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的国防经费中获得更多份额的空军和陆军的反对,理由是建造新的直升机母舰费用过于
昂贵,其作用可由商船或改装的混装船取代。为此,海军建造新型直升机母舰的要求被迫搁
置。
1991年1月,英海军参加了海湾战争,由于缺少两栖舰艇,许多装甲车辆不得不使用
商船运送,结果由于商船甲板不堪重负而发生塌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海湾战争后,英海
军据理力争,重新提出了建造新型直升机母舰的要求,但终因国防经费大量削减而再次遭到
否决。
不久,英国卷入波黑武装干涉行动中,再一次面临没有合适舰艇参与两栖作战的困境。
英国防部终于批准海军的申请,建造一艘能够满足未来多方面作战要求的新型直升机母舰,
并将其列为优先发展项目。为降低建造费用,当时采取了招标方式,由维克斯公司和斯
旺?亨特公司进行投标竞争。维克斯公司提出主要采用商船标准建造,建造合同费为2.45
亿美元;亨特公司则主张完全采用军用标准建造,建造合同费约3.2亿美元,前者比后者节
省经费7500亿万美元。最终英海军采用了建造费较低的维克斯公司的方案。
1993年5月30日,“海洋”号直升机母舰在克莱德船厂开工建造,1995年10月下
水;1996年1月,该舰从克莱德船厂驶往维克斯船厂舾装,预计将于1998年8月建成。
技术特点
“海洋”号直升机母舰基本上以英国的“无敌”级轻型航空母舰为蓝图设计,其舰型、
舰体结构、设施布置等方面与后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航空设施、武器系统、动力装置及
技术性能方面则有较大不同。
“海洋”号采用通长甲板作为主甲板,其上层建筑呈长条形,布置在舰艇右舷中部位
置,长度约为舰长的一半。上层建筑前端顶层设置有驾驶台、飞机指挥室和雷达操纵室等,
视野宽阔,便于了望;上层建筑内部设有各种工作、生活舱室。主桅杆上分别设置有对空对
海搜索雷达、飞机控制雷达、卫星通信系统等电子设备。
航空设施是“海洋”号的重要设备,主要包括飞行甲板、飞机升降机及机库等。由于飞
行甲板采用直通式,因而显得十分宽阔,其长度达170米,宽度为32.6米,共设有6个飞
机起降点。由于主要用于搭载直升机,飞行甲板首端不设“无敌”级航母那样的滑橇式甲
板。2台飞机升降机设在甲板中央位置,它们与飞行甲板下面设置的巨大机库相连,可用于
将飞机下放到机库内,或从机库提升至飞行甲板上。
“海洋”号直升机母舰的一个最大特点是,除某些关键部位,如飞行甲板、水密舱室和
消防系统采用军用标准设计建造外,其他部位基本都采用商船标准建造,这与完全采用军用
标准建造的“无敌”级航母显然大不相同。
采用非军用标准建造战舰,这在战后是极少见的。虽然可以大大降低舰艇的建造难度,
减少舰艇的造价,但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舰艇的性能、结构强度和生命力,因此,这样做是
得是失,能否经受得住未来作战环境的严峻考验,还有待事实作出验证。
该舰主要技术性能如下:满载排水量20500吨,舰总长203米,舰宽36?1米,吃水
6?6米。主动力装置采用2台皮尔斯蒂克16PC2?6V400型柴油机,双轴推进。总功率达
23904马力,最高航速可达20节。在以15节航速行驶时,续航力可达8000海里。与“无
敌”级航母相比,其舰体尺寸、排水量大体相当,但续航力增加。该舰编制舰员为250人,
另有206名航空人员。
装载能力
作为一艘执行多种作战任务的舰艇,“海洋”号具有很强的装载能力。
不但可用于搭载数量可观的直升机和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而且利用舰内巨大的空间,
还可载运大量的登陆人员、登陆工具和各种作战物资。
该舰宽阔的舰面飞行甲板,可搭载18架直升机,设在飞行甲板下的机库亦可装载12架
直升机,总共载机数量达30架,但在平时只载18架。可选载的机型主要有“海王”、
EH101、“山猫”、“支奴干”等直升机,必要时也可换载数量不等的“海鹞”垂直/短距起
降飞机(如在进行对陆、对舰攻击时),不过由于其飞行甲板未设滑橇式甲板,“海鹞”飞机
的起飞重量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海洋”号承担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支援两栖作战,其舰内设有很大的居住舱室,可用于
载运相当一个营的总共约480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及其携带的武器装备和补给品。而在执行紧
急任务时,使用简易住舱,还可将载运的陆战队人员扩大到800名左右。
为实施两栖平面登陆作战,该舰拟装载4艘车辆人员登陆艇、2艘气垫登陆艇和40辆
装甲车辆。车辆人员登陆艇为MK4型或MK5型,用吊艇架吊放,存放于舰体两舷舷侧外板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