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你有毛病是不是?”寒彪打断了袁木德的话说“这伙老毛子天儿没亮,他们就在这荒郊野外的冰天雪地躺着,这不是你安排的他们这样的吧?我们看他们这伙人冻得可怜。反反复复的劝他们离开。可是怎么劝都不起来。这事你是亲眼看到的吧”。
“那是。可是后来你们”
“后来怎么的啦?”寒彪看着有点木讷没事找事的袁木德有些生气的又一次的打断了袁木德的话:“后来还是我们这些中国的老百姓看他们这些人太可怜,不辞辛苦的给他们换了个背风的地方躺着,否则全都得冻死。”
“可是这毕竟还要上报吧。”袁木德总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上报?上报啥呀?”寒彪看着袁木德还是有些不上道,接着说:“袁木德,我看你别叫袁木德啦,你叫原木纳吧。战功你往自己身上揽点行,可这死人的事你往自己身上扯啥啊?”
寒彪又吃了一大口面条接着说:“要说这一下冻死冻伤这么多的苏联老百姓的确是应该有人负责”。
袁木德放下了手里的小盆,用袖子擦了擦嘴惊讶的看着寒彪说:“你说那谁来负这个责呢”
【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进海兰泡】
“你不要害怕,谁负责也轮不到你负责,”寒彪三口并两口的吃完了面条,点了一支烟说:“这事要说责任,对这件事负主要责任是这个地区的苏联**组织,是这些苏联JB头们,让这些SB苏联老百姓,在大冷天里,到外面躺着的。
第二呢,就是他们这群SB老百姓,自找苦头,自觉自愿愿意挨这份冻,劝都劝不走。是我们这些善良的中国老百姓以德报怨,发现他们冻伤后,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把他们送到小学校,给他们烤火,让他们快速融化复温,否则他们都得冻死在街头。所以你就是想主动的承担责任都轮不上你,你知道不?”
寒彪向外吐了一口烟,接着说:“你说有几个象我心眼这么好的啊。你说是不?”
“呵,呵,呵,那是,那是,绝对没有,绝对没有”袁木德心里暗自想,是没有几个像你心眼这么好的你寒瘸子这小子是真损啊,谁不知道冻伤不能马上用火烤,那样会使表面的血管扩张,而深部的血管仍处于痉挛状态,血液回流不畅,皮下组织缺氧,代谢产物不能排出,会使冻疮加重
但这一切又都让寒彪说的如此的冠冕堂皇,表面上看谁都说不出什么来。人是苏联**组织派去在这零下30多度的大冷天里,趴冰卧雪的。那肯定是要负主要责任。这些苏联老百姓又怎么劝都不走,当然要对自己的这行为后果承担一定的责任了。
至于后来把这些老毛子拉到路边的沟里,那是怕把这些苏联老百姓冻坏了,为他们找背风处。但这根本就没有违背苏联**组织让苏联人民在外面躺着和这些苏联老百姓个人要在外面躺着的意愿。
最后,还是善良的中国人民发现这些苏联冻坏老百姓了,马上采取了措施,又给你烤火,又给你熬粥。你还想怎么样?
人是救了,至于救没救活,方法得不得当,那是另一个问题,顶多也就是好心办坏事而已。
对于这一切袁木德心里也能理解,象寒彪这些长期在国外从事特战的人更多强调的是结果,而不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人总是要把自己的行为正义化,这也是特战人员心理调整的一种手段。
所谓正义与不正义完全是由看问题的角度所决定的。就象地球上的人看太阳一样,你看到日落西山,而地球另一边的人看到的是火红的太阳冉冉升起,大家都没有错,出现差异的是所处的位置。
至次日凌晨,人民解放军第第3机步团广大指战员和红色边疆的民兵,不顾疲劳,不畏寒冷,连续作战,对苏军穷追猛打,经20多个小时的激烈的战斗,消灭苏军克格勃边防总局第第45集团军一个摩步营,全面占领64屯,并从64屯向东把战线推进了15公里,控制了黑龙江沿岸西伯利亚铁路30多公里的铁路线。截断了苏联阿穆尔省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至苏联远东最大城市远东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哈巴罗夫斯克唯一的一条铁路。
就在第2机械化步兵师从黑河东面越过黑龙江,向盘踞在对岸的苏军发起进攻的同时,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的第第1装甲师也从黑河北面越过精奇里江向在位于黑龙江和精奇里江汇流处的海兰泡也就是现在苏联的阿穆尔省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发起了进攻。
站在精奇里江南岸放眼望去,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炮火把黎明前漆黑的天空映红了,无数发大口径炮弹呼啸的飞过了精奇里江上空。成千上万发炮弹如雨点般落在了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区和周围的各军事目标,整个海兰泡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爆炸烟幕如同雨后的蘑菇,一层层升起来,连成一片,在冲天火光的映衬下,一座座苏军的营房以及军事目标的建筑物被炸的房倒屋塌,在爆炸的火光中飞起的瓦砾夹杂着人体的残骸清晰可见,不等落下来又随着爆炸的气浪再次的被抛向天空,弥漫的硝烟渐渐的遮住了人门的视线。
地动山摇,屋顶掀翻,血肉横飞,整个阿穆尔省的政治、文化、工业中心——布拉戈维申斯克被解放军的炮火所吞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