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李莲英_斯仁【完结】(405)

  岸上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纷纷向别人炫耀自己听到的关于李莲英的神奇传说。

  李莲英的四弟李升泰和其他人夹在人群中间,听着人们对自己二哥的夸奖,心里不禁万分高兴。这时,李莲英的船已经到得岸边,李莲英首先走下船来。

  李升泰赶紧迎了过去,和李莲英、李国泰、李宝泰、李世泰等见过礼,又让家里的侄男侄女与李莲英带过来的侄男侄女见过面,那场面好不热闹,大家有说有笑,相互戏谑。

  “二爷万福!”人群中有人喊道,于是倾刻间,“二爷万福”的喊声响彻云霄。

  李莲英也很激动,他对着激动的人群说了些感谢的话,并邀请大家今天中午到他家喝酒。族人们听了很是高兴,脸上荡漾着兴奋的神色,四处奔跑相告。

  大城县县令这时也赶过来给李莲英行礼,李莲英还了礼,就邀请县令及其所带兵丁到家吃午饭。

  房屋还是如几年前所见一样,宫殿般的建筑出现在了李莲英的眼前,他被人们簇拥着进了李升泰在家经营的庄园。家里一切摆设华贵整齐,什么珍奇的玩物这儿都有,什么好玩的东西这儿一样不漏,琳琅满目的珍宝,就如同皇宫中一样闪着光。看着这一切,李莲英心里一阵自豪。

  到得正屋坐下来,李莲英吩咐身旁的太监去将搭裢拿来。

  一会儿,太监将搭裢拿了过来,众人一看,全瞪直了眼,原来搭链里全是一个个二两重的银子,这是李莲英在北京专门铸好的,是他特意带回来给乡亲们的。

  那个县令很是机灵,他说:“总管大人真是菩萨心肠,回来也不忘家里的乡亲们。”人群中有一批机灵的人,他们见了李莲英拿出搭裢来,又听了县令的吹捧,已经明白了什么意思,他们也赶紧吹捧道:

  “平时四爷就给我们说二爷心肠是如何如何好,说二爷最喜乐善好施,今日一见,真是名不虚传啊!”

  “二爷真是活菩萨心肠,离家四十多年也没忘记我们。”

  “李家是李贾村的顶梁柱,要是没有李家,没有二爷,我们真不知日子该怎么过。大家快给二爷叩头。”

  于是大家纷纷给李莲英叩头。这话并不是没有道理。这一带原来经常闹灾,十年有九年灾,而且由于水的缘故经常和河间几个村子闹纠纷,后来打了官司。李升泰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李莲英,李莲英给当时管这件案子的人打了个招呼,那人不敢怠慢,自然是判了李贾村的赢,后来李贾村的人们便在这儿修了一堤坝防水,现在这儿的洼地已变成了良田,人们不再为洪水而苦恼,所以他们才要叩头谢李莲英。

  “没啥!俗话说:‘亲不亲故乡人’,只要我能办到的,以后你们大家有事尽管给我说,我将为大家效力。今天,我回家来,特意备了一些银子,拿给大家作为见面礼。”

  李莲英说完即吩咐那几个小太监将那二两重的银子每位乡亲给一个。众人感激不已,纷纷给李莲英叩头。李莲英亦不回避,坦然地接受众人的叩拜。

  等小太监发完银子,每个人均得到了二两后,李莲英即将几个御厨唤到跟前,叫他们快准备下灶弄饭,又令人从船上搬下沿途县令、州官赠送的食品,又令人到县城去购置好吃的东西,又令人去干啥干啥,一切在李莲英安排下井井有条,毫不混乱,让众人心里不禁一阵佩服,到底是总管大人。

  等到船上的食品搬了下来,李莲英挑了些好吃的东西分给大家,众人一边称赞味道好一边吃,这给李莲英看得乐不可支。心里又不禁暗笑,这都是我李莲英不吃的,你们吃来倒有滋有味,真是没吃过好东西。接着,李莲英又给大家讲他在皇宫吃什么熊掌、龙肉、人参等东西。这些东西对众人来说,以前只是听说过,但并没有口福吃一吃,如今的李莲英说来就如同他们在家喝粥一样平常,心里不禁羡慕不已,更有甚者,听得直流口水。看着这些穷困又羡慕自己的人,李莲英赶紧说:

  “临行前,老佛爷曾经给我一些熊掌以及龙肉,今天中午大家不妨饱饱口福。”

  下面的众人半晌没有出声,他们都给听呆了,天下哪儿来这么好的好事。自己以前只敢想的东西,今天二爷居然要让我们吃上。他们初一听,还以为李莲英是开玩笑的,但不想,李莲英又说了一遍,大有这才相信是真的,众人不禁有一种如梦初醒的感觉。

  “谢谢二爷!二爷真是善人啊!”

  由此开端,下面的人不禁又对李莲英赞叹了一番。恰在此时,大城县附近的几个县的县令联袂来到李家,他们不仅带来了大班兵丁,粮食、鱼及几十头猪、牛、羊,而且还带来了大批银子,送给李莲英作为见面礼。

  看着一个个平时作威作福的县令这时对李莲英如此恭敬,不仅送来大量东西,而且在李莲英面前大气不敢出,说话小心翼翼。这是下面的众人以前没见到过的,他们以前只知道坐在那儿垂头敛眉的县令如何神气,如何摆阔场,不想今日却坐在那儿老老实实,这令他们才真正认识到二爷是个什么样的人,二爷的威风到了什么地步。

  过了一会儿,家人来报,又有一些地方豪绅、闲居家中的高级官员来到李贾村来拜见总管大人。李莲英坐在上首,也不出门迎接,只是叫他们进来而已。自然,这些人也并不是空手而来的,他们也送来了银子、米、蔬菜等食物。又过了一会儿,又有一批在当地有名望的人来参拜李莲英,而且也带来了大批东西。这样一批接一批,一拨接一拨,到开饭时分,已有十多批人来了,这些人不仅有大城县的,邻近县的,而且还有河间府的,临近府上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