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一听照相的,顿时有了精神,骂了小太监一句:
“怎么不早说?”急急地凑到慈禧太后跟前,说:“老佛爷,您不是说过要照一幅‘行乐阁’吗?照相的已经伺候了好些时候了。”
原来慈禧太后很喜欢照相,八月十五仲秋节的时候,和后妃们游园,突然起了照相的念头,可是宫里没有照相的,在外面去请,又来不及,所以李莲英向慈禧太后许了诺,说到万寿日的时候,一定要请个照相的,给老佛爷照几张“乐乐图”。于是刚入十月,李莲英就派人把王府井最出名的照相师傅请了来,养在宫中,就等着万寿吉日了。等到了万寿吉日,慈禧太后一不高兴,就连照相的事都给忘了。
慈禧太后一听照相,也来了精神。可是天已傍晚,怎么照呢?于是就问李莲英:“听说照相要阳光的,这会儿能照吗?”
“行的行的,在屋里照,有阳光没阳光都一样!”
“在屋里照?屋里哪有竹林呀?哪有山水?”
“老佛爷放心,一切都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慈禧太后感到惊奇。
“老佛爷爱看戏,那戏里面哪来的真山真水?”
“噢,是用砖砌!”慈禧太后终于明白了,接着说:“好吧!
就照几张吧!”
于是李莲英让小太监带来了照相的,布置场景,摆置照机。等一切都准备好了,慈禧太后也打扮得差不多了,由李莲英搀了出来。那照相的一看出来一老太太,认定她就是老太后了,便跪到在地上。
“是他照吗?”慈禧指跪在地上的照相的问。
“是。他叫那吉,是照相行里的好手!”李莲英答道。
李莲英搀扶着慈禧太后坐到椅子上。椅子周围,是用演戏的砌木摆成的山水竹木。照相的那吉拿黑布蒙着头,凑到照相机后面,对了光,上了片,再拿出了一个铜盘,倒了些白药粉,递给站在旁边的伙计,自己跪了下来,说:“奏老佛爷,照相的时候,有一道极亮的白光,这是必须要有的,有了它,才能照出相来,请老佛爷别害怕,别眨眼。”
“好了,好了!快照吧,老佛爷又不是头一回照相。”
于是,一道刺眼的白光过后,国母的尊容已留在了底片之上。那吉怕出问题,再照了一张。照完了这个,又挨着样儿照别的,好一阵折腾。照完了,慈禧太后问:“什么时候能看到照片?”
“今个晚上就行,就是晚了送不进来。”
“那就明天一早送进来吧!”
“是!”那吉带着伙计回去了。虽是万寿之日,但军国大事不能不处理,所以,慈禧太后晚上照样得看奏折。一直看到快二更才看完。这么晚了,她还是不想睡,便和李莲英说话。
“莲英,这两天外面有没有什么新鲜事?”
“有是有,只是……”李莲英停住了。
“一定是议论皇上的病,议论皇嗣的,你不敢说,是不是?”
“老佛爷明鉴!这些议论,老佛爷还是不听的好!”
“不,你说说吧!”
“这……是!”
“都说皇上的病,怕是,怕是不行了。……都在瞎猜……”
“瞎猜什么?是猜谁能当皇上?”
“这,是!”李莲英回答得很勉强。
“怎么说呢?他们都猜谁了?”
“这……”李莲英迟疑了一下,接着说,“有人说再立皇上,可得‘国赖长君’,有的说伦贝子能当皇上,有的说小恭王合适,还有人说振大爷也行。”
“还有谁?”
“奴才就只听到这三个名字。”
慈禧太后想了想,又问:“依你看谁合适?”
“这……,国家大事,奴才不敢妄言。”
“行啦。我困了,你也歇着去吧!”
“是!”
李莲英回房去了,慈禧太后仍然睡不着,七十多的人了,心里搁着一大堆事,能睡得着吗?对于谁来继承帝位,她也在默默地打算着。载振、溥伟、溥伦、溥仪,其他几个都好说,就这载振,他可是庆王奕劻的儿子,奕劻是军机之首,又有袁世凯的北洋做后盾,这可不能不防着点。慈禧太后想着心思,竟彻夜未眠。
光绪帝的病又加重了。杜钟骏请了脉,出了瀛台,直奔军机章京的值庐,见了奕劻等人,只是摆头,不言语。
“怎么样了?”军机们异口同声地问。
“怕是不行了,依我看,不出四五天,必有危险。”
听了这话,大家都不作声,只有袁世凯偏着头,用一只手掏着耳朵,似乎有些得意。
“各位大人,”杜钟骏又开了腔,“我觉得很奇怪,皇上怕是中毒了。”
“什么?”军机大臣们都睁大了眼睛,袁世凯的眼睁得最大。
“皇上那病本来是慢性的,我刚才去请脉,看到皇上和昨天的情形大不一样,不但脸黑了,心跳得更快了,而且皇上还一直喊肚子痛,在床上翻滚。他又没有进食,怎么就肚子痛起来了?会不会有人在药上做手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