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白沙瓦报告,基地已经起飞第二批飞机,弹药消耗在预计范围之内。斯利那加机场依然在我牢牢控制之中。第一批机降部队正在恢复机场空管,我第二批机降部队即将到达!”一位作战参谋来到郭永图的面前报告前方发回的电文。
“知道了!致电白沙瓦,要希梅千万注意印度人的大地战术弹道导弹!我们的机降部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红旗9/19反导系统运送进去。斯利那加战役的成败如何,就看她对机场的掩护到底有多严密!”
“是!”作战参谋转身离开。
这次战役的第一个要点是对于斯利那加机场的控制,然后机降轻装步兵和轻型主战坦克把斯利那加内部搅成一锅粥,李华凌戏称这就像孙猴子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但是郭永图没那么乐观,毕竟,斯利那加不是铁扇公主,没了芭蕉扇就什么本事没有。
印度人分散部署兵力,用直升机进行快速机动的方法面对巴基斯坦是非常有效的战术。但是面对高空和低空制空权都很强悍的中方军队就显露出了最大的一个弱点——兵力太分散,而且各个驻兵点没有重武器和永备工事,缺乏在对方高强度突击下的生存能力。
印度人投入到整个克什米尔的一共有三个军的兵力,除了被巴基斯坦军队拖在索布尔和斯卡都的一个军,放在西姆拉和昌迪加尔当预备队的一个军之外,在印巴停火线附近分散布置着足有一个半山地步兵军的部队。但是这些倒霉的军队在114陆航格斗团控制了整个克什米尔地区的超地空制空权之后,基本上已经是一盘散沙。他们不是不能支援斯利那加,但是他们除了背上自己的步枪,带上口粮用双腿走过去之外,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这也是为什么舒旷和何启兵敢以一个集团军进攻印度两三个山地步兵军的原因。因为印度人整体上兵力占优势,但是在局部上,则完全不是对手。
听起来有些滑稽,印度人赶时髦整起了空突军,中国人却在地面上开坦克。而现在印度糟糕的战场态势却用最残酷的例子告诉所有兵家,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时候。
关系到斯利那加战役顺利发展的还有正面攻击部队的配合。仅仅靠机降部队拿下斯利那加是做白日梦,正面必须施加比内部更大的压力才能形成内外夹攻的形式。
在斯利那加以东直线距离29公里左右的山谷中,负责正面攻坚的第五十四机械化步兵旅和后续支援的第五十二步兵旅正在快速通过。作为前锋的五十四旅装甲二营已经在行进中打垮了在地图上标记为gund的一个小村落进行阻击的印度山地步兵。在前面开路的装甲二营的坦克都没减速,就把这些印度人全部报销了。印度山地步兵师的士兵身体素质不错,但是装甲力量太差,这个村子当做阻击中坚的竟然是一辆BMP装甲车。而且这些印度山地步兵的身体素质不错,但是却没有什么文化,更没有解放军普遍装备各种工程机械的工兵分队,也更加玩不来定向爆破这种活儿。他们拿铁锹挖出的反坦克壕实在太糟糕,因为三个隔舱而车体比老轻坦要长的27式轻型主战坦克连看都没看一眼就从上面碾了过去。全液气悬挂和大俯仰角无人炮塔的优势在这种糟糕的地形里体现的淋漓尽致。那辆BMP仅仅用30MM机炮在它的装甲上划出一些难看的痕迹,就被一发破甲弹送上了西天。然后这辆坦克就扬长而去,留下一群印度人在那里发呆。
这个倒霉的步兵排就在后面的坦克和装甲车辆一人顺手一棒子的情况下被消灭了,担任后卫的步兵连把剩下的几个印度人全部缴械后,反绑了双手轰走了事,现在没空收容俘虏。
在进入斯利那加的道路上,最后一段是一个“几”字形的大拐弯,在这个“几”字形路口的两侧,分别有一座3404米和3250米的山峰,分别被命名为3404高地和3250高地,而在“几”字形山谷的正中央位置,则是一个叫“mangam”的小村子,这个村子依山而建,从最北面的梯田到山谷中央的居民区,高度从1820米降到1690米,落差不到一百米,直线距离确有两公里,算是斯利那加的北大门。印度人不仅仅在山峰上部署了观察哨和105MM炮兵阵地,还在这个村子里埋伏了安德斯轻型坦克。
这种明显的防守要地当然遭到了寇希梅他们的优先照顾。在弹药装载的种类上不如歼-16多的歼-24隐身战斗/攻击机向这个小小的村落扔下下了八枚500公斤的凝固汽油弹,把这里烧成了一片白地。担任前卫的坦克排在高速通过的时候发现这里的地面在热像仪的显示中呈灰白色,地表温度在半夜里还超过30度。
在前面的坦克和步兵战车通过这里后,行走在队列中间的07式自行火炮们停了下来,这里距离斯利那加市区中心约20公里,而且地形平坦,是进行火力支援的理想场所。全营18门PLZ07式自行火炮就在这里展开,随时等待攻击命令。第一架校射无人机已经越过3250高地,向斯利那加飞去。
作为机械化山地集团军,第十八集团军没有普通陆军集团军军属炮兵旅装备的300MM远程火箭炮。作为补偿,他们拥有最多的通过直升机吊运的AH-4型超轻型155榴弹炮。在122自行火炮营展开之后,由直-20和直8F吊运的火炮也分别降落在3404号高地和更远处的一座山峰上。他们将从三个角度向斯利那加的攻击部队提供无死角的火力支援。而在3250高地上,更是有几架直-20卸下了好几个大集装箱,用白色油漆刷的“CM-501G储发”的字样显的土里土气。这些被陆军亲切的称为“不求人”的东西,属于步兵们揣在兜里的火力,随叫随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