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国策_闪烁【完结】(461)

  纪佑国微微皱了下眉头。“美国肯定在搞大项目。”

  “美国的科研实力本来就在我们之上,如果集中全部力量攻克金属催化生成技术,也许只要两到三年就能拿出成果。”潘云生灭掉烟头,说道,“现在,美国的汽车产业在我们的打击下快要‘绝种’了。随着全电动支线客机投产,美国地航空产业也将遭受致命打击。随着复合蓄电池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得到推广,美国将彻底失去高端制造业的霸主地位。没有高端制造业,美国靠什么维持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对美国来说,能否在短期内研制出与2级复合蓄电池相当的产品,将决定国家的未来。”

  纪佑国摸了摸下巴,沉思了起来。

  “老纪,我早就说过,应该尽快将复合蓄电池投放到民用市场。”

  “确实如此。”纪佑国微微点了点头,“问题是,复合蓄电池有很大的军事应用价值。如果现在投放到民用市场,会不会损害国家利益?”

  “危害肯定有,可好处太大了。”潘云生暗暗叹了口气,说道,“拿航空制造业来说,如果准许使用4级复合蓄电池,就能生产出类似与B-767与A-330那样的大中型客机,趁美国与欧洲开发出类似产品之前占领国际市场。产业结构调整也需要我们尽快在高端制造业有所作为,尽快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我觉得……”纪小吉迟疑了一下,说道,“如果将复合蓄电池投放民用市场,不但能够在高端制造业占据一席之,还能借此扩大复合蓄电池的生产规模,降低单价,增加高级复合蓄电池地产量。”

  纪佑国微微一笑,说道:“这是肯定地,问题是谁来生产?”

  “只能引进民间力量。”

  “这就是问题。”纪佑国摸了摸下巴,“如果由民营企业生产复合蓄电池,谁能保证技术不会落入其他国家的手中?”

  “关键是生产工艺,不是技术。”纪小吉纠正了父亲的观点。

  “生产工艺确实不好管理。”潘云生叹了口气,说道,“我们可以做一些努力,但是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不会泄露生产工艺。”

  “或许,我们可以想办法改进生产工艺,准确地说,是提高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水平。”

  纪佑国与潘云生都朝纪小吉看了过去。

  “现在采用地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一条生产线只需要三名技术人员与十七名技术工人。如果能够继续提高自动化水平,达到不用技术工人地水平,就能用国家安排的技术人员负责生产线地管理工作。”

  潘云生微微点了点头。“这样的话,保密工作就容易得多了。”

  “尽快展开相关研究。”纪佑国没再多想,“小潘,等全国代表大会结束,你亲自去实验中心一趟,跟罗教授谈谈这件事情,或者直接部署相关工作。小吉,你回去后也要加大相关方面的研究力度。”

  两人都点头答应了下来。

  “民营方面,我觉得不能找蔺彦博等人,应该让参与了复合蓄电池生产工作的汽车生产商介入。”

  “可以这么做,毕竟蔺彦博等人也没有这么多精力。”

  “产量提升上去之后,还得开辟更多的应用领域。”纪佑国摸了摸下巴,说道,“除了汽车、航空、电子之外,要让复合蓄电池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才能消耗因为扩大生产规模而带来地大量低端复合蓄电池。”

  纪小吉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个问题还不突出。即便生产规模立即扩大十倍,汽车升级换代就能消耗二十年内生产出的所有2级复合蓄电池。电动汽车的成本降下来之后,消费市场会扩大几倍,五十年之内都不需要考虑2级复合蓄电池的销售问题。”

  “提前做好安排总没错。”潘云生没有支持晚辈的意见,“让电动汽车保持相对较高的价格,才能确保国内汽车厂商获得足够的利润,完成吞并与收购其他国家汽车厂商的行动。无论如何,不能搞成恶性竞争。尽快开发其他应用领域,消耗掉多余的2级复合蓄电池,不但能够达到这个目的,还能拓展更加广阔地市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最大限度的提升我国的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纪佑国微微一笑,说道:“姜还是老的辣,我也是这个意思。”

  纪小吉做了个鬼脸,不再坚持她的观点。

  “做好这件事的办法也很简单,为国内厂商提供更多的2级复合蓄电池,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到底该怎么做,让民营企业家自己去考虑。”

  “也行,我们不可能想到每一个方面,要充分调动国民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还得放宽相关产品地出口限制。”

  “这事我会找赵润东与庞兴龙谈。”纪佑国摸了摸下巴,“在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之前,这些都只是计划。”

  潘云生与纪小吉都没有多说什么。

  “军情局要抓紧搜集美国的情报,尽快搞清楚美国的研究走到哪一步了。”

  “我会全力以赴,只是不敢做任何保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