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仿佛电影大片中的一幕,让这些记者们愣了一好会儿,旋即,他们猛然醒悟过来,纷纷脸色兴奋得通红举起各种摄影摄像设备,快门“咔嚓咔嚓”按个不停,有的人已经开始正口若悬河激动不已地向远在世界各地的直播观众们解说刚才所见到的这一幕。
“开始吧。”李泉点点头说。
随着他一声令下,田野里这二十台麦田傀儡忽然再一次动了起来。
只见这些麦田傀儡迅速开始了播种作业,它们敏捷的翻土动作,精准的撒种,滴水不漏的浇灌,一气呵成,干净利落。排列成方阵的麦田傀儡们在田地里交替前进,错落有序,它们互相配合,每一排的动作都整齐划一,每一列的配合都默契无比!
二十台麦田傀儡仿佛一群训练极其有素士兵,它们精准整齐的动作惊呆了这些直播中的记者们,更震撼了直播另一端的观众们。人们从未想过,农业能与科技结合到如此地步,种田竟能种出一种难以诉说的美感。
整整一大片开阔的农田,仅仅只需要二十台机器全速开动一个小时,便完成了播种作业。之后陆续的照料看护工作也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起来。
高效率播种,完全智能化作业,全程自动无操作,全天候无休息!多么完美的机器。
在接下来的直播过程中,这二十台麦田傀儡向全世界演示了什么叫高科技化农业,彻彻底底的颠覆了人们的认知。
官方直播频道和记者们的个人频道,总体观看人数从起初的只有几百人,渐渐增加到几千人,而到目前,已经突破了百万人观看直播……
“划时代的伟大发明!”第二天一早,英国《每日电讯报》就发文,用之前BBC的原话来嘲讽BBC的短见。这句话一度成为本周最热门的新闻语句。
随着油土鳖上关注直播的人数越来越多,当天的直播结果被更多人所知晓。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求证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很快,一些大型媒体正面报道了这次直播。这些媒体纷纷一改前态,都用积极正面的言辞对麦田傀儡的表现大加赞赏。
CNN丝毫不提之前就是他们带着众多媒体对森林之心公司进行抨击的,CNN在官网上用它们标志性的巨大标题发文说:“毫无疑问,这台机器将改变人类的农业环境。它高效,精准,环保,优美,甚至还可能会很廉价。所有最溢美的华丽词汇,都已经无法形容它的优秀!”
路透社将这场直播评价为:“很有可能作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之一。”
法新社援引记者威廉的话说:“当我第一眼目睹它启动时,我就被它华美的外表和卓越的科技表现力所征服了。我可以毫不担心地对你保证,如果你像我一样亲眼看见了它,你就会相信,新的时代已经提前来临了!”
其他媒体的反应也很迅速,作出的评价无一例外都是积极的。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用三个词语来描述这场视频直播秀:“别出心裁,无法反驳,证据确凿。”
CCTV在早间新闻详实报道了这个全新的科技成果,称非洲是一片“创造奇迹的土地”。
韩国《朝鲜日报》则坚持称:“毫无疑问,发明了这台天才机器的人,是个韩国人!”
有赞美声,自然也会有杂音。
随着“麦田守望者”迅速登上了谷歌搜索榜前列,变得家喻户晓,很快就人道主义人士担忧:“我们不禁要问,这种机器人是否会被用作军事用途?”
麦田傀儡在直播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高效,坚决执行命令,精准的移动力和相当成熟的编程,都明确了它具有极高的军用潜质。
支持这一观点的人相继呼吁,森林之心公司应当将麦田傀儡的核心技术尽早公开,最好能让大国监督,给世界人民一个安全保证。
而更多国家私下里,更多关注的却是麦田傀儡所配备的那种电池。
森林之心公司官方给出的参数要么是错误的,要么就是……他们不敢想象。
令各国百思不得其解的就是,这种科技含量极高的电池怎么会出现在布隆迪这种国家,更不可理解这种技术怎么会优先应用到农业,好奇这种技术到底出自哪家实验室,到底是否真的存在?
这些国家的大部分专家们还是更倾向于,森林之心公司在公布数据时闹了乌龙,那个充电5分钟,通话……哦不,运作2000小时的数据,其实是有谬误的。
随后几天,来自全世界的机器人爱好者们都自发前往了布隆迪,想要近距离第一时间观察到麦田守望者。邻国坦桑尼亚机场不堪重负,不得不限制外国人入境。但这依然阻止不了全世界人民对麦田傀儡越发高涨的热情。
油土鳖网站上,森林之心公司官方的直播频道观看人数已经长期保持在1000万以上。来自世界各国的民众都希望进一步了解这台据说能改变农业现状,甚至延伸到其他生活领域的先进机器人。
然后不久之后,人们却观察到了另一个更加惊人的事实。
在直播当中,那片种植园里的麦子的生长快速,实在是……有点太快了?
这才仅仅过去几天,关注直播的人就发现,前几天才播下种的麦子非但已经破土发芽了,而且都长成了一尺多高。如果不是亲眼见证直播频道是24小时不间断直播的,有人都要怀疑这直播到底是不是真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位面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