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利刃_五色神光【完结】(687)

  2007年1月,驻日本三泽空军基地的美空军第35战斗机联队第14战斗机中队将于本月内部署到伊拉克,与其同属一个联队的第13战斗机联队也将于今年5月部署到伊拉克。这两个中队装备的F-16战斗机都属于第50生产批次,其部署是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首次有该批次的战斗机部署到伊拉克。第13战斗机中队将参加本月在内利斯空军基地举行的“红旗”实战演习,以便为下一步的部署做准备。第14战斗机中队已经于去年秋天参加了该演习。

  美国F-17眼镜蛇战斗机 [本章字数:7477 最新更新时间:2009-09-22 10:00:00.0]

  ----------------------------------------------------

  前言

  在美国军用飞机发展史上,有许多竞争的失败者,他们大多已默默无闻,如败在费尔柴尔德 A-10“雷电”手下的诺斯罗普 A-9,今天已鲜为人知。即便是 YF-23 和 X-32 这些新近才被击败的竞争项目,也远远不如 F-22 和 F-35 这些胜利者来得光彩夺目。与它们相比,诺斯罗普 YF-17 就成了幸运儿,因为它虽然在与 F-16 的竞争中败北,却以 F/A-18 的形式来了个“凤凰涅磐”,只是今天的人们大多只知道“大黄蜂”,YF-17“眼镜蛇”却已经被人渐渐淡忘了……

  P-530

  继 F-5A 在世界军火市场上大获成功之后,1965 年,诺斯罗普公司开始研制一种新的战术轻型战斗机,其性能预计将优于当时尚在发展之中的 F-5E/F“虎”II。公司进行的空气动力等研究表明,制造一种性能远胜于 F-5 的战斗机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公司把这个项目编号为 P-530。

  P-530 的动力装置将是两台 13,000 磅的通用电气 GE15/J1A5 涡轮风扇发动机。GE15 是一种双转子发动机,其核心机是由 B-1 轰炸机所使用的 F101 涡扇发动机缩小而来。它的十级压气机可以产生高达 25:1 的增压比。GE15 是一种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涵道比仅为 0.25,外涵气流起的主要作用在于降低尾喷管的温度,因此经常被戏称为“漏气的涡喷发动机”。不过正是因为外涵气流的存在,发动机尾喷管对冷却性能的要求就比较低,可以使用轻型低价的材料制造。GE15 的加力推力为 14,300 磅,与 J79 涡喷发动机的推力相仿,但重量只及后者的一半,经济性也好得多。

  机翼形状与 F-5 非常相似,1/4 弦线处后掠角为 20°,后缘无后掠。机翼最初是带 5° 下反角的上单翼,但在之后几年里,安装位置逐渐下移,最后定为中单翼。翼面积 400 平方英尺,比 F-5E 的 186 平方英尺要大得多。机翼采用了可变弯度技术,呈直线形的前缘和后缘内侧都铰接有襟翼,只有在略小于一半翼展的后缘外侧安装了传统的副翼。1968 年,前缘襟翼被分割成了前后两段,以提高其在安装位置降低后的升力系数。机翼前缘安装有边条(“前缘翼根延伸段”,Leading Edge Root Extension,LERX),边条从翼根向前逐渐变窄,在座舱位置融入机身。边条使飞机获得了在迎角超过 30°(后来甚至达到 40°)时的超失速机动性能;在高迎角情况下,它增加的升力约为机翼升力的 50%。而将边条延伸到发动机进气口之前,也可以使进入进气道的气流更加顺畅,并在高迎角情况下,保证发动机获得相对稳定的充足气流,以避免熄火。此外,两侧边条在进气口之前、靠近机身处,都挖有很长的纵向狭缝,可以防止超音速飞行时,空气在进气口前堆积;而在低速和高迎角情况下,它们又可以防止进气口前、流过机身的附面层气流发生分离。1968 年,边条被进一步加大,向前一直延伸到机头附近。

  最初的设计中,发动机前有很长的进气道,位于机翼前方的进气口呈半圆形,中间有可调式激波锥。然而到 1971 年,由于认识到 2 马赫的飞行速度并不是一项重要的设计指标,激波锥就被取消了。大约在同时,进气道也做了缩短,被重新置于边条翼下。由于此时大面积的边条翼看起来就象是眼镜蛇头,诺斯罗普就给 P-530 取名为“眼镜蛇”(Cobra)。1970-1971 年间,对进气道设计做了进一步修改,最终确定的形状为斜椭圆形,边缘固定,并略带圆弧。进气口上缘与边条下表面之间相隔 4 英寸,与机身之间则隔有一块大面积的矩形隔离板。

  P-530 的尾翼设计起初非常传统,采用了安装位置居中、略微靠下的整体式水平尾翼。最初只设计有一片垂直安定面,但由于 P-530 具有高迎角飞行能力,一片垂直尾翼就略显不足,因为它在高迎角条件下会被机翼遮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来改用了双垂尾设计,每片面积大约相当于原先单片垂尾的一半;并且向外倾斜近 45°,以保证它们被置于自由气流之中。为减少飞机横滚过程中的相互干扰,方向舵高度只及垂直安定面的一半。1969 年,垂直安定面的面积被放大了将近一倍,位置也向前挪动,使得垂尾与机翼有部分重叠。1970 年末,垂尾被进一步放大,外倾角也减小到了仅 18°。同时,平尾也被放大,并尽可能地向机尾后移。

  P530 早期构型模型,双垂尾向外倾斜近 45°,具有进气激波锥,整体式座舱盖

  设计过程中采用了放宽静稳定度技术,飞机在纵向上并不稳定,机头有上仰倾向。空战机动性能因此而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现在,制约因素只剩下了飞行员自身。然而,诺斯罗普对 1960 年代的线传操纵系统的可靠性存有疑问,因此仍然沿用了传统的机械操纵系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