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利刃_五色神光【完结】(578)

  日本新型常规潜艇,也是日本第一种AIP潜艇。

  2004年列入建造计划。当时外界普遍将它视为“亲潮”级常规潜艇的改进型。该型潜艇水面排水量2950吨,比“亲潮”级增加了200吨左右。艇长84米,宽9.1米,高8.5米,艇体长度增加了约2米,宽度增加了约0.2米。外形与“亲潮”级基本相同,均为雪茄型艇体。

  总体结构为单双壳体混合结构,艇首部采用双壳体结构,耐压艇体采用外肋骨加强形式。艇体中间部分为平行舯体,是单壳体结构,耐压艇体采用内肋骨加强形式。

  指挥台围壳的位置与“亲潮”级相同,外形和尺寸相似,采用围壳舵。指挥台围壳还借鉴了美国“海狼”级和“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流线型设计。尾舵放弃了传统的十字舵,改用X型尾舵。

  为了提高对敌人主动声纳探测的隐身效果,2900型常规潜艇的指挥台围壳和艇体上层建筑的横截面均被设计成倒V字型锥体结构。外表敷设了吸声材料。

  推进器为7页大侧斜单螺旋桨,单轴单桨推进。动力系统为柴油机-“斯特林”发动机-主推进电机联合推进系统,包括2台柴油机,4台“斯特林”发动机,2台电动机。据称,2900型潜艇上装备的柴油机和主推进电机与“亲潮”级完全相同,柴油机功率5520马力,主推进电机功率7750马力,水面航速12节,水下最大航速20节。

  艇上装备了4台V4-275R MKII型斯特林发动机,作为AIP系统。该发动机额定持续输出功率65千瓦,4台斯特林发动机总功率为260千瓦。该潜艇主机技术引进自瑞典,液态氧罐、废气排出和处理装置等,都是日本自行研制。

  该潜艇武器装备与“亲潮”级相同,为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装备89型线导鱼雷、80型反潜鱼雷和“鱼叉”UGM-84潜射反舰导弹。

  电子设备先进,声纳系统主要为ZQQ-6改进型声纳系统,还装备了JRP ZPS6对海搜索雷达和NZLR-1B预警雷达。

  首艇“苍龙”号,将于2009年服役。

  瑞典水怪级常规动力潜艇 [本章字数:656 最新更新时间:2009-05-26 22:25:19.0]

  ----------------------------------------------------

  国别:瑞典

  类型:潜艇

  编号:

  舰艇名称: 水怪级常规动力潜艇

  由于瑞典濒临的波罗的海水域浅窄,海情恶劣,因此瑞典海军着重发展中小型舰艇, 特别是浅水性能较好的常规动力潜艇。 A-14型水怪级潜艇便是在 60年代末期开始研制的一级中小型潜艇,其艇长 49.5米,宽 5.7米,吃水 5.5米 ;水上排水量只有 1015吨,水下排水量为 1085吨。虽说排水量不大,但该级艇在提高自动操纵控制能力和武器作战效能上,比其上一级海魔级有了一个飞跃。其推进系统实现了计算机化,且大部分控制系统达到自动化,故该级艇放置动力舱的艇尾舱段通常是无人管理的,艇的航行均由SCC-00型操纵系统控制。

  就水怪级的排水量来说,其配置的武器系统是较为强大的,在艇首装有 6具 533毫米和 2具 400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 TP613型大型鱼雷和 TP431型轻型鱼雷,还可通过特制的水雷外挂装置携带48枚水雷。为使鱼雷武器系统更具作战效能,艇上装有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系统内的计算机可在极短时间内,根据声纳、雷达和潜望镜等探测装置送来的信息,同时对多个目标完成计算,并引导鱼雷攻击。

  1988年,瑞典为试验新研制的潜艇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AIP),首先将水怪号进行改装,在艇舯部,加装了一个长8.5米的AIP舱段,装有2台斯特林发动机、2个液氧舱及一些辅助设备。装设AIP推进系统后,水怪号的水下续航力可达2周一3局,是原来的5倍一7倍。该级潜艇成为瑞典第一艘安装 AIP系统的潜艇。

  瑞典瓦斯特哥特兰级(A17)巡逻潜艇 [本章字数:654 最新更新时间:2009-05-26 22:26:01.0]

  ----------------------------------------------------

  排水量:浮航状态1070吨、潜航状态1143吨

  规格:全长159.1英尺(48.5米),全宽20英尺(6.1米),吃水18.4英尺(5.6米)

  装备:533毫米鱼雷发射管6具、400毫米鱼雷发射管3具、FFV Type 613鱼雷12枚、FFV Type 431鱼雷6枚、水雷22枚(系于艇外)。

  主机:2具海德摩拉柴油发动机、一具电动机(1800轴马力)、单轴,航速浮航状态11节、潜航状态20节。

  自二次大战以来,瑞典皇家海军即维持着一批小型却极具战力的潜艇部队,这些潜艇皆由位于卡尔斯克罗那的瑞典皇家造船厂及马耳摩的柯库造船厂建造。1961至62年间建造的龙级是具有传统外形的最后一种潜艇,之后在1967年下水的海蛇级开始具备了较现代化的外形,短胖而圆的舰体,并且撤除了早期潜艇露天甲板的设置。5艘海蛇级之后是3艘海妖级潜艇,而瓦斯特哥特兰级则是海妖级的改良型,将用以取代老旧的龙级。

  瓦斯特哥特兰级的设计合约由柯库造船厂在1978年4月获得,并于1981年开始建造。柯库造船厂负责舰底部分,而舰首及舰尾则在卡尔斯克罗那建造,最后之组装工作亦在该地进行。此级潜艇为单壳设计,并采用X型方向舵/ 水平垂直控制面构造,瑞典海军首次引进这种水平的垂直控制面的形式,并开始重视其优秀的操控能力,更进一步地,这种构造可使潜艇在极浅的波罗的海海域坐底而不受损。正如一些先前的潜艇一般,瓦斯特哥特兰级的设计亦以能达空间的经济性为重点,因为在狭小的波罗的海中是极适合小型潜艇操作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