意志”号开始建造不久,德国人获悉英国和列强海军正在不断提高火炮的威力,所以从第二艘开始,把水线装甲带的厚度从225毫米增加到240毫米,而主炮塔正面的厚度也从250毫米增加到280毫米??德国海军对战舰防御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为了与“布伦瑞克”级协同行动,“德意志”级的速度应该与前者相当。“德意志”号的主机功率为16000马力,锅炉系统和“布伦瑞克”级差别不大。但该级其他各舰的锅炉系统全部采用了更先进的水管锅炉,主机功率提高到了20000马力,是前无畏舰中功率最大的一级战列舰。依靠强劲的动力输出,“德意志”级的航速一艘比一艘快;功率最小的“德意志”号因为装甲相对较单薄,排水量较小,在6小时的强制通风测试中的航速超过了18.5节;接下来的三舰由于主机功率的提高,实际航速都在19.1节上下,而速度最快的当属最后服役的“赫尔斯坦因-石勒苏益格”号,其主机是同级舰中最强的,在实际使用中航速曾达到了创纪录的19.5节,堪称跑的最快的前无畏舰。
“德意志”级的煤仓容积变化不大,最多可装载燃煤1720吨,和“布伦瑞克”级只相差不到60吨。大功率主机增加了燃料的消耗,导致续航力要比“布伦瑞克”级稍低一些,为4800海里12节。
和“黑森”号一样,“德意志”级作为火力支援分队也参加了日德兰海战,和“黑森”号一样被编入第二战列舰分队第三和第四小队,在夜间的战斗中与贝蒂的战列巡洋舰队激烈交火,分散了后者的火力,为德国舰队中以遭重创的战列巡洋舰安全脱离创造了机会。在混战中,该级战列舰全部负伤,好在当时能见度极差,得以全身而退。在突破皇家海军最后一道防线??第十二驱逐舰分队的战斗中,该级的“波默恩”号被鱼雷击中,弹药库爆炸,在剧烈的爆炸过后,“波默恩”号最终带着844名官兵沉入大海。战后,“德意志”号退役拆毁,“汉诺威”号作为辅助舰服役了相当长的时间,1944年在不莱梅解体,但拆解工作到1946年才完成。“西里西亚号”和“赫尔斯坦因-石勒苏益格”号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赫尔斯坦因-石勒苏益格号还曾在1939年炮击了但泽港的波兰军用设施。最终,该级战列舰中最后2艘能动弹的幸存者也在1945年自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