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付出了4名队员受伤、被迫击毙了15名来自俄罗斯的资深军工专家的代价之后,海豹特种部队艰难的控制了这列弹道导弹机动发射列车以及来自俄罗斯的剩余20名工程师,其中也包括来自古比雪夫—米罗诺夫。在全面控制列车的同时,海豹特种部队中的电子分队也迅速进入列车的各个控制车厢,按照他们在训练中心早已模拟操作了数百次的顺序,令已经进入导弹发射程序的列车重新归于平静。一旦完成起树的“太阳神”(苏里雅)-III型导弹慢慢的再度收纳入车厢之内,发射车厢顶棚重新徐徐合上。尼尔.罗伯茨中校所指挥的这次行动便可以说是圆满的完成。
但是就在所有参加行动的海豹特种兵逐渐放松了自己紧绷的神经之际,他们无法察觉的死神却已经开始在他们每个人的头顶徘徊。首先遭遇攻击的是仍在丛林里保护着前进基地的支援小组,随着第一声中国生产的81式自动步枪射击时清脆的枪声在丛林中响起。这场更大规模的围猎再次展开,唯一不同的是刚才的猎手此刻已经被命运放置在了猎物的角色之上。
从丛林之中射击的枪声仅仅是稀稀寥寥的数发而已,但是令尼尔.罗伯茨中校感到不解的是,这些所有的攻击都没有引起他部下的还击。虽然仅仅是稀稀寥寥的枪声,但是随着这些81式自动步枪射击的逐渐接近。所有海豹特种部队的士兵都开始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对方显然不是等闲之辈,即便是美国海军精锐的海豹特种部队士兵都无法在茂密的丛林中捕捉到他们快速移动的身影。
“我们必须呼叫增援!”经历过巴拿马之役后,尼尔.罗伯茨早已不是那个刚刚加入海军的愣头青了,血的教训告诉他—这个世界没有谁是无所不能,即便是美国海军一再标榜的精锐之师,海豹特种部队也绝不是百战百胜。尽管“海豹”特种部队中的每一个队员都经历过地狱般大量严格的训练。但是尼尔.罗伯茨更为清楚的是“海豹”特种部队以及美国军方的其他特种部队真正依仗的优势是五角大楼强大的情报收集和分析系统,才能在每次的潜入突击中凭借着信息不对称打敌方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此刻“海豹”特种部队的这种优势显然早已不复存在,不断射出致命子弹的丛林之中不仅敌军隐藏着多少兵力?拥有什么样的武器?尼尔.罗伯茨和五角大楼一样甚至连对方究竟是谁都无法确知,在这样的条件下拥有兵力和信息优势的一方显然距离胜利更近一步。
当然尼尔.罗伯茨并非全无机会,五角大楼早已为这次深入敌境的特种突击准备足够的空中支援。只要尼尔.罗伯茨呼叫增援的信号可以传递出去,无须动用“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上可以垂直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只要进入近海的3艘“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起飞所携带“鸬鹚”型潜射无人机便足以迅速将列车两侧的丛林化为一片火海。但是显然对方也早已是有备而来,在尼尔.罗伯茨所携带的通讯器材上所有频道此刻都只是“沙……沙”的电子噪音,最终海豹们只有依靠自己的奋战了。
2个特战排的“海豹”特种部队虽然已经开始在列车周围布置防线。但是显然在铁轨两侧的开阔地上,他们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不断有队员被丛林中的射来的子弹击中。虽然在出击之前,为了考虑车厢内部的短兵相接部分队员配备了美国陆军的外穿型战术防弹背心,但是在对方中国产81式自动步枪所射出的特种钢芯子弹面前,即便是这种号称可以抵御狙击步枪子弹的防弹衣也不过是破布一般,只是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海豹”特种部队在列车外围的防线上便有数人被击中,一时间到处可以听到焦急的呼叫卫生员的咆哮。
“我们必须摧毁列车,然后突围!”这可以说是尼尔.罗伯茨此刻唯一的选择了。但是显然对方并没有给他将这个方案转化成现实的时间。在短暂的火力压制之后,丛林之中四处都出现了敌军突然跃起冲锋的身影。“对方至少有数百人。妈的,他们是什么时候溜到我们背后去的?”透过列车的车窗玻璃,尼尔.罗伯茨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曾潜伏过的丛林中不同涌出的敌军。对方几乎集结了一个营的人,而且从他们的表现来看这些都是可以称的上是百战之余的老兵。
“印度人什么时候变的如此骁勇和善战起来了?”虽然已经发起了冲锋,但是对方并非是单纯依靠着兵力优势的人海战术,在全速冲击了过程中这些老兵也会不时卧倒或以跪姿进行射击,压制“海豹”特种部队的火力,以交叉掩护的形式迅速压缩着尼尔.罗伯茨和他部下的防御空间。
“快!撤上列车!”已经登车的“海豹”特种兵开始依托坚固的车体向丛林中的敌军奋力开火,掩护着仍在列车外围的战友向列车内撤退。这或许是“海豹”特种部队有史以来最为狼狈的一次行动了。数十名“海豹”特种兵背对丛林中涌来的敌军全力奔跑着。他们中不时有人被从背后射来的子弹击中倒在距列车近一步之遥的地方。而狭窄的车门更成了“海豹”特种兵撤退时难以克服的瓶颈,当战友们一个接一个的跳入车厢的时候,落后的战士只能选择转身独自迎向追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