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顺从地跟着崔玉贵往里走。走到穿堂里,崔玉贵对吴永说:“在这儿等着,李总管马上就来。”说完,两眼瞅着吴永,嘻嘻直笑。笑得吴永好不窘迫。
李莲英受伤以后,还是一如既往地在慈禧太后跟前侍奉。
慈禧太后见他伤势不轻,行动不便,常叫他歇着,但他为了讨好主子,宁愿受点累,也不愿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但终究还是有伤,腿脚到底不很灵便。所以慈禧不忍心使唤他,有事就叫崔玉贵去办。一到榆林堡,先安顿好了慈禧,就叫崔玉贵出来找怀来县令。他在房里和慈禧太后回了几句话,就出来见吴永。
吴永过去在京中见过李莲英,这时看到李莲英一瘸一拐地走了出来,想上前扶持,又觉得不妥,只得看着他走过来。
李莲英到了跟前,就冲着崔玉贵喊:“你这人,怎么这半天了连个怀来县令还没找来。”
“这不就是吗?”崔玉贵驳了他一句。
李莲英用他那双锐利的眼睛把吴永打量了一番,道:“这人就是?”
“卑职吴永给总管大人请安。”吴永说着就要往下跪,被李莲英一把拉住了。
“县太爷,我怎么受您如此大礼呢。不必拘礼,我是绝不敢当的。”
“总管算来是岳丈一辈中人,理当见礼。”
“他是毅勇候曾纪泽的二姑爷。”崔玉贵抢着替他解释。
“知道!过去我还常到曾侍郎家中去呢。曾二小姐也曾见过,想必同在吴大人住所吧”。
“回总管,卑妻已过世了。”
“过世了么?”李莲英觉得似乎有些意外,“吴大人真是命苦啊!玉贵,老佛爷在催了,快带他去吧。我还要去办些杂事儿呢。”说着便蹒跚地向穿堂外面走。
“李总管是受伤了吗?”吴永看到他的姿态,怯怯地问。
“是啊,李总管为了救老佛爷,受了重伤。吴县太爷,在你们怀来找个捏骨的郎中,给李大总管治治伤。”崔玉贵说。
“一定一定。”吴永应着,与李莲英道了别,跟着崔玉贵去见慈禧太后。
圣驾被安顿在一明两暗的乡下房子里,屋子正中放着一张破旧的方桌,桌子左右两边各放一把太师椅。太后坐在右首的那把椅子上。
崔玉贵带着吴永到了屋外,报了一声:“怀来县知县到!”
然后挑起门帘,对吴永摆摆手,示意让他进去。
吴永跨进房门,跪到地上,报了履历,脱下帽子,叩头行礼。
“你是旗人,还是汉人?”慈禧问道。
“汉人。”
“是哪一个省的?”
“浙江。”“你的名字是哪一个‘永’字?”
“‘长乐永康’的‘永’。”
“哦,是‘水’字上面加一点那个‘永’字吗?”
“是。”
“你到任几年了?”
“三年了。”
“县城离这里多远?”慈禧问。
“二十五里。”
“一切供应,有无准备?”
“已经预备,只是昨夜方才得信,时间仓促,实不及周全,不胜惶恐。”
“有预备就好。”说着慈禧太后竟哭出声来。边哭边说:
“我与皇帝历行数百里,几乎无人理会,现在到了怀来县,你衣冠迎驾,真是忠臣。”
“老佛爷,怎么啦?谁又惹你伤心?一定是这怀来县令。”
不知何时冒出来的李莲英说。
“莲英,别冤枉他,谁敢惹我伤心?是我自己想到这一路辛酸,不由得就想掉泪。”
李莲英说:“这怀来县令还算有良心,走了一路,到这里才遇到了他这位接驾的忠臣。”
慈禧对吴永说:“你往上跪一跪,说话方便。”接着又说:
“我跟皇帝从京城出来,百姓都未见几个,官吏更是不见踪影。”
“老佛爷,您歇息歇息,打发他下去吧。”李莲英说。
“吴永,你能迎驾,就能证明你对朝廷的忠心,你可算是我的忠臣!”慈禧说。
“皇恩浩荡,为臣不敢不誓死效忠。”
为了转移转移话题,不让慈禧太后伤心,李莲英问吴永:
“吴大人,老佛爷和万岁爷一路吃尽苦头,饿了两天两夜了。
你把吃的预备好了没有?”
“已经预备好了肴席。”
“用不着那么讲究,能有东西充饥就行啦。”慈禧不待吴永说完,就插了一句。
“还煮了三锅小米粥,是为随从们预备的。”吴永接着说。
听了这些,慈禧太后苦愁了两天的脸上露出了几丝笑容。
也顾不得注意形象了,兴奋地说:“赶快拿进来,赶快拿进来,这一路可饥坏了。快去吧。”
得到了准许离开的命令,吴永这才站了起来。由于跪得时间太长,吴永刚站起来时有些站立不稳。他忍着麻酸往门口退。
“别急走,你应当先去叩见皇帝。”慈禧太后喊住了吴永,接着又对李总管说:“莲英,你引他见皇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