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比莱姆的设计说明来看,这个时候应该稳定的输出的二回路蒸汽压力为25兆帕,反应堆出口温度为510~550℃才对。但是此刻杜克看到的却远远不是这个指标,而是如同常规的反应堆那样,二回路蒸汽压力为6—7MPa,蒸汽的温度为275—290℃!
这就是意味着输出的功率远远低于了比莱姆设计的预期标准!
时间滴答滴答再度过去了10分钟,杜克看到这俩个指标还是没有明显的增加,心中的激动随着时间的消逝而逐渐淡去,接着变得越来越冷!
主控室中还在欢呼的人们好像发现了杜克的异常状态一一这是杜克设计的实验堆,有些指标值究竟是多少才算正常,不少人都不清楚。但是看着杜克越来越沉寂下来的面容,以及大屏幕上有两个一直提示是黄色的指标数值,仿佛像一场夏天的豪雨一般很快就浇灭了大家激动的心情。
“杜克博士,是不是输出功率同设计相比差距较大?”坐在杜克旁边的,是那位白发苍苍的十号工程首席专家朱云谦,他现在拿着杜克的实验堆各个简要指标说明表格,沉稳的问道。
“不错,正是输出功率不够”杜克的这些设计参数早已提供出来供大家评审过,虽然根本就瞒不住众人,杜克也不想瞒着谁。“按照现在的蒸汽气压和温度来看,最少比设计预期参数缩小了差不多5倍左右。”
对于杜克来说,这个是一个非常要命的事情,因为这就意味着原本预期能够提供至少增加20倍以上效率的实验堆,现在只能够增加4-5倍左右,虽然比起现在主流的核反应堆效率高,但是远远没有达到换代产品哪个程度。
说白了,从效率来说杜克这个堆,充其量只能够算得上是3代半水准,根本靠不上4代核反应堆的边。
“怎么会这样?比莱姆的设计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偏差?究竟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一连串的问题不断地从杜克脑海中冒起,比莱姆的设计及相关模拟实验,杜克在麻省理工的泰坦II超级计算机上面做个模拟分析,基本上没有多大问题。
可是为什么现在开发成为实际运行的堆,中间效果相差这么远呢?
杜克陷入了沉思之中,连一边企图招呼他的朱云谦教授的话都没有听到。
看到杜克失魂落魄的样子,朱云谦知道一个狂热的研究人员在实验效果不如意情况下的痛苦,“杜克博士,虽然现在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可是今天能够一次性临界成功,说明你的设计还是非常有效的。”
朱云谦安慰道。“现在是先将今天的实验进程先走完的时候,这个输出功率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接下来通过记录的各项数据进行详细的研究。”
“胜败不过是兵家常事嘛。”
杜克悚然回过神来,有些尴尬地看着一脸关心的朱云谦教授,“谢谢朱教授,这个具体的原因,接下来我会调集各种数据进行彻底的分析的。”杜克诚心诚意地道谢道。朱云谦教授的话让他暂时从重挫中解脱出来。
现在的确不是伤心落泪的时候,自己一贯顺风顺水惯了,一时间连这点挫折都感觉有些HOLD不住了,这个的确是一个自我膨胀到了一种新的高度的具体表现。
第三百二十八章 看重
盯着实验堆稳定运行了24小时,杜克确认在当前设计条件下,的确就是现在这个输出功率了,实验堆能量转换效率比起预期低了差不多5倍。
看着大屏幕上各个指标进入稳定状态,不知怎么的杜克突然间觉得有些茫然了。
比莱姆给他的东西,一向是神一般的存在,基本上没有出过什么差错,这一次居然出现了如此巨大的偏差,这可是破天荒的事情。
杜克已经将所有的东西交给克里回顾了一下,确信所有的东西都分毫不差的按照设计执行了。这就是设计上的缺陷了,比莱姆居然会犯了这么严重的问题,简直让杜克不可思议。
当然这些都还不是重点,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核电站无法达到设计中的效率,杜克就不能凭空变出新能量来驱动比莱姆设计的那个海水氘提炼装置,现在杜克还没有测试过这个提炼装置的效果怎么样,如果还是同核电站一样不靠谱,杜克只有陪着比莱姆哭了。
“怎么?还没有去休息?”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在杜克的耳边响起,打破了杜克的胡思乱想。“科研的事情,急不来的,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注意劳逸结合才是持久之道嘛。”
“谢谢,朱教授,我只是想看看这个堆的稳定性怎么样”杜克转头,看着刚刚过来的朱云谦教授,微笑着感谢道,“这个堆是基于一种全新的催化效应来设计的,虽然模拟实验表明它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但是不亲眼盯着看看,我始终有些不放心。”
杜克轻轻将自己的心事掩盖住,让朱云谦教授很是欣赏,这个才是真正的研究者态度,难怪这个年轻人这样年轻便能够取得如此之多的成果,看来人前风光的背后,还是由无数的汗水构成。
看着杜克眼睛里的血丝,朱云谦教授仿佛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那个时候自己还不是一样拼命,从一个刚出校门的青涩小子,变成一个具有合格水平的研究者,中间也不过仅仅用了三年不到的时间,那时候几乎每时每刻都如饥似渴地沉浸在学习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