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_红色猎隼【完结】(223)

  随着地面的反击火力逐渐被压制,满载着中国陆军特种兵的米-171军用运输机中环的夜空中悬停,在离地18米的空中,中国特种兵们采用多路滑降的战术,打开舱门,甩下一根根绳索,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条件下抓住绳索快速垂降。迅速抓绳、下滑、降落,在着地的刹那立刻投入到攻击中去。

  “妈的!又是功亏一篑。”中国陆军的自动步枪在昏暗的街灯下收割着生命,即便是再剽悍的雇佣兵也能看出此刻,胜负的天平已经倾斜向了对手。“指挥官,快走!”不等资部利良反应过来,一枚拉开了引信的手雷便在他的身边炸响,好在他的一个助手奋力将他推进了车里,而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无数的杀伤破片。

  “开车,快开车!”资部利良一边向驾驶座上的助手命令道,一边单手举起自己手中的AK-74自动步枪,伸出车窗向车后胡乱的扫射着。

  同一时间,在维多利亚港海面以下的红磡海底隧道中,满载着VX 神经毒剂炸弹日本防卫厅情报本部代号为“酒吞童子”和“茨木童子”2个特种攻击小组的12辆各式汽车正聚集在这里。他们刚刚不约而同的抵达,此刻正面面相觑。

  红磡海底隧道(简称红隧或旧隧),是香港第一条过海行车隧道,于1972年8月通车,耗资港币3亿2千万元兴建。目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4线行车隧道之一,也是香港最繁忙、使用率最高的道路。海底隧道南端出入口位于奇力岛(又称灯笼洲),因工程关系该岛已与香港岛连接。北端出入口所在的土地位于红磡以西,亦是填海所得来的。隧道使用旧式设计,只有双程双线行车,早于通车10年后行车流量已经饱和,往港岛方向每天上下午尖峰时间(尤其是早上8点至10点)出现挤塞情况已是家常便饭。

  但此刻这里却寂静的可怕,不仅没有看见原本负责这里代号为“骷髅”的作战小组的身影,连香港交警的尸体也被清理的干干净净。就当所有人都感觉到一丝不妙之际。一排排身着防化服的中国步兵同时出现在了隧道的两端……。

  夕阳西下,老人平静的讲述着当年那些惊心动魄的岁月。对那些历史早已淡忘或并不知情的记者们追问道:“那这位陈万将上校后来的命运呢?” 冯吉河少将苦涩的一笑答道:“大局已定,英雄当烹。”

  起点中文网 www.cmfu.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三十二章:逆鳞之怒(一)

  更新时间2007-1-21 20:26:00 字数:3078

  由西区海底隧道抵达香港岛的2辆“前卫-3””型近程防空导弹发射车恰好赶上了攻击西港城的那枚SS-N-21型潜对地巡航导弹。当硕大的俄制巡航导弹拖着修长而绚丽的尾迹飞入西环的天空时,浴火而出的““前卫-3””型近程防空导弹发射车打开了自身的车载对空雷达紧紧的锁定着的来袭目标,而在指定目标进入指定区域内,车载光电跟踪装置开始工作起来。

  虽然脱胎于“前卫系列”便携式防空导弹,不过从外形、重量、制导方式各方面来看,“前卫-3”型已经脱离了便携式防空导弹的范畴,应该是标准的轻型防空导弹。而“前卫-3”型的制导方式非常有特色。他采用的是激光半主动制导。可以说不是红外指导的“发射后不管方式”。

  由于激光半主动制导方式具有红外制导方式所没有的高精度和抗干扰能力,由于激光半主动制导方式中导引头依靠的是目标反射的激光回波来跟踪的,所以不象普通的非成像红外制导方式只能探测高热尾流和后机身加热蒙皮的限制,具有真正的全向攻击能力,而不是红外弹的270゜的假全向。

  也不受红外曳光弹和电子干扰系统的干扰,只要武器的配套的光电/热成像跟踪系统能跟上目标,目标一但进入攻击范围就无法逃脱。“前卫-3”型可以和雷达系统分置或完全依赖红外热成像和光学跟踪系统,没有电磁辐射,有效避免了反辐射导弹的威胁。系统隐蔽性好,生存能力强。

  “前卫-3”型导弹弹长2100毫米,弹重23公斤,在便携式导弹上加了一段超口径的助推器,前段布局基本和“前卫-1”型类似,一对活动舵面装在弹体前部的舵机舱上,主弹体后部有一梯形折叠尾翼,翼面积比“前卫-1”型要大,构成“-X”的鸭式气动布局,助推段也有两对折叠尾翼。在发射装置中前弹体由适配器(弹托)和助推同口径放置。

  由于增加了助推器,“前卫-3”型的战斗部重量是“前卫-1”型的数倍之多,而且改成了和美国拉姆(RAM)防空导弹类似的连续杆式,威力大为提高,非常适合打击巡航导弹类的目标,引信起爆方式是激光近炸+碰炸,战斗部杀伤半径是3米,配合1米的制导精度,足以摧毁坚固的飞行目标,其单发杀伤率大于85%。而面对来袭的SS-N-21型潜对地巡航导弹,2辆“前卫-3””型近程防空导弹发射车更是不遗余力的打出自己所携带的所有防空导弹。

  在一片弹幕之中,西环上空的SS-N-21型潜对地巡航导弹被连续多次击中,凌空爆炸化为燃烧着碎片,纷乱的陨落在香港的夜空之中。

  与西环上空的SS-N-21型潜对地巡航导弹相比,攻击尖沙咀的SS-N-21型巡航导弹无疑是所有香港市民最为熟悉的,飞越渣甸山之后这枚巡航导弹由东而西,低空纵向掠过维多利亚港的水面。闻声而动的众多外国记者和香港市民拍下了多张名为“导弹袭击香港”的照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