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非非国_文显堂【完结】(24)

  (四)

  我想,在非非国,消费本身是对财富缔造邦的投资,届时能否保证消费投资者获取回报?能有多少财富缔造邦能保证消费投资者的投资回报?在我看来,这是消费期权制的生命。

  我将自己的疑问告诉武鼎男,并期待地盯着他。

  虽然我们处在不同的空间,但神奇的电子通过网络将不同空间连接起来。透过视屏,武鼎男理解了我此时的期待。他也按照我的期待继续他的讲述。他告诉我,非非国的社会公约规定了虚拟投资变为真实投资的期限(注:在非非国,虚拟投资变为真实投资的期限为一年),这个期限任何人都不得改变。

  但财富缔造邦能不能将虚拟投资按照社会公约规定的时限转为真实投资,这就是财富缔造邦无法回避的严峻考验,如果财富缔造邦能将虚拟投资变为真实投资的时限缩短到社会公约规定的时限之内,就能够为消费投资者创造更多的财富。假如财富缔造邦届时还没有创造出能够分配给消费投资者的财富,虚拟投资实际上还没有转换成真实投资。一句话,届时财富缔造邦没有财富可以分配,虚拟投资则依然是虚拟投资,实实在在的是一张“空头支票”。

  ---------------

  《非非国》第二章触摸未来(8)

  ---------------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消费投资的风险便发生了。

  听着武鼎男的讲述,我开始怀疑消费期权的生命力。

  “唐鼎男,”武文赂鼎男在呼唤我,“假如你是我国的公民,昨天你购买了十元钱的消费品,今天购买了十五元钱的消费品。你无疑将分别获得不同额度的消费期权,对此你将怎么处理?”

  武文赂鼎男的问,让我隐约感觉到他有对付消费投资风险的办法,于是我回答:“放在那里,慢慢积累,等待回报,或者是卖掉。”

  “不。”武文赂鼎男以坚定的语气否定,“消费期权只能互换,不能买卖。”

  “为什么不能买卖?”我不明白买卖消费期权的后果。

  视屏里的武文赂鼎男说,非非国之所以将货币兑换消费期权定为违背社会公约的行为,是为了避免贫富两极分化。他还说,在非非国,消费期权不仅不能买卖,而且在互换过程中,消费期权本身的类别也不能变。在饮食行业消费获得的消费期权不能同在机械制造业获得的消费期权进行互换;消费期权发生的预期关系不能变,消费者购买A财富缔造邦的消费品而形成的消费期权关系不能变为与B财富缔造邦的消费期权关系,能改变的是消费期权的拥有者。

  不过我想,每个人每天都要发生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等消费行为,并且发生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间,使得消费期权的地域与时间分布也必然很分散。这给消费期权的拥有者获得相应回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如在异地消费所获得的消费期权,将来还要走一路去参与财富缔造邦的财富分配。消费期权的互换,可以解决这个不便。

  “其实,”武文赂鼎男似乎知道我在想什么,“消费期权互换不是为了消除消费品生产地和消费时间给消费投资者获得回报带来的不便,实际也不存在这个不便,而是给消费投资者更多选择。”听着武文赂鼎男的说法,我庆幸自己没有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不然他会不客气地给我尴尬。武文赂鼎男告诉我,在非非国,公众不仅在消费投资时能对财富缔造邦进行选择,消费期权形成后也同样可以对财富缔造邦进行选择,这是消费投资者的第二次选择,但这种选择有限,也就是有的消费期权互换成功的机率很小甚至没有。于是,消费者就要进行第三次选择,也是最后一次选择——选择一个代理机构来为其管理和经营没有互换成功的消费期权。这个机构便是消费投资代理邦。消费期权拥有者将互换失败的消费期权(凭证或数字)存入消费投资代理邦,并由消费投资代理邦代为管理和经营,消费投资代理邦从消费期权实际获得的收益中按比例获取劳动收入。消费投资代理邦为追求消费期权价值回报的最大化,防范风险,有权对财富缔造邦进行转移或解散。

  武文赂鼎男的这番解释,纠正了我的判断。想来也是,在网络高度发达的社会里,时间与空间不会成为消费期权互换的障碍,不需要消费者用互换的方式将消费期权向自己所在的地域或某一个时间段集中。此时,我竟然惟恐自己的判断与武文赂鼎男的观点出现差异而让我的自尊受损,因为在前次对话时,武鼎男曾给予过我难堪。不过我是一位走进全新社会里的访问学者,不能有小孩子一般的自尊。

  扔掉包袱,我轻装地进行思想。在非非国,消费投资代理邦是消费期权互换失败的救命草。但如果是我,会将所有消费期权交由消费投资代理邦代理经营,这样不仅会免去许多麻烦,而且也能够保证投资回报兑现。那么,非非国的公民是否同我的想法一样,还有待于观察。

  我们的第二次对话便这样结束了,留下了静默的视屏。我也像视屏那样静静地坐在那里。

  或许是我难以承受这种静默,便继续探索非非国的网络世界。我发现,在非非国里,人人都在网络小作坊里从事着人们想从事的一切活动。非非国的血液都在网络里涌动,经济活动、教育实施、科技研发、民众福祉、人们的思维、人们的情感、人们的精神,一切的一切都在网络运行、表达、沟通、交织、接纳、激荡、融合、升华;一切的一切都令我新奇、疑惑、感叹、朦胧、冲动。在虚无与真实并存的网络里,我发现非非国已经没有了工业时代的那种万人工厂、机器轰鸣的现象,就连盛行人类整个工业时代的有线电话、传真机、纸张,在这个国家也几乎消失,在电流与数字相融的世界,形成了平静里激荡着一个活力不竭的非非国。从此,孤独便渐渐远去,也开始了网络小作坊里的生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