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这个动之以利的法子,从目前来说非常凑效,一切进展看起来都是非常顺利。完全没有最初听说改制,大家群情激昂反对时候的闹心事情发生了。
(今日二更,!)
第一百三十一章
那边蔡思强也抓住机会借助张区长同一汽陆总的关系,顺利拿下了某车型上预装语音GPS导航仪的框架合同,虽然说只有高端的配置才预装,这个数量暂时一年不过几万台,但是能够列入这个国内顶级品牌汽车的原装GPS导航仪名录,对于SAL语音GPS导航仪在市场上的推广非常有利。
因为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可,等于是一举奠定了进军中国高端GPS导航仪之列的品牌基础。这个可是花几亿广告费都不一定能够达到的效果,当然陆总也不是傻子,他仔细研究过蔡思强带过去的工程样机,SAL公司设计的这款导航仪在功能上确实无可挑剔。
基本上高端导航仪能够有的功能,SAL公司样机一样不缺,但是在使用方面,SAL公司的语音智能控制功能却是其他竞争对手无可匹敌的。
陆总不是没有见过带语音控制的导航仪,但是比起SAL公司的样机,陆总感觉其他公司的语音导航仪的智能还不过刚刚牙牙学语的幼儿,而SAL样机体现出来的高识别率,即时响应,智能实时自然语音合成提示,给人感觉完全像旁边有一个智商正常的成年人在为你导航。
陆总唯一担忧的,只是这个产品生产质量能否达到预期的要求,所以在合同中,陆总还是留了一手,首批供应产品质量抽检要求非常严格。
面对这个要求,蔡思强也表示了解,毕竟能够进入大众供应商大名单实在太难得了。
合同一签定,蔡思强也非常爽快地同意在东城区设厂生产。高调宣布了同MI合资的计划,双方依托凌丰厂按照50:50的比例合资,首期的合同投资框架金额高达十亿人民币,未来还将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追加。
这个合资大单使得东城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在市里非常耀眼。让林主任也很是扬眉吐气了一把,只有东城区招商局长有些郁闷,这么大一块蛋糕居然没有他什么事,不过他是书记一系的人马,张区长岂会将这块肥肉拱手让出。
当然这些体制内渊源就给杜克没有多大关系了。合资计划公布后,凌丰厂正式更名注册为MI(中国)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超过十亿。
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员,除了蔡思强出任CEO外,董锋兼任公司行政副总裁,抓住人事和财务大权;赵建武兼任研发副总裁,主管公司研发。
启用原厂长张世强出任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裁,主抓生产,其他中层们则在原来人员基础上重新竞聘上岗。
老厂长张世强没有想到自己在新公司中还有这么理想的位置,更没有想到新公司开出的副总裁基本年薪50万元,比起他之前在厂里拿的十来万元整整翻出了几倍。
要知道这可是清清白白能够拿到的钱啊,比起那些搞小动作占公司便宜的歪门邪道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当张世强初听到蔡思强开出这个年薪,让辛苦了一辈子的老张差点是老泪纵横。
所以张世强老当益壮,干劲比起以前还足。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扑在新公司上面,老合同的执行,新工厂流水线安装的场地准备工作,人员调整培训安排,这些千头万绪的事情,老张整天忙得热火朝天却毫无怨言。
杜克建立实验室的构想,中国这块的具体工作也丢给了蔡思强,暂时这个设在中国的杜克实验室就挂在了MI(中国)公司头上,蔡思强按照杜克的要求以20万元年薪起步面向全国招募各种软硬件研发的高端人才。
这个工资水平虽然说不上太高,但是在蓉城这种生活水平远低于北上广的城市来说,也不算低了。何况杜克还没有限制高端人才年薪的上限,加上拟议中研究成果的干股分红权,对于真正有才能但是又无力自己创业的人才来说,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不过这些事情蔡思强也就是牵头过问,具体事务还是董锋这个负责行政副总裁去操办,所以蔡思强也就是一个二传手。
他现在要忙的是怎么建设这个自己的语音导航仪工厂。
原型产品基本上可以定型了,可是这个生产方面,蔡思强也遇到了当初杜克脑波产品的同样问题。在生产高质量的语音GPS导航仪方面,SAL公司并没有任何的生产经验。
显然完全重新建设一套自己生产的生产线,培训人员,建立销售、维护、服务体系,短时间内是没有指望完成的。何况导航仪还涉及到地图更新等一系列后续服务,比起杜克脑波产品来说生产链条更长一些。
所以要实现超常规的发展,还得是走杜克购并的道路,像MI公司合并了克莱门特的公司一样快速获得了完整的生产工艺及宝贵的生产经验。
要不是有克莱门特成熟的模块化生产工艺设计,杜克的脑波产品生产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暂时间内达到目前这样高的产能。
所以有杜克这个成功的例子,蔡思强和赵建武都倾向于直接购买一家业内导航仪生产企业完成这个飞跃式发展。
虽然蔡思强同东城区签订了合作协议,但是只要主体纳税放到东城区,MI中国电子收购一个国内导航仪制造商来生产,也不是多大的事情,到时候只要上几条生产线将厂里闲置劳动力安排了就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