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让“地平线”项目顺利进行,法国和意大利在2000年10月联合组建新公司,专门负责“地平线”项目的开发。“地平线”项目总预算为30亿欧元,其中约有1/3用于作战系统的开发。之后,法、意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修改“地平线”计划的谅解备忘录,首批为两国海军分别建造2艘舰。至此,“地平线”项目总算是尘埃落定。
作战性能
大家知道,护卫舰的排水量一般在1000~4000吨之间,“地平线”的排水量早已大大超出,所以正式分类时将其定为驱逐舰(《简氏舰艇年鉴》也将其划为驱逐舰)。
基本性能 法国“地平线”级驱逐舰的满载排水量为6970吨,意大利版满载排水量为6700吨。法意版舰长均为151.6米,法国版舰宽20.3米、吃水4.8米;意大利版舰宽17.5米、吃水5.1米。主机为2台LM 2500燃气轮机和2台柴油机,总功率可达69300马力,柴-燃联合推进,大大增强了其续航能力及远程作战能力。该级舰的最高航速可达29节,续航力达到7000海里/17节。由于自动化程度高,近7000吨的舰艇仅需200名官兵的编制。
防空作战系统 装备“主防空导弹系统”(PAAMS),该系统由EMPAR雷达、48单元的“席尔瓦”(Sylver)垂直发射系统和“紫菀”导弹组成。
经过多方衡量,“地平线”级驱逐舰选定了EMPAR相控阵雷达。该雷达由意大利阿莱尼亚公司主导研发,可引导“紫菀”15和“紫菀”30防空导弹拦截目标。天线长、宽各1.5米,有2160个收/发模块,转速60转/分,输出功率120千瓦。天线与垂向成30°倾斜,可覆盖90°横向方位角与120°俯仰角,对战机大小目标的最大搜索距离约150~180千米,对导弹大小目标的搜索距离为50~60千米,对掠海反舰导弹的搜索距离则为23千米,可同时侦测300个目标,追踪(即优先处理)其中750个目标,并同时导引24枚防空导弹接战12个最具威胁性的目标。
与采用四阵面固定式SPY-1、APAR等相控阵雷达系统相比,EMPAR单阵面旋转式相控阵雷达的成本、重量与体积皆比它们低,但EMPAR雷达的目标更新速率也比它们差,面对以高速接近的目标时可能会有能力不足的情况。配备于“地平线”上的量产型EMPAR于2002年起开始生产,意大利海军的“卡佛”号航母已经配备了该型雷达。目前,该雷达系统在法、意两国新一代舰艇上已经累积了近40套的订单。
此外,PAAMS系统还装备了1部马克尼公司的S 1850M三坐标电子扫描对空/对海监视雷达作为辅助。该雷达被法国、意大利和英国海军选为新一代舰载标准远程搜索雷达,装备在法、意两国的“地平线”防空驱逐舰和英国的45型驱逐舰上,并且也成为英国未来航空母舰的候选三坐标搜索雷达。该雷达是已安装在荷兰和德国新一代防空舰??LCF舰和F124舰上的SMART-L雷达的派生型。S 1850M雷达对空探测距离为400千米。S 1850M与SMART-L雷达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采用了新的基于商业现成硬件的信号处理结构,具有更高的天线转速和改善的电子对抗能力。这些改进将提高雷达在濒海环境中工作的性能,以及探测和跟踪高杂波环境中隐身目标的能力。
法国研发的“席尔瓦”垂直发射装置,共有两种型号:A43和A50。A43深度浅,仅能装填“紫菀”15;A50深度大,既可发射“紫菀”15又可发射“紫菀”30导弹。两者占用的面积都相同,而且每个发射模块都拥有8个发射单元。“地平线”采用的是A50,配置6组发射模块,共有48单元,内装16枚“紫菀”15和32枚“紫菀”30型导弹。目前“席尔瓦”A50仅能装填“紫菀”15和“紫菀”30两种导弹,不像美国的MK 41能装填“标准”、“海麻雀”、“紫菀”15和“紫菀”30、“战斧”导弹、反潜火箭等大部分西方国家的各式舰载导弹。不过法国已打算对“席尔瓦”进行改良,未来“席尔瓦”将能装填更多种类的导弹,包括法制VT-1防空导弹以及“风暴阴影”SCALP海军型垂直发射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等。“席尔瓦”发射单元的底面积也比MK41大,优点是导弹点火时发射槽单位面积承受的热焰气体压力较低且较易将其排除,发射装置寿命较长,射速也比较快,缺点是不够紧凑??“席尔瓦”能装48个发射单元,MK 41则能安装64单元。“席尔瓦”发射装置大量采用复合材料,不含导弹的重量比MK 41轻30%~45%。此外,“席尔瓦”发射装置每8单元发射模块的安装定位十分精确,加上寿命较长,在发射8次后才需更换发射管并矫正模块发射管排列。
“紫菀”系列防空导弹由法国主导研发,目前共发展出两种导弹??“紫菀”15近程防空导弹与“紫菀”30区域防空导弹,就同时接战多目标而言,“紫菀”导弹的导引模式比美国“鹰”式、“标准”、“海麻雀”等陆、海基防空导弹需以射控雷达持续照射目标的半主动雷达导引方式更为优越。“紫菀”导弹采用横向向量推力喷嘴,导弹发射后可立刻转向目标??弹、先进超音速掠海反舰导弹等。
反舰作战系统 最初“地平线”级驱逐舰打算在2010年前后换装法国研发中的ANF超音速反舰导弹,此导弹为先前设计的ANS的廉价版。ANS是80年代后期法国、西德合作设计的,打算用来替换法制“飞鱼”反舰导弹。ANS设计有舰射型、战机空射型以及轻型化的直升机搭载型3种型号,以固体助推火箭/冲压发动机推进,性能要求极高,弹重850千克,最大速度2.5马赫,射程250千米,末段掠海飞行时还能做出15g的机动,大多数舰艇根本无法招架其攻击。不过由于ANS性能指标太高,加上冲压发动机技术复杂,导致开发经费太高,于是在德国率先撤出后于90年代初期宣告取消。之后推出ANS的廉价版??ANNG,尔后改称ANF,结合了ANS电子、冲压发动机技术以及现有“飞鱼”反舰导弹部分弹体、弹头,以降低部分性能标准来换取较合理的价格。ANF设计成能选择全程掠海飞行或低-高-低飞行模式,射程150~200千米,飞行速度为2.2~2.6马赫,弹道末段可做出10g的机动。虽然设计性能不如ANS,但ANF仍具备当代反舰导弹的较高水准。当时美国海军评估了国内外所有供舰队进行防空演练的超音速掠海靶弹,希望能仿真全球任何超音速掠海反舰导弹,结果发现没有一种靶弹能够仿真ANF的整体性能与其所造成的威胁。ANF最初预计在2006年形成战力,然而在2000年法国国防部的评估中,却认为从冷战结束后到可预见的未来,法国海军不会遭遇非得依靠ANF出马才能解决的对手,认为现有的“飞鱼”亚音速反舰导弹便绰绰有余了,所以ANF计划便遭到冻结,至少延至2010年以后再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发展。2002年10月23日,法国国防部正式批准MM 40 Block3增程型“飞鱼”反舰/对陆攻击导弹的研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