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利刃_五色神光【完结】(621)

  b.093型攻击型核潜艇

  中国093核潜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造的第二代核动力攻击型潜艇。据美国海军情报局报道,093型是“一级多用途的攻击型核潜艇,其安静性、武器和传感器系统将比目前在役的091型核潜艇(北约代号汉级潜艇)有所改进。在评估武器装备的性能时,美国海军情报局强调:“除鱼雷和可能装备的反潜导弹外,预计093型还将潜射反舰巡航导弹,可能为自行研制的C801的后续型”。据美国海军情报局预计,093型核潜艇首艇将在渤海造船厂下水。据说配置6门533mm鱼雷发射管。据一些媒体推测,093级的噪声水平与阿库拉级潜艇(鲨鱼级)或洛杉矶级潜艇相当。其隐身性能较汉级潜艇大为改观。

  c.092型弹道导弹核潜艇

  092型核潜艇中国研制的第一种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北约代号“夏”级,1978年动工,1981年4月下水,1983年8月交付海军使用。1985年第一次水下发射导弹试验失败,1988年第二次发射才成功。装备“巨浪一型”(JL-1)弹道导弹(发射重量14,700kg、最大射程约2,150km),12座弹道导弹发射管,数量可能在3艘,舷号均为406。2009年该型潜艇长征6号参与海军60周年阅兵时首次对外公开亮相。

  排水量:6500 吨;长:120 米;宽:10 米

  航 速:水面最大航速16节,水下最大航速22节

  潜 深:300公尺

  艇 员:140人

  武 器:12枚巨浪-Ⅰ型潜射弹道导弹(携带一个25万吨当量核弹头),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d.091型攻击核潜艇

  091型核潜艇(北约代号“汉”级)是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SSN),也是目前中国仅有的一级攻击型核潜艇,共五艘,,舷号:401、402、403、404、405(依次称呼为长征1-5号)。首艇(舷号:401)首艇1968年在葫芦岛船厂动工,1971年4月开始系泊试验,7月开始用核能发电,主机试车考核,8月15日开始海试。1974年8月7日交付海军使用。后几艘下水时间依次为1977,1983,1987和1990年4月8日。5艘汉级核潜艇都部署在北海舰队。

  该型艇采用水滴型线型,十字形尾附体,单轴推进,首水平舵置于指挥台围壳前部。艇体采用双壳体结构。耐压船体内设有鱼雷舱、指挥舱、反应堆舱、辅机舱、主机舱及尾舱等。突出首端上甲板的是水声系统导流罩。

  排水量:5500吨(水下);尺寸:长100米,宽11米,吃水8.5米

  主机:核动力,涡轮-电力推进;1座压水堆,90兆瓦,单轴。

  航速:25节(水下)。

  编制:75名。

  鱼雷:6具533毫米首发射管。鱼雷、水雷、反舰导弹。

  声纳:可能包括法国的DUUx-5(1985年安装)

  美国核潜艇现状

  1952年6月14日,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在美国格罗顿举行铺设龙骨的仪式。1953年3月30日美国当地时间11时17分,陆上模拟堆热中子反应堆达到了临界状态,也就是说,反应堆内部的链式反应开始了。6月25日,核动力装置达到了满功率,并完成了持续4天4夜的满功率运转试验,标志着这艘核潜艇已经具备了以不间断的全速横渡大西洋的能力。

  1954年1月21日,人类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下水。经过努力,“鹦鹉螺”号在这年底全部竣工。它艇长90米,排水量2800吨,当时的造价为5500万美元,最大航速25节,最大潜深150米。从理论上讲,它可以以最大航速在水下连续航行50天、航程3万海里而无需添加任何燃料。艇上还装备了自导鱼雷。

  ☆ 攻击型核潜艇

  在“鹦鹉螺”和“海狼”等试验型核潜艇之后,美国攻击核潜艇共发展了六代。“鳐鱼”级为第一代,首艇1955年开工,1959年服役,共建造4艘,是美国海军首次批量生产的核潜艇。该级艇长81.5米,宽7.6米,水下排水量2861吨,采用S3W/S4W核反应堆和2座蒸汽涡轮机,双轴,功率6600马力,水下最大航速19节,最大潜深200米,人员编制83至97人,艏6艉2共8具鱼雷发射管。

  “鲣鱼”级属于第二代,在1956至1961年间共建造了5艘。该级艇是世界上首级采用水滴形壳体的核潜艇,大大提高了水下航速。该级艇长76.7米,宽9.6米,水下排水量3513吨,最大潜深200米,采用1座S5W核反应堆和2台蒸汽轮机,单轴,最大功率1.5万马力,水下最高航速30节,该级艇为以后的高航速核潜艇提供了实践经验。此外,该级艇第一次加装了围壳舵,并采用单、双壳体结合的结构。武器为6具鱼雷发射管,发射MK48鱼雷。

  “长尾鲨”级属于第三代,1959年至1967年间共建造12艘,该级艇长84.9米,宽9.6米,水下排水量4300吨,动力装置与“鲣鱼”级相同,单轴,水下最高航速30节,人员编制127人。该级艇首次采用了HY-80高强度钢,使其最大潜深增至300米。在推进系统方面,它首次采用了主、辅和应急三套装置。其鱼雷发射管减至4具,并由艏部移到中部,以使艏部拥有更多的空间容纳水声设备。

  “鲟鱼”级是第四代,于1963年至1975年共建造37艘。该级艇长92.1米,宽9.7米,水下排水量4960吨,动力装置与“长尾鲨”级相同,水下最大航速30节,极限潜深可达500米,人员编制107人。该级艇围壳结构进行了加强,围壳舵可转动90度,可以在北冰洋冰层下活动。艇上装有4具鱼雷发射管,可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捕鲸叉”反舰导弹、“萨布洛克”反潜导弹和MK48鱼雷,电子/水声装备有AN/BQQ2多用途综合声呐、AN/BQS8水下导航声呐、MK117鱼雷射击指挥系统、惯性导航设备和“奥米加”导航设备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