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舰队名义上是“九十舰队”,实际上拥有12到14架反潜直升机。“剑鱼”号距离日本第四舰队不到10海里,只要行踪暴露,反潜直升机能在5分钟内赶到。在此情况下,“剑鱼”号成功撤离的机会不会超过50%。
复杂的战场环境也让华剑锋感到头痛。
海面上空,除了日本的反潜直升机之外,还有东海舰队的反潜直升机。虽然在我方力量的纠缠下,日本的反潜直升机难以执行搜潜攻潜任务,但是只要“剑鱼”号发射鱼雷攻击日本潜艇,第四舰队就会展开报复,用驱逐舰上的声纳寻找“剑鱼”号,然后用火箭助推反潜鱼雷、或者是直升机携带的航空反潜鱼雷攻击“剑鱼”号。
开打前想好撤退方法是每一个潜艇艇长的基本战术思想。
“采用两级航速、自动攻击模式。”乐家成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发射鱼雷后,我们立即离开战场。”
“这样的攻击效果不会好到哪里去。”
华剑锋搓了下额头,目光再次落到战术屏幕上。
海面下的情况也很复杂。到达战场后,凭借性能更加出色的侧舷被动声纳,“剑鱼”号在没有放出拖拽式声纳之前就发现了9艘潜艇,其中2艘093级攻击核潜艇、3艘共和国海军的AIP常规潜艇,另外4艘为日本海军的“亲潮”级常规潜艇。数个小时前,“剑鱼”号放出了拖拽式声纳,发现了潜伏在附近的一艘095攻击核潜艇。
东海舰队与日本第四舰队遭遇后,“剑鱼”号收回了拖拽式声纳。
此时,除了不知道那艘095攻击核潜艇的行踪外,另外9艘潜艇一直在“剑鱼”号的监视之中。
算上“剑鱼”号、以及悄无踪迹095,方圆40海里范围内,总共有11艘潜艇!
这相当于向一个澡盆里丢了11只螃蟹,别说发动攻击,就算挪下身都很容易被附近的潜艇发现。
发射鱼雷前,向鱼雷发射管注水产生的噪音就足以使“剑鱼”号暴露行踪。
打,还是不打?
华剑锋长吸了口气,说道:“冰柜里的啤酒还能喝几天?”
乐家成迟疑了一下,说道:“一个月都喝不完。你问这个干什么?”
“既然有吃有喝,就不用急着下手。”华剑锋伸了个懒腰,“给大家都来一杯啤酒,我们慢慢等。”
乐家成犹豫了一下,吩咐轮机长到厨房准备啤酒。
早在数年前,日本就开始建造安装有AIP系统的常规潜艇,对已经建成服役的潜艇添装AIP系统。大概是钱多得花不完,日本的潜艇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AIP系统。新建的“夕潮”级采用源自德国的氧离子膜燃料电池,改装的“亲潮”级潜艇则采用了源自瑞典的“斯特林”闭循环柴油发动机。
AIP系统赋予了常规潜艇强大的水下续航能力。
只是常规潜艇永远都是常规潜艇,水下航行能力无法与核潜艇相提并论,连“剑鱼”号全电动潜艇都比不上。不管是氢氧离子膜燃料电池还是“斯特林”发动机,最多让常规潜艇在水下潜航两到三周,且航行速度多在4节以下。
要想以更快的速度潜航,就得使用潜艇上的蓄电池。
冲突在7月10日爆发,日本潜艇在7月11日离港,在7月14日到15日间陆续到达钓鱼岛附近,在此期间没有浮上海面。由此可以算出,日本潜艇必然使用了蓄电池,加快航渡速度。到达战区后,日本潜艇肯定将航速降低到2节以下,用AIP系统为蓄电池充电,以便在紧急时刻达到最大潜航速度。
在此情况下,那几艘日本潜艇最多在战区呆3到4天,然后就得返航。
时间已经过去2天,对已经在战区等待了数天的华剑锋来说,再等上1到2天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随着啤酒送到每一个官兵手上,潜艇上的气氛也松缓了许多。
从艇外传来的深水炸弹爆炸声稀疏了许多,战术屏幕上显示东海舰队完成了第二次转向,随同日本第四舰队向东南方向驶去。
约过了一个半小时,华剑锋走到了战术指挥台旁边。
被动声纳一直在监视周围的情况,随着双方的舰载直升机返回战舰补充燃料,战场环境“改善”了许多。
华剑锋朝搭档看了一眼,乐家成立即拉响了战斗警报。
红色灯光亮起,刚刚喝了啤酒的官兵纷纷回到各自的岗位上。
“艇长,有异常!”
“看到了,继续留意!”
战术屏幕上,代表共和国潜艇的那几个光点正在迅速移动,3艘AIP常规潜艇正在向日本第四舰队逼近,潜航深度也从240上升到40米。
导弹攻击,还是鱼雷攻击?
华剑锋的眉头跳了几下。让常规潜艇首先发动攻击,不符合基本战术。另外,那几艘潜艇搞出的动静太大了,肯定引起了附近日本潜艇的警觉。
它们想干什么?
“诱饵!”乐家成嘀咕了一句。
华剑锋微微点了点头。肯定是那几艘常规潜艇收到了总参谋部的命令,“剑鱼”号一直没有出手,认为“剑鱼”号没有锁定日本潜艇,它们主动杀出来充当诱饵。或许,它们的任务就是充当诱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