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_红色猎隼【完结】(790)

  起点中文网 www.qidian.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四)

  更新时间2008-8-12 9:49:35 字数:6432

  关于印度左翼阵线联盟放弃接受中国远征军移交印度次大陆的核心区域,最终选择龟缩一隅的原因。后世的史学家们曾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给出了无数种答案和解释。在中、美两国的相关档案资料还没有全面解密之前,各种冠以内幕、黑幕、秘史头衔的无端揣测和昵想曾一度吸引过无数世人的眼球。这些几近于推理小说的文字之中,往往将印度次大陆最终出现的如此结局的原因归咎于以下几个方面。

  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中、美两大超级大国早已完成了对南亚次大陆的势力划分。所谓由印度左翼阵营出面执政,建立一个富强的印度不过是中国政府掩人耳目的障眼法而已。人们猜测着在印度崩溃的过程之中,中、美、英、巴四国高层曾有过一系列秘密协定,其历史作为或许类似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的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以及雅尔塔协定,只是这场针对印度毕竟还不象曾经的德、日轴心那样早已沦为了全民公敌,而美、英两国更要在全世界面前保持着“局外中立”的形象。因此这些会议的结果最终无法形成象《波茨坦公告》那样统一的声音,只能以密约的形式被参与国封存在保险库中。

  不过还是有好事者竟从中、美、英、巴四国外交部对外公布的一些只言片语和外事活动之中勾勒出了一张所谓“印度路线图”的秘密会议日程表。首先在处理印度战后问题上达成协议的据信是美、印、巴三国,在协助中国解除印度核武装的问题上。美、英两国的特使曾在巴基斯坦的拉合尔地区与巴基斯坦军方当时的主要领导人—基亚尼上将进行过长时间的磋商,这些会谈的内容至今都没有向外界解密。但是人们有理由相信美、英、巴三国在考虑瓦解印度核武库的同时,也早已商定瓜分印度中西部地区辽阔疆域的问题。

  而协调中巴两国之间步调的会议,则据说是在中国西部重镇—兰州召开的。在这次“兰州会议”之中,来自伊斯兰堡的巴基斯坦总统特使除了与中国总参谋部的代表协商了中国远征军入巴参战的问题之外,有关印巴边境的重新分割以及如何处理战败后的印度自然也在讨论的范围之内。最终随着巴基斯坦政局归于稳定,中、美两国围绕伊斯兰堡倒向问题上的争夺最终以拥有强大地面优势的中国逼退远渡重洋而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而以全胜告终。尘埃落定的中、美、英、巴四国自然而然的选择了重开谈判。而这一次会议的地点则众说纷纭。西方学者坚持认为这次最终决定印度命运的会议在美国夏威夷州首府—火奴鲁鲁(檀香山)展开,因为根据官方的报道当时正有一支由中国国防部副部长—吴辉上将率领的中国人民国防军高级军官代表团在当地访问,而同期抵达的还是英国国防大臣约翰.里德。因此西方史学家一直坚持这次“檀香山会议”最终决定了四国瓜分印度的协议。

  而东方的史学家往往对所谓的“檀香山会议”保持着高度一致的否定和怀疑。中国官方的历史研究团队认定在处理战后印度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并没有与美、英两国有任何的地下磋商。而一些民间团体在这个问题则显得相对宽松的多,他们认为中、美、英、巴四国在处理战后印度的问题之上必然有着一系列协商和妥协。但是对于会议的地点,他们大多认为所谓的“檀香山会议”不过是第一轮接触,真正在南亚次大陆势力划分问题上一锤定音的是在“檀香山会议”一周之后在中国东部城市—天津举行的中、美、英、巴四国会议。根据中国民间研究者收集的信息,在吴辉上将率领的中国人民国防军高级军官代表团结束完对夏威夷的访问一周之后,白宫分管亚太事务的副国务卿斯文顿、英国国防大臣约翰.里德以及巴基斯坦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塔立克.马吉德上将均相继抵达天津,使人们有理由相信在这座中国环渤海湾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曾在决定印度命运的过程中发挥过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种“密约说”曾流行一时,毕竟在战后印度的处理问题之上,从结果来看中、美、英、巴四国的确各取所需,表现出了空前的默契,相安无事。不过也有相当一部份西方史学家对“密约说”嗤之以鼻。在他们眼中“贪婪成性”的中国巨龙根本不会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遵守所谓的“密约”,印度左翼阵营之所以无法上台执政,重新统一印度,完全是由于其与中国共产党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之上存在着“路线之争”,这些持所谓“路线说”和“换马说”的西方学者往往会援引印度左翼阵营的一些政策和文件试图说明印度左翼阵营所坚持的不过是伯恩斯坦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提出的修正主义的模式,在经过了毛泽东思想洗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眼中,印度左翼阵营存在着严重的“路线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在无法说服对方改弦易章的前提下不得不选择“换马”。

  和“密约说”一样,坚持“路线说”和“换马说”的西方史学家们同样可以找到充足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他们往往会旁征博引的用大段大段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来说明“路线之争”在共产国际中的“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影响。在印度左翼阵营各主要党派在随后岁月里的停滞和没落,以及印度共产党(毛派)的迅速崛起似乎更从一个侧面应征他们的分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