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的时候。陆战队没有遇大麻烦。地面战斗打响。问题就暴露了出来。
到天黑前。只有2个陆战营上岛。总兵力不到800,重型装备只8辆两栖坦克与12辆两栖装甲车。弹药物资更加紧缺。
真正的战斗在夜间打响,在地下工事里躲过了轰炸的越军发动了猛烈的反击。
整个夜晚。南威岛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
面对2000余名“不怕死”的敌人,刚刚冲上滩头、立足未稳、被限制在面积不0.02方千米内的陆战队官兵经历了共和国海军陆战队建军以来最惨烈的一个夜晚。
狭窄的海滩上没有一处地点算得上安全。700余名陆战队官兵必须守住3个方向上的防线。利用有限的重武器打击疯狂反扑的敌人。
战斗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非常严重。
首先是陆战队缺乏有效的压制武器。虽然两栖坦克的100毫米火炮威力不弱。但是只能作为直射火力使用;两栖装甲车的30毫米机关炮对坚固工事与火力点的杀伤力度明显偏底。且爆炸杀伤威力非常有限;登陆舰与登陆艇上的火炮威力偏小。数量奇缺;配备陆战队步兵部队的自动榴弹发射器的压制效果还不如重机枪;配备陆战营的小口径迫击炮威力有限。无法担负大规模火力压制任务。
与陆军的快速突击队一样。陆战队缺乏“重火力”。
其次是缺乏支援力量。整个战斗期间。除了登陆舰与登陆艇上的火炮之外。能够为陆战队提供支援的只有远在400多千米外的“共和国”号航母战斗群。虽然林啸雷竭尽全力时刻保证至少4架战斗机在南威岛上空盘旋,按照陆队的呼叫轰炸岛上的越南军队。但是舰载战斗机缺乏适当的压制弹药。普通炸弹的威力过大,容易伤及邻近的陆战队官兵,机关炮与火箭弹威力过小,起不到压制效果。整个晚上。舰载航空兵执行的最多的任务就是遮断式轰炸。阻止越军向登陆场前进。而不是陆战队最需要的近离空中支援。
有限的舰载机数量也是一个大问题。24日。朱荣辉一共飞了4个架次。为陆战队提供了12次空中支援。所有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出动了2个以上的架次。其中三分之一出动了3次以上。按照一般情况舰载机飞行员24小时出动次数不应该超3次,最好能够控制在2次以下。
最后就是有限的补给与支援手段。虽然登陆舰在夜间送了1个连的增援部队上岸。但是陆战队官兵最需要的是作战物资,特别是弹药。打到深夜,林啸雷不得不请求远程增援。由海军岸基航空兵出动运输机与水上巡逻机。为上岸的陆战队空投一批弹药。结果绝大部分空投物资都落到了海里。只有很少一分送到了陆战队手上。
如果不是“共和国”的舰载战机在天亮时对南威岛越军占领地区实施了一轮的毯式轰炸。用近百吨燃烧弹与凝固汽油炸弹将地面上的越军赶回了地下工事。恐怕在增援到达之前。上岸的陆战队就会被越军赶入大海。
虽然在夜间的战斗中。总共歼灭越军1200人。陆战队阵亡官兵31人、伤288人。战绩算得上理想。但是陆战队的表现仍然让彭茂邦非常失望。暴露出来的问题远超过了正在老挝作战的陆军快速突击部队。
与南威岛的战斗相比。“共和国”号也在24日夜间经历了惊险的一幕。
警报在21点左右发出。华剑锋以最快的速度联系了为“共和国”号提供反潜掩护的岸基巡逻机。随即拉了战斗警报。
当时。海军航空兵出动了12架反潜巡逻机。分成3个中队。轮番掩护“共和国”号。
越南海军至少有2艘“基洛”级潜艇在南海活动。战争爆发快2天了。就算2艘潜艇之前在越南近海活动。现在也应该离“共和国”号不远了。
最先警报是正在250度方向上巡逻的反潜巡逻机。随后,在舰队南面大概150千米处徘徊的反潜巡逻机也发出了警报。
2架巡逻机的磁异常探测仪均发现附近海域有潜艇活动。投下的被动声纳却没有任何发现。
华剑锋没有掉以轻心。他太清楚潜艇的伏击战术了。
“基洛”的性能已落后。但是在坐沉海底或者静止悬浮的状态下。噪音非常低。被动声纳很难发现。
在最短的时间内。华剑锋下达了4条命。一是命令4架反潜巡逻机向可疑海域投放主动声纳浮标;二是命令海航立即增派4架反潜巡逻机。三是命令舰载反潜直升机立即起飞;四是命令联络伴随航母战斗群活动的攻击核潜艇。
反潜巡逻机投下主动声纳浮标后,首先发现了位于舰队西面170米处的越南潜艇。
确实是一艘“基洛”,2架反潜巡逻机分工协作。最先发现越南潜艇的巡逻机负责跟踪监视。随后赶来的那架巡逻机负责投放反潜鱼雷。
21点25分。第一批2架舰载反潜直升机到达。加入了攻击行列。
5分钟后。第二批2架反潜直升机到达。
在2架反潜巡逻机与4架反潜直升机的围剿下。那艘越南潜艇连发射导弹攻击“共和国”号航母战斗群的机会都没有。就被连续投下的6条反潜鱼雷炸成了碎片。
此时。埋伏在南面的越南潜艇向150米外的“共和国”号发了4枚反舰导弹。
导弹刚刚出水,就被正在该海域上空盘旋的巡逻机发现。“共和国”号航母战斗群立即拉响了防空警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