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萌此番话后,大家再无异议。刘秀拍案定夺,先略北方
第三十二回 大司马绝地反击 突骑兵南下助阵 第一节
刘秀命任光撰写檄文,先发至信都所属各县,由宗广留守信都。亲自率领众将军们到教武场,看着气势如宏、威武雄壮的八千汉兵,扬声说道:“众位弟兄,今天是二月二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我们今天就要向跳梁小丑王朗发起全面进攻了!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会得到天下百姓拥护和支持的!我们是正义的军队,正义的军队是有着严明军纪的!对于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责无旁贷!今天,我们就要攻打堂阳县,这是我们发起全面总攻的第一战。我们要拿出勇士的精神,所向披靡,在战场上建立你们的功勋吧!正义之师,战无不胜!出发!”
大军浩浩荡荡向堂阳县进发。刚到城下,只见城门洞开,县令高安率领县众出门迎接。李忠一见上前训斥高安,只见高安鞠躬赔罪,任光道:“李忠,算了。”一个小小的县令,城小,兵少,又敢得罪谁。
在堂阳县休兵一日,转至贯县。贯县令也同堂阳县令一样开门而降。刘秀传令各县招兵买马,于二月十日汇于贯县。
在贯县休兵两日,做好充分准备,研究下一步如何攻打昌城,因为昌城虽然不大,却拥兵五千。汉军只有能力与之交战,却无力围之,况且其兵在城墙之上,占尽优势。刘秀正在发愁,忽闻昌城守将刘植和其胞弟刘喜从兄刘歆求见大司马。刘植,字伯先,昌城人,汉氏宗亲,身高八尺,相貌堂堂,早已心仪大司马刘秀,愿意归顺。刘秀大喜,亲自出城迎接。三人见了刘秀,纳头便拜,刘秀扶起刘植,手拉着手进入城中。即封刘植为骁骑将军,刘喜、刘歆为偏将军。数日后,耿純的从兄耿、耿宿、耿植率两千乡勇及家眷前来汇合。刘秀大喜,封耿、耿宿、耿植为偏将军。命将众家眷送往信都安置。
当刘秀得知耿純的族兄们奉耿純之命已将家乡所居住房舍付之一炬,对耿純道:“伯山,你又何必那样呢?”耿純道:“主公,你出使河北,平叛王朗,这么多豪杰自愿追随于你,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在血与火里厮杀,他们凭什么,是希望得到你钱帛的重赏吗?不是,因为你没有,那是为了什么呢?是因为你的德操和才能,你爱护百姓、恩惠下属。是因为你所从事的正义事业,是想跟着你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而名垂青史。我们现在的力量还很弱小,路途也会非常艰难,我恐族人常生思乡之心。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若真有那么几个人离开了我们回了家乡,那我们面子上则是很无光的。所以我从根上就断了他们这个念头。”
刘秀闻此言,感叹不已。
旬日之内,附近各县接到檄文,得知大司马刘秀举兵反击,讨伐王朗,纷纷倒戈。刘秀未经一战,未损一兵一卒,收复了堂阳、贯县、昌城县、清渊县、斥丘、任县、蒲吾、灵寿等十余座县城,再加上信都东、北各县,已拥有了二十余个县,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根据地。除各县留守的驻兵外,聚在刘秀身边的部队已达一万五千之众。反击的如此轻松、顺利,令众豪杰们兴奋不已。
可有一人心中觉得不是滋味,谁呀?铁源、铁自豪。只见他站起身说道:“主公,这不费一刀一枪,不伤一兵一卒,就收复了这么多县城和土地,这是不是也忒便宜了点。这事虽然是好事,可我怎么觉得没我什么事啊,直到现在我还是一个小卒子,如果以后都是这样的干法,那我还咋混。”
众人哈哈大笑。傅俊道:“铁大侠,于今你对当初跟主公定的协议后悔了吧?”
杜茂道:“那还用说,现在铁大侠恐怕肠子都快悔青了。”
众将军们也不失时机地和铁源逗着趣,开开玩笑。
大堂左侧首座邓禹道:“铁大哥,要打仗还不有的是机会,前面就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宋子县里就驻有王朗的五千兵马,据内部消息报,县长原是李育手下催粮催租的小头头,他带来的两个骑都尉可是有些能耐,手段不含糊。可这块硬骨头我们是非啃下不可的,不然的话,再往前走,根据地就会受到威胁,后方也不稳定。”
铁源道:“我早已手痒了,既然如此,主公,我就请命,攻打宋子县,我也不多带兵马,只带五百足够了。”
邓禹道:“铁大哥,别忘了你现在还只是个小卒的身份,不具备带兵的资格,别说是五百,就是一百,当中也有尉官,小队长,哪个都比你官大,你领导不了。”
几句话说的铁源直抓头皮。
刘秀道:“好了,众位将军,有谁愿率兵攻打宋子县?”
刘秀身侧的朱祐道:“主公,末将愿往。”
藏宫起身出班道:“末将也愿往。”
冯异、王霸也相继出班请命。
冯异道:“二位大哥,此战就不劳你们大驾了,请让于小弟。”
刘秀道:“冯异、王霸听令,给你们五千兵马,和铁源大哥一道,攻占宋子县!”
三人率军来到宋子城下,宋子县令已经下令正、付骑都尉出城迎战。双方列好了阵式。
铁源道:“二位将军,今天就给哥哥一个面子,让哥哥立立功,提拔提拔,如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