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_红色猎隼【完结】(603)

  但在导弹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美国陆军和加拿大军方很快对这个思路失去了兴趣。虽然在美国政府停止资助前,“高海拔研究计划”已用“巴巴多斯岛大炮”进行了一系列向太空中发射借助火箭推动的太空探测器的尝试。但是这些成就对于已经对超级大炮陷入痴迷状态的布尔博士来说还远远不够。失去了美国政府的资助之后,布尔博士开始转向常规火炮的研制来筹集继续自己研究的资金,设计出了划时代的155毫米45倍口径榴弹炮,采用加长的炮管和加大的药室,达到30公里以上的射程。在空中支援制胜论的影响下,美国陆军对布尔博士的设计依然不感兴趣。

  于是可怜的天才只得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去化缘,最后在南非、奥地利、比利时和中国找到了知音,在布尔博士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这几个国家所研制的45倍口径155毫米榴弹炮具有出色的弹道性能,弹头重量比北约标准155毫米弹差不多增加一倍,射程增加约50%。第一次伊拉克战争期间甚至出现了美军的M198型155毫米榴弹炮射程和威力都远不及伊拉克陆军所装备的的南非G5型155毫米炮的尴尬。而布尔博士也受到美国政府“非法走私武器”的指控,并一度被关进了美国监狱。

  但是正如人类历史上众多的科学先驱和怪才一样,布尔博士的心思依旧没有离开自己所钟情的超级大炮。甚至到了只要有人出资试验他的超级大炮,魔鬼的活他也干的危险状态。在伊拉克中部地区扎巴尔―哈姆莱扬山的山坡上,布尔博士受命为巴格达的独裁者—萨达姆建造一门,射程高达1000公里,炮弹重达600公斤,可以发射生化炮弹,甚至可以发射核炮弹,乃至发射和摧毁卫星的超级大炮—“巴比伦之子”。

  虽然几乎所有人都能看出布尔博士的这一行为最终将无可避免的触怒与伊拉克日渐敌对的美国和以色列。但是谁也无法预想到,悲剧会发生的如此之快。1990年3月22日傍晚,就在“巴比伦之子”计划即将完成之际,布尔博士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自己的住所门前遭到不明身份的枪手袭击。他的后背和脖子中被射入了5颗子弹,一些人怀疑刺客可能是来自以色列情报部门—摩萨德的特工。但人们却不无理由相信真正的幕后黑手很可能是美国人。而就在布尔博士遇刺后不久,他的最后计划——“巴比伦之子”也随着他的死而寿终正寝了。在海湾战争开始之初“沙漠风暴”行动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士兵发现并彻底摧毁了布尔博士还未完成的“巴比伦之子”。

  布尔博士是不幸的,在世人的眼前他那些天才的构想似乎永远无法成为现实。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很大程度上“巴比伦之子”仅仅只是布尔博士众多大胆设想之中唯一被曝光的一个而已。虽然美国在海湾战争之后对这个夭折的项目极近妖魔化之能事,但毫无疑问的是布尔博士虽然痴迷于超级大炮,但还远没有到丧失理性的地步,作为一个科学家布尔博士当然清楚萨达姆统治之下的伊拉克虽然富有,但是在众多基础科学领域却很难达到他的要求。“巴比伦之子”项目更多的仅是布尔博士的又一次大型试验而已。

  几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布尔博士便将实现自己所设想的超级大炮的希望寄托在了遥远的东方。那里不仅有一群克勤克俭的探索者,更有着一位与他的众多设想不谋而合的天才。在那些到处遭受冷嘲热讽的年代里,布尔博士则来到过中国。和所有当时的西方人一样,布尔博士对这个仍处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国家充满了好奇。但就在向中国军工企业推销自己的155毫米45倍口径榴弹炮的同时,布尔博士却意外的发现中国政府竟也曾同样秘密的研制过一种超级大炮。不过开展这个名为“先锋”的项目中国人的目的竟是为了防御。

  面对这个意外的邂逅,布尔博士显得有些喜不自胜。但就在他苦于难觅知音,一诉衷肠之际。一位同样毕业自世界知名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被美国海军次长丹尼尔.金波尔评价为“可以抵得上5个师”的“中国航天之父”却亲自前来造访。那无疑是一次思想巨人之间的碰撞。实际上早在60年代反弹道导弹系统、地面相控阵雷达、超级大炮等一些崭新的概念便已经由中国的这位思维超前“航天之父”提出了。但是基础科学领域的薄弱却束缚了中国军工科学的手脚。超前项目浪费颇大,无所建树之余甚至让正常项目也受到了拖延。为了破解这众多的困局。“中国航天之父”必须借助另一位天才的帮助。

  毫无疑问布尔博士正是“航天之父”所寻找的人。虽然对于弹道导弹防御领域布尔博士谈不上专家,但是他却清晰的指出了中国军工在以“先锋”超级大炮项目上一个最重要的缺失—那就是“先锋”项目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在大气层之内的再入段进行拦截。一般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可以分为:助推段、自由段和再入段。

  虽然世界各大军事强国都一致认为在大气层内进行拦截是最有效、最为经济的拦截手段。但是当目标弹群以每秒7千米的速度进入110千米到120千米的稠密大气层。其飞行时间将短到可怜,持续总长小于1分钟。而且随着目标弹群在大气层中的移动,大气层的密度在增加,空气动力学阻力逐渐产生。这个阶段也是攻击弹头施行种种突防手段的阶段。在大气层的作用下轻的假弹和重弹相继与目标弹群分离,轻的假弹和重的假弹也相继分离,加上种种末端机动的变轨。将是各种拦截手段都化作徒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