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看了李鸿章的一番表现,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
“你记住我的话就好,以后有什么事就多往我这里走走。”
“臣记住了。”李鸿章赶忙说道。
“好了,没什么事你就先走吧。”慈禧太后又关心地说道,”
回去以后好好休息一下,以后要多注意些自己的身体。”
慈禧太后一句话说得李鸿章心里热乎乎的,一激动眼泪就好像快要流出来的样子。他赶快把头偏向一边,拿袖子拭了拭眼角说道:“臣也祝老佛爷万寿无疆!”
“好了,你下去吧,我也该休息了。”慈禧太后李鸿章挥了一下手道。
“是!”李鸿章又磕了一个头,慢慢退了出去。
李鸿章从养心殿出来以后,李莲英赶快接住问道:“中堂大人,怎么样啊?”
“感觉还不错,老佛爷仍让臣掌管海军和淮军。”李鸿章若有所思地说道,“这全靠总管大人费心呀。”
“哎,这算什么,朋友之间,互相照顾,互相帮助嘛。”李莲英满不在乎地说道,“以后,我们还要互相帮助,互相照顾。”
“说得好!”李鸿章心领神会地说道。>>
李莲英--六、光绪结婚,李莲英捞钱
六、光绪结婚,李莲英捞钱
光绪帝一手拥娇,一手搂艳,饱享美色艳福……站在旁边丧失了性功能的李莲英急得干瞪眼,最后只有靠在皇帝的婚礼上,大捞特捞黄金白银,才算平熄一点心中的欲火……
慈禧太后颁布训政旨后,本想训政几年以后再完全归政于光绪皇帝。可是,不到一年,形势就已发生了变化。这天李莲英从外面进来,见了慈禧太后就小声地说道:“老佛爷,您知道外面现在都在议论些什么吗?”
“议论些什么?你说说看。”每当李莲英给慈禧太后说些新鲜事的时候,她总是很感兴趣。
“他们都说皇帝已经十七岁了,该到大婚的时候了。”
“大婚?”慈禧太后说道,“我以前已想过这个事情,不过没想到这么快外面就传开了。小李子,你觉得这件事是立即就办得好,还是推迟一段时间得好。”慈禧太后想到什么事,总忘不了向李莲英征求意见。
“纸是最终包不住火的。还是越快越好。再说这时候皇帝还不是太大,还可以再塑造塑造。”
“皇帝大婚以后,我就得完全归政,不找一个亲近之人看着皇帝是不行的。”
“当然得找一个人看着。”
“怎么看呢?”
“亲上加亲!”
“这是个好主意,我以前也想过,不过找准呢?我心目中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
“老舅公家不是有三个女儿吗?挑一个好的不就行了。”李莲英说的老舅公,指的是慈禧太后的弟弟桂祥。慈禧太后有两个弟弟,一个叫照祥,一个叫桂祥。咸丰十一年秋天,慈禧太后母成了贵人以后,她的父亲惠徵追封承恩公,照例由照祥承袭,已在光绪七年去世。桂祥是慈禧太后的幼弟,平庸而没出息,坐支都是廷里给的俸禄,却一天到晚躲在东城方家园老家抽大烟。他的三个女儿就是慈禧太后嫡家的内侄女,小的已指婚,配给了王爷孚郡王奕潓的嗣子载澍。现在只有大的和二的还在家中。
“这恐怕不行吧。小的还有些姿色,但已指婚配给了别人,只剩下大的和二的,却长得很丑,我怕过不了皇帝的眼。”
“其实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皇帝是听老佛爷的话的,只要老佛爷稍给一点暗示,皇帝还敢不听?”
“说的也是,也只有这么办了。二的比大的还强些,就让二的参选吧。”
按规定,在确定皇后、皇妃之前,先选秀女,然后再从后妃之中确定皇后、皇妃的人选。这天是初选秀女的日子,一共是九十六个人。除了都统桂祥的二女儿、慈禧太后的嫡亲内侄女外,还有两双姊妹花最引人注目。
一双是长叙的女儿。长叙是陕甘总督裕泰的儿子,一共弟兄三个。老大叫长敬,做过四川缓定知府,早已下世,他的儿子至锐,是文廷式的至交,现在当翰林院编修;老二叫长善,前几年当过广州将军;老三便是长叙,光绪三年当到侍郎;光绪六年与山西藩司何葆亨结成儿女亲家,可好日子却偏偏定在十一月十三,圣祖定天的日子。国忌连作乐都不准,更何况是办喜事呢?当时清流的气焰正盛,邓承修寺服登门道贺,满堂宾客,无不被这种火热给震慑住了。待长叙赶忙派人去打听时,邓承修已经上折弹劾,结果长叙和葆亨一起同被罢官。
经此打击,长叙便一直郁郁不得志,直到慈禧太后五旬万寿时,才蒙恩开复了处分。他的这双掌上明珠,大的谨厚,小的娇惠,现在都在跟文廷式读书,九十六名秀女之中,最识书达礼的,当推这两姊妹为首。
另一双是江西巡抚德馨的女儿,长得最漂亮,大家都议论纷纷,都说一定可以被选中。果然,在九十六名秀女中被选中的三十六个中,除桂祥的女儿外,还有长叙、德馨家的两双姊妹花。
当时光绪皇帝在选秀女时,走到德馨的两个女儿面前,深情地望着她们,心想:这么漂亮的姑娘,我还是第一次见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