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这五个教员又开始根据特种兵教材教授学员如果逃脱敌人的追捕,如何远离敌人,逃脱追捕,如何反审讯训练,每个大队组成了十个联合审讯训练小组,他们往往会用最残酷、最接近实战的各种手段对新队员进行审讯,如果受训人员在审讯过程稍有动摇的话,他们就会被淘汰.学员们这才能体会到什么是最残酷的环境并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下去.同时学员们也学会了如果审问敌人.和如何追捕敌人消灭敌人.
杨光他们教授学员们,在丛林中如何联络和手语,小组之间的战术配合,如何进行徒手格斗,如何用树支刺死敌人,用树藤勒死敌人,如果快速的布雷,如何用藤条捆绑俘虏,这些都是在实战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连这些学员认为最拿上的射击,也要从头练起,在丛林中没有立姿,跪姿,卧姿而通常是行进间进行射击.射击时往往也不是用眼睛瞄准,因为视野不好也没法瞄准.而更多的是看听觉和直觉,用耳朵判断各种声音,方位.距离.据此来把握射击的芳向和时机.要正确判断鸟为什么飞,虫为什么突然停止了叫声.或者背后突然惊过一种凉风这些都是投入战斗的信号,尽管训练十分艰苦,学员们却兴趣昂然,十分喜欢.
最后进行特种兵全能训练,武器从手枪到火箭筒,迫机炮,各种地雷,尤其是新式的定向地雷,车辆从摩托车到汽车,并在每队抽出50人到102摩步师学会了坦克的驾驶操作,陆军中的大部份装备都得一一掌握.
在驾驶训练中,杨光深切的感受到汽油的紧张,每天每个学员只能开十分钟,大部份时间学员坐在车箱上的木架子钉的练习器上随车练习.
最后进行了一次各队分队对抗,互为对手,带上3天的食物在野外生存8天,带着所有装备,行军7百余公里,途中还要执行突围,反突围,侦察敌情,攀登悬崖,渡河等对抗演习任务.
经过四个月的教学与训练整个队伍的战斗力已发生了质的飞越.一支特种部队已初见雏型.现在所差的就是一场实战了.他们将剑指何方呢?
【第八十四章:百业待举一】
工业化,这是近代中国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工业化也始终是毛ZD时代新中国建设的主题。
邓峰他们来到这个时代一直在想着如何围绕着这个主题,利用基地的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人材优势能为这个苦难深重的国家作些什么.使我们的国家早日强大起来.使我们的人民早点过上好日子.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这一愿望付注实践.
他们深知,钢铁是工业化的骨骼,石油是国家的血液.一个完整强大的工业体系更是一个军事强国的物资保证.没有这一切,这个来至后世基地就是无根之木,无水之鱼.
在总理视察基地时,他们提出了优先发着重工业,发展基础工业,这一点毫无疑问是和中央的战略相吻合的.国家首先,确立的全国100个重点开采项目.党中央,政务院为满足新中国建设和国防对能源的需求,决定按基地提供的航拍图,在沈阳以西和攀锦地区建设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东风油田.全国各行各业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方面,对东风油田的建设给予大力的支持:最高首长亲自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1师改编为石油工程师,肩负东风油田建设和保卫任务;并亲自为东风油田题名.来自各方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使参加东风油田会战大军受到巨大鼓舞,大大加快了这个石油基地建设的步伐。
西伯力亚寒流,夹携着漫天大雪,呼啸而致.一支支来至“中国石油之母”延长油矿和中国石油工业摇篮的-玉门油矿的石油建设大军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131师一万多名官兵,顶风冒雪,举着猎猎红旗,心中燃烧着火一样的漏*点,浩浩荡荡的向辽宁的攀锦地区集结.
志空D1军做为先头部队,最早开进了这块茫茫的芦苇荡.基地派出8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131师最先到达的工兵营,组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师先锋营.他们兵分两路,由基地航图制作分析室的技术人员及131师工兵组成的先锋营一连,带着星位定位仪等各种定位仪器开着十多辆工程车和十辆美国十**卡车率先开进了茫茫的沼泽地,紧张有序的在苇田里,稻田中用白灰和木桩标定一口口油井的准确位置.一支支钻井队随后开进到标定一口口油井的位置,在周边安营扎寨.经三个多月日以继夜的工作,转战万里,标注出了1000多口油井.
另一路由基地机场基建中队,油料中队的工程技术人员及131师两个工兵连组成的先锋营二连,三连和营部,带着五台挖掘机,五台100马力的推土机,20多辆大卡车拉着水泥拌合站,向攀山进军,他们将担负着建设东风石油化工总厂任务.
玉门油田作为东风油田大会战的主力队伍之一,派遣2000余名职工,200多辆美国十**卡车,拉着成套钻机和化工厂的设备奔赴辽河平原,面对东风油田和油田会战初期存在的诸多困难,石油工人和解放军的官兵豪迈的喊出了“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英雄誓言,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在机动车无法到达的地方和解放军官兵一道,硬是不是靠人拉肩扛,把设备和材料运到了现场,为东风油田的开发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为东风油田的开发建设广大石油工人和解放军的官兵虽然没有天当被,地当床,那么夸张,但在雪虐风饕朔风凛冽的严寒中,睡窝棚,地上铺上几捆芦苇当床,整天砸冰作饭,喝苦涩的盐碱水是不争的事实.在那漏*点燃烧的年代,艰苦的生活这丝毫没有影响,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誓死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冲天热情.他们所付出的艰辛是后世的人无法想象的.各钻井队之尖开展了劳动竞赛.一开,二开,钻进,起下钻,下套管,固井,完井各钻井队捷报象雪片一样传向会战指挥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