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过是被用来消耗印度人子弹的炮灰吧!”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情,哈德尔背上那支本不属于自己的自动步枪跟随着部队进入了前线。但是等待他的却不是前仆后续的攻坚战,他的敌人更多的是潮湿、疏松的孟加拉大地。按照任令羽的计划,“安萨尔”民兵组织开始在布里刚戈大桥两端的印度军队防御阵地外围大肆挖掘战壕。这是一项不间歇的土木作业。哈德尔和他的战友每天迎着印度空军几乎不间歇的轰炸,将壕沟向着印度军队的阵地一米一米的推进着。
面对着两端防线之上逐渐逼近的战壕,无论是印度陆军之中资深的两栖作战专家—阿尔琼上校还是曾经纵横雪域的印藏特种边境部队的指挥官—丹真宗智全都束手无策,尽管他们还没有与这些转防的敌军展开过一次正面的攻防战,但是当这些战壕推进到自己防线的最前沿时,即便是一群新兵都可以凭借数量的优势将自己麾下的这些百战精锐赶尽杀绝。“如果还有一支可以一战的装甲力量,哪怕只有一辆便能轻松的瓦解这种落伍的战术。”尽管印度海军航空兵和空军仍不遗余力的向他们提供的火力掩护。但是显然轰炸并不能摧毁这些蜿蜒向前的坑道。一直保持着乐观态度的阿尔琼上校也曾一度绝望起来。
不过随着攻入孟加拉国土的印度陆军在外部战线不顾一切的猛攻,孟加拉陆军开始在各条战线之上节节败退。特别是横贯孟加拉国土的贾木纳河,孟加拉陆军曾寄希望于可以这条“天堑”为屏障阻挡住印度陆军的铁蹄,但是任令羽却力谏孟加拉女总理—卡莉达.齐亚,再次提出了要求孟加拉陆军放弃战前便预定在贾木纳河右岸进行战略决战的计划,将包括2个步兵师、数万民兵部队组成的主力兵团撤回达卡。
显然这并不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建议,特别是在印度威胁将对任何进攻本土的入侵者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很多孟加拉陆军的军官开始怀疑任令羽是秉承了北京的意愿,有意将孟加拉拱手送给印度。以换取亚洲核战争阴云之下“恐怖的和平”。他们以辞职为威胁,坚持在贾木纳河阻击印度陆军的进军。
“在没有制空权和火力优势的情况之下,没有任何河流可以阻挡住现代化陆军的强渡。我知道孟加拉陆军宁愿敌人踏着自己的尸体前进,也不愿意背对着敌人逃走。但是我不得不告诉大家,每一个士兵都是军队的财富。我们没有权力挥霍他们的鲜血。”面对着几乎寸步不让的友军,任令羽仍不能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他只能以“待有所为”安抚这些对自己充满了不信任的孟加拉将军。如果不是卡莉达.齐亚总理的支持,或许一场血腥的屠杀便会在贾木纳河右岸展开。
撤出贾木纳河右岸的孟加拉陆军交叉掩护着,向首都达卡的方向撤退。当然在他们的身后,任令羽留下了最好的殿后部队—地雷。尽管顺利的突破了贾木纳河一线,但是印度陆军却不得不在满是雷场的河岸上小心的推进着。
“这就是你所谓的待有所为吗?十万大军龟缩在这狭小的首都地带作困兽之斗吗?”到3月20日,印度陆军的地面部队已从东、北、西三面进抵达卡,空军和海军也对孟加拉实行了空中和海上封锁,几乎切断了孟加拉首都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同时,印度官方也加强了对孟加拉军队的心理攻势。印度陆军的战地广播电台开始反复地播放了新德里给孟加拉人的劝降信,并开始在孟加拉陆军的防区内空投了印有劝降信的传单。为加强心理攻势,印空军还加大了对孟加拉陆军防御地区的空中打击力度,在达卡城周围20公的战场之上所有交通要道之上几乎都陷入了空前的争夺。但是显然达卡的守军已经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绝境之中。
不过尽管距离发动本次“孟加拉战役”的最终目标—攻占达卡仅一步之遥,但是作为印度陆军此刻战区的最高指挥官—乔京德尔却深知要迈出这历史性的一步并不容易。
目前按照预定计划陆续抵达达卡外围的印度陆军已经超过了6个师—印度陆军第3集团军的第8山地步兵师、第4集团军的第2山地步兵师、第5山地步兵师、第33集团军的第27、第2山地步兵师以第1集团军的第31装甲师。这6个师的总兵力超过12万人,已经对达卡的守军相成了压倒性的优势。但是连日以来的对达卡所发起的一次次攻击却都已失败而告终。
“印度陆军难道已经失去了攻坚的能力了吗?”面对着各部队在进入达卡外围之后举步为艰的进展情况。乔京德尔曾一度失去了理智,要求各集团军枪决一批作战不力的下层军官。但是转念一想,乔京德尔却也不得不承认,打出目前的战局来也不能一味的责备一线的官兵。毕竟印度陆军目前参与攻城部队之中8成以上都是以高原地带作战为背景组建的“整编山地步兵师”。
由于在1962年的中印边境冲突中印度陆军的表现令新德里失尽的颜面,所以此后印度陆军一直都怀有一种深深的“山地作战情节”—似乎在印度人的理念之中,完全忽略了中国方面的种种不利因素,片面的强调自己的战败是因为没有专业的“山地战部队”。因此1962年之后,印度陆军就开始按照作战的要求和战区的划分将其编制内的步兵师一律由原来单一的步兵师划分成了平原步兵师和山地步兵师两种完全不同的编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