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利刃_五色神光【完结】(385)

  苏-25/39“蛙足”

  1972年1月开始设计制造,第一架原型机于1975年2月22日试飞。1984年,苏-25的新型验证机试飞成功,最后发展成为多角色攻击机并命名为苏-39,装备了新的导弹系统、电子航空系统,并具有精确的打击能力。

  翼展:14.36米 机长:15.53米 机高:4.80米

  最大马赫数:0.82 最大速度:960千米/小时 最大升限:7000米

  武器系统:机身下10个挂架,载荷4340千克,可挂载KH-25ML和KH-29L激光制导导弹、无控火箭、常规炸弹、机炮吊舱,还可以携带2枚R-60空空格斗导弹以及30毫米双管GSH-6-20机炮,备弹250发 自身防护:8具ASO-2V箔条布撒器、主动电子干扰装置。

  苏-27“侧卫”

  在设计方案中,这种飞机既能近地飞行,又能升至18000米的高空,并且有优秀的空中格斗能力和空中防护能力。一开始,设计者就想象一种翼身融合的外形和纵向不稳定性,飞机就像带有引擎的机翼,尾翼和机鼻帖服在上面。这样的设计有许多优点,比如有足够的设备和燃油的空间。1977年5月20日,第一架原型机首飞,美国和北约将它命名为“侧卫”。

  翼展:14.7米 机长:21.935米 机高:5.932米

  最大速度:2300千米/小时 最大升限:18500米 临界速度:225千米/小时

  武器系统:配置6枚中程/增程R-27空空导弹和4枚R-73短距格斗导弹,武器载荷达到4000千克,也可携带常规炸弹和无控火箭,机翼内侧前缘各装一门GSH-30-1单管30毫米机炮,备弹150发 自身防护:32具APP-50箔条布撒器、主动电子干扰吊舱。

  苏-30战斗机

  苏-30安装了空中加油系统,并在后座舱安装了大型的阴极射线显示器。OLS-27电子光学搜寻设备安装在风挡前中线的右侧,该型飞机的第一架原型机T-10PU-5在1989年11月30日开始了飞行实验。在1994-1996这三年间,生产了6架,其中一架在1997年被改进为苏-30MKI的原型机。

  除机高外与苏-27相同 机高:6.357米

  最大速度:2150千米/小时 最大升限:17500米 最大航程:3000千米

  武器系统:同苏-27相同 自身防护系统:同苏-27相同。

  苏-32/34“鸭嘴兽”

  这种型号的特征就是加长了机鼻,并列的双人座舱和操作系统,令这个宽大的机舱足以容得下两个飞行员并行进行操作。该机型的第一架原型机是从伊尔库特斯克量产型的苏-27中的一架改进来的,在1990年4月13日开始试飞。这种飞机将具有发射现有和未来的新一代对地攻击导弹的能力,包括短程和改进增程的导弹。此外,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显示这种飞机能携带反舰武器。该机右翼翼根处配备一门GSH-30机炮,备弹150发。1999年末,其中的一架参加了一次军事演习,表现得非常优秀。

  苏-33战斗机

  苏-33加装了着舰钩,增强了起落架,采用了鸭式机身布局和可折叠机翼,还有一些其他的适合海上服役的改进。1990年2月17日,第一架原型机试飞,并一共生产了9架原型机。1991年3月,苏联政府在某空军基地开始了对这种飞机的性能的测试。苏联解体后,苏-33舰载战斗机的计划进程缓慢。

  翼展:14.7米 机长:21.185米 机高:5.72米

  最大速度:2300千米/小时 最大升限:17000米 最大航程:3000千米

  武器系统:除了能够配置苏-27所有的武器,还能携带R-27EM导弹,掠海飞行打击低空目标 临界速度:240千米/小时

  苏-35战斗机

  增加的鸭式前翼可以解决飞机在大仰角飞行时稳定性不足的毛病,并且采用了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在后来的继续改进中,换装了矢量喷口发动机,新型的雷达可以同时跟踪和攻击多个目标,并装备了地面目标自动跟踪系统和地形匹配与规避系统。1988年6月28日,从苏-27改进来的第一架原型机成功地进行了首飞,前前后后一共生产了12架原型机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它将可能挑起未来俄罗斯空军的大梁。

  苏联苏?17/20装配匠攻击机 [本章字数:667 最新更新时间:2009-09-04 11:00:00.0]

  ----------------------------------------------------

  苏?17是从苏?7改装而来的新一代超音速攻击机,成为70-80年代前苏联及华约国家主要的攻击机机型,发展改型多,1967年7月首次在展览中亮相,70年代初服役,参加过第四次中东战争。

  苏?17的出口型叫苏?20及苏?22。苏?17试飞于60年代末,1971年开始装配前苏联海军与空军,后还向原东德、匈牙利、埃及、利比利、伊拉克、阿尔及利亚、秘鲁等十几个国家出口。

  苏?17有一个比苏?7粗大的机身,机身背部拥有高大的脊舱,用于容纳更多燃油与设备。机头仍采用机头进气口,但中心锥体放大,内可装测距仪、全向警戒雷达等火控电子设备,两根皮托管装在机头上方。颇有特色的外翼段可变后掠机翼为中单翼形,外翼后掠范围为28-62度,武器挂架共有8个,其中2个专挂副油箱,其余6个可挂总计4000千克的各类对地攻击武器(如火箭发射巢、240毫米大直径火箭弹、减速炸弹、AS-7黑牛空对导弹等),机翼根部内装2门30毫米HP-30机炮,各带弹70发,全机外形相当矫健威武。苏?17的绰号仍为“装配匠”。

  苏?17改型主要有:

  苏?17“装配匠”B 原型机。除外翼段可变后掠角外,与苏?7差别不大,但起落性能改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