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清宫的禁忌_诗梵【完结】(132)

  此外,乾隆时期许多仕宦也与和坤一样,对金钱十分着迷,变着法敛钱,同时他们也开始经营工商业,开当铺、钱铺,办作坊……。例如,福长安在北京城内就有多家当铺和商号。在这种“物欲横流”,拚命向“钱”看的氛围下,不说官僚,就是一般绅士、士人也经受不住这种诱惑,于是“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他们甚至不顾其“高贵”的身份、等级,纷纷与商人、胃吏等有钱人结交、攀缘,

  拉关系、认亲戚……,最终一个目的就是如何能尽快、更多地捞到钱财,早日过上豪华、奢靡的生活,融人到骚动不安的社会变革洪流中去。如,当时一些著名的学者、士人王鸣盛、汪中、杭世骏等人都是有名的“钱迷”,关于他们爱钱的故事,在清人文集、笔记中时有记载。这一切不但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市场经济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而且也说明了官宦、士人阶层观念的转变。

  从以上对乾隆朝官宦、士人风气的擅变论述,可以反映出两个现象;其一是反映了乾隆时期清王朝虽已达到了“鼎盛”,但也开始显露出衰败的迹象。表现为各种社会腐败日益严重,统治阶级生活奢靡、腐化,追求金钱、享乐、纵欲,他们沉溺于吃喝媒睹等不良、颓废的习气,为了攫取金钱,可以不择手段。其二是反映了当时由于社会生产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商品经济更加繁荣,才使官宦、士人阶层的人们有了奢靡、腐化、享乐、纵欲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说明他们的道德观念、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他们追求金钱除用于享乐外,也开始经营工商业,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并逐渐向官僚资本家方向转化,说明当时社会正在孕育着变革、转型……;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就是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人侵和资本卞义牛产方式的介人。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也会自己完成从古代向近代转型。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2期)

  大国之殇—汉服消亡简史(一) 转帖

  作者:文禾

  汉民族服饰消亡简史!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的都荡漾着浓烈的讽刺意味!

  汉族,这个又被称华夏民族或中华民族的古老民族,它名字“华”便是来自她美丽的肌肤——服饰。“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尚书正义》注“华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2003年10月,中国姑娘王珊身着中国唐式服装参加国际小姐选美,并获得“最佳民族服饰奖”的殊荣(见右图)。然而,时至今日,就是创造这个服饰的民族,却成了世界上唯一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

  “世界上有很多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却不多。中国56 个民族中,藏族、蒙族、维族等均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唯独汉族却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198 9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10元券,俗称“大团结”,票面上的各民族穿着各自的民族服装,汉族却穿着中山装。1987年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描绘了中国人口总数在百万人以上的各民族的图案,其它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装,唯独10 元券上面的汉族和1角券上面的满族,却穿着同样的服装……”

  “今天的中国人,大多数都认为自己是汉族,可是他们毕生都没见过自己的民族服装。甚至,在许多国人的心目中,汉族从来就没有民族服装,穿民族服装是少数民族的特色。”

  没有民族服装,使汉族人在很多场合陷入尴尬的境地。2004年的56民族金花联欢活动中,五十五个少数民族都身着各自的民族服装,而汉族金花却身着西式黑色晚礼服。

  其实,汉族并非原本就没有自己的民族服饰。从上古时代开始,自成一系的汉族服饰,就伴随着华夏人民的生活点滴,构成华夏民族延续上千年的独特风景线,成为古典中国文明的重要象征。在创世传说中,她赞颂着先祖炎黄的丰功伟绩,在历史长河中,她记录着华夏民族的演化轨迹。礼仪之邦的教化使她深邃,文明古国的工艺使她华美,天汉的雄威使他庄严,盛唐的光环使她绚丽,她丰富,她悠远,她高洁,她远播四海。然而,就在她绽放比耀眼的光芒的时候,却突然从神州大地上消失了,仅留下一片废墟瓦砾,长伴残阳如血。

  《文明的失落与复兴》将带您穿过时空遂道,俯瞰神州大地,欣赏汉族服饰的华美,再探华夏文明的源泉,领略中华文化的渊博,重温古国往昔的辉煌和骄傲,同时也将带您感受那曾经的耻辱与悲伤,体验那痛苦的令人心悸的脉动,感悟汉族服饰所代表的气节和尊严、体会她的坚强和信念,以及她所属的华夏民族的历史、今天、未来的命运、抗争和希望。

  我们的汉服是怎么消失的?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这是中国历史上“天崩地裂”的一年,这年3月,李自成北上攻取燕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李自成进北京,派人招抚驻扎在山海关的原明宁远总兵吴三桂。吴三桂经过考虑,决定归顺新朝,并回京朝见“新君”李自成,在回京途中,听闻家产被抄,爱妾被虏,顿改初衷,回师山海关,占领关城。李自成闻讯,决定征剿吴三桂,21日,双方激战山海关,22日晨,吴三桂情势危急,带随从冲出重围,至关外向驻扎在关外觊觎已久的多尔衮部剃发称臣,归降满洲军,双方合兵。26日,李自成败退回北京,旋即西撤,清军入关,“定鼎燕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