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_红色猎隼【完结】(183)

  由于无法完全达到战机进入“眼镜蛇”机动条件(实际上在进行“眼镜蛇”机动时,对战机自身条件要求十分苛刻:战机应该外挂,高度为1000-1200米,速度为310-420公里/时,俯仰角为22°—24°,发动机转速为53%-99 %,剩余油量为1220-4775公斤等等)。

  所以Su-33舰载战斗机很可能不能很好地完成机动,甚至入复杂不可控的飞行状态,超过飞机载荷限制和飞行员生理承受能力,影响飞行安全。但是已经到了白刃见红的状态,除了进行“眼镜蛇”机动以外,Su-33舰载战斗机显然别无其他的生途。

  随着印度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猛拉操纵杆,使战机迅速抬头上仰。上仰后在惯性的作用下,Su-33战斗机继续向前运动,同时空气对其产生阻力,但飞机头部投影面积要比飞机尾部的投影面积小得多,所以尾部产生的阻力要明显大于头部,所以在这样的阻力矩下飞机会自动恢复大水平状态。

  但是这样的超级机动机动,此刻更像是迫不得已的逃命之举。但是由于动作本身不可控,要精确控制机头指向实施航炮攻击几乎是不可能的。可当印度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期盼着,中国空军的战机被自己的“眼镜蛇”机动所摆脱时,中国空军的J-11B型战斗机却作了一个他自己都难以相信的垂直平面上的反航向机动的无半径转弯,对Su-33舰载战斗机形成了迎头攻击的姿态。

  J-11B型战斗机机载火控系统头盔瞄准具的引导下射出2枚PL-9C近距离格斗导弹对刚刚完成“眼镜蛇”机动的Su-33舰载战斗机进行攻击。作为中国空军第一款采用激光近炸引信和数字技术的智能化格斗弹,综合性能优于美军现役主力AIM-9M,抗干扰和迎头探测能力高于俄著名的R-37M2。刹那间将体型修长的Su-33舰载战斗机化为马来半岛上空的星辰。

  2架体态臃肿的印度海军俄制卡-31舰载预警机,正盘旋在“辛格”号航母战斗群的上空,机身下长为6米长的F-801 Oko平板式相控阵雷达天线,此刻正在空中以6转/分的转速,在飞行平面360度旋转搜索目标。

  而驾驶舱内印度海军航空兵的航空管制人员,正忙碌的通过显示器和目标跟踪器等电子设备在100-150公里的范围内搜索和控制着20-40个以上的空中目标。目标及其飞行轨迹的无线电信息通过密电传送到“辛格”号航母上的战术控制中心内。

  “战损比基本上在1:1.5左右啊!如果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战区司令部再不提供增援的话,我们的舰载机群很快就会被消耗光的。”看着远在100公里以外的马来半岛上空进行着激烈空战,印度海军拉维. 萨蒂亚准将充满忧虑的关注着眼前的发展。

  “再起飞2架卡-31舰载预警机。我要看的再清楚一些。”对目前的战区充满担心的拉维. 萨蒂亚准将此刻也只有要求更多的卡-31舰载预警机从“辛格”号航母和俄制“克里瓦克III”型导弹护卫舰上起飞。

  对于没有预警机和空中力量掩护的舰艇,最有效的作战方式是低空突袭然后远距发射反舰导弹。在这样的打击面前,军舰永远是脆弱的。所以作为航母战斗群的“双眼”—舰载预警机争夺制空权和制海权的作战中起决定性作用。

  卡-31远程雷达预警直升机的出现与俄罗斯预警机的发展历程息息相连。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苏联就萌生了将雷达送上天以扩大监视范围、提高侦测能力的想法。

  1962年,前苏联首架固定翼预警机-图-126预警机成功试飞,标志着前苏联从此跨入了拥有预警机国家的行列,与美国在空中预警方面进行竞争。

  而80年代,随着“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的服役,前苏联海军迫切需要舰载预警机,以便进行海上预警和指挥,安东诺夫设计局受命用安-72型短距起降运输机改装成了前苏联海军首款舰载预警机,北约称其为“鲁莽者”。但该型机机体过长、过高,在航母上起降不方便,且机载设备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所以使用不久便退出现役。

  80年代末,雅克福列夫设计局再次挑起为前苏联海军设计舰载预警机的重任,并研制出一款全新的预警机——雅克-44舰载预警机,其外形与美国的E-2“鹰眼”极为相似,因此西方国家也将它称为“鹰眼”。

  在雅克福列夫设计局研制雅克-44型预警机的同时,根据前苏联海军的要求,卡莫夫设计局也首次将预警雷达装上直升机,设计出卡-31雷达预警直升机,作为雅克-44型固定翼预警机的辅助系统。其设计思想是卡-31预警直升机与雅克-44固定翼预警机形成低高空、近远程搭配使用,从而在航空母舰周围的广阔海域和空域构成密不透风的雷达监视网。

  不过,由于前苏联及俄罗斯所设计的航母飞行甲板短、无弹射装置,飞机却体积大、重量大等固有的弱点,加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一蹶不振,使得雅克-44型预警机的发展计划受挫,未能形成战斗力便中途夭折,因此,俄罗斯海上预警的重任就落在了卡-31雷达预警直升机身上。

  而无独有偶,上个世纪80年代,印度海空军也正式向印度国防部提交了空中监视、预警和控制的AEW&C计划,提议自行研制一种海上空中预警平台,但是考虑到印度的科学技术条件,最终印度政府只能考虑向西方国家引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