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_红色猎隼【完结】(638)

  无论是出于何种理由令中国军队没有在第一时间发起攻击,但是乔京德尔似乎已经可以认定这将是中国近代决策者们犯下最为严重的一个错误。因为他们的迟疑所将得到的直接结果便是,印度陆军迅速结束东、西、南三个战区的搏杀,最终重新调整部署。以逸待劳的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等待疲惫的中国远征军的到来。

  时间已经过去了48个小时了,在自己的直升机群突击之下,毫无外援的达卡至多还能支持48个小时。而与此同时,印度陆军最为精锐的第1集团军已经开始从达卡外围的战场之上开始后撤,即便中国陆军此刻发起攻击,在锡金的印度陆军山地步兵也至少可以抵抗48个小时,在48个小时之后,第1集团军的先锋部队便可以顺利的回防西里古里走廊,在那里抵挡住中国陆军的洪流。

  尽管第1集团军在后撤的过程中难免疲惫,但是与翻越了喜马拉雅山的中国陆军相比,他们依旧占据了内线作战的优势。而随着战局的胶滞,中国陆军在后勤上的压力将最终拖垮这支精锐部队,等待印度陆军第33集团军回防完毕,早已习惯了喜马拉雅山南麓地形的印度陆军山地步兵将轻松的击败中国远征军中驻守在成都平原上第13集团军。毕竟中印两国在山地步兵编制上比例为1:4。印度陆军有理由战而胜之。

  乔京德尔此刻的信心依旧满满,尽管此刻从达卡方向不断传来各直升机突击部队遭遇顽强抵抗和蒙受损失的消息。但是他相信这样的损失是值得的。尽管对于还不富裕的印度来说,每一架军用直升机都是昂贵的财产,但是相比起这次突击所将产生的战略意义。乔京德尔相信这样的牺牲是完全值得的。

  印度陆军航空兵组建于1986年11月,其编制体制几经调整,于90年代初得以固定下来。目前,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并且根据情况在进一步增编。其基础为原空军的校射机部队。随着这一新兵种的建立,印度陆军从此有了自己的“空中机动和打击部队”。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印度陆军航空兵日趋壮大,极大地增强了陆军“空地一体”的作战能力,已成为陆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空中机动和空中打击力量。

  印度陆军航空兵理论上由陆军司令部控制。在陆军司令部设有陆军航空兵处,专门负责陆军航空兵的业务工作。东部、西部、北部、中部及南部各大军区均编有陆军航空兵室,负责本军区的陆航业务工作。印陆军航空兵在编制上采取的是“中队——分队”式结构。中队为最大建制单位,下辖若干个分队(数量不固定,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4~5个),分队是基本作战单位。在每个印度陆军集团军内都会编制有1~2个陆军航空兵中队。而主要负责山地作战的东部军区的3个陆军集团军更强化的军用直升机的配置,加上印度陆军第1集团军下属的3个陆军航空兵中队。目前战场之上,印度陆军可以投入的陆军航空兵中队总计有7个,以通常每个中队编制20架直升机、50余辆作战车辆、4辆导航车、480余人来计算,目前在战场之上,乔京德尔在达卡攻坚战中可以使用的陆军航空兵便拥有140架左右的军用直升机。

  这样的力量可能与任令羽在突击河内时的近千架直升机的师级规模突击的大手笔相比,似乎并不强大。但是有几点战场环境的变化却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印度陆军的大多数野战机场距离达卡都不过100公里,这一点与任令羽所指挥的400公里突袭相比,几乎缩短的将近2倍。任令羽的河内突击机群之中有几乎一半的直升机携带的弹药、补给物资以及构筑前沿基地的物资。而印度陆军此刻突击达卡却可以轻松的形成连续多个波次的攻击。其次任令羽在河内外围没有可以动用的地面部队,而印度陆军却有只需要空中突击打开一个突破口便可以里应外合。最后一点也是最为关键的,那就是任令羽所面对的“越人阵”拥有尽管落伍,但是完备的防空火力系统。而孟加拉陆军的防空火力却只能用可怜来形容。

  在21世纪空军称雄的时代里,这个国家不仅几乎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新锐战机,连防空导弹都是凤毛麟角的稀罕装备。除了已经消耗的所剩无几的战前进口的近百具中国陆军已经普及的“前卫—2”型肩射防空导弹外,这个国家仅有少数只能对付高空目标的中国生产“红箭-2”型防空导弹。广袤的天空只能依靠老式的高射机枪和高射炮来守卫。在这样的武器面前,印度陆军的直升机突击集群可以说是如入无人之境。

  起点中文网 www.qidian.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六十章:四战之地(三)

  更新时间2008-6-18 9:06:23 字数:8094

  三月对于亚洲这个世界最为辽阔的大陆来说,在很多地方意味着冰融雪化,万物惊蛰,意味着河开雁来,生计勃发。但是对于在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寒冷和肃杀却已经顽固的盘踞于此,遵循着那千百年来的古老规则,拒绝着一切的更改和变故。

  踏着半米多深的积雪,印度陆军第17山地步兵师师长苏斯曼少将已经记不得这是自己在这48个小时之内第几次按耐不住走上第一线,去亲眼证实他一直以来所担心的“大雪崩”真的没有发生,强大的中国陆军依旧在位于亚东的营地里按兵不动。走进蜿蜒向前延伸的战壕,苏斯曼少将亲切的与每一个与他所照面的士兵握手拍肩,或许这样的机会以后再也不会有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