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修复,必须要把这些表面隆起已被震酥了的混凝土表层全部清理干净然后填实再重新铺设。这样工程就大了,就不会是简单的填坑的问题了。
而且这种炸弹采用雷、弹一体布撒,还具有持续杀伤作用。地雷设定起爆时间,并装有反拆装置,可以有效阻止苏军的修复作业。破坏苏军机场的跑道维修设备,杀伤苏军机场的修复人员。达到阻止苏军在哈巴罗夫斯克机场上的飞机无法起飞的目的。最后使这些飞机完好的成为中国军队的战利品。
当中国军队一阵疾风暴雨的空袭结束后,杨光没有违背对华彼诺夫斯基的承诺。一架也不知道从哪搞来的,由飞豹突击队员驾驶的苏联米-4多用途直升机,降落在华彼诺夫斯基别墅前的草坪上。接走了华彼诺夫斯基的家属。
送走了自己的家属后,华彼诺夫斯基也没有什么可顾忌的了。在杨光的陪同下视察了这所苏联远东地区的党、政、军政要们居住的别墅区。整个别墅区共有8处被炸,这8处均是少将以上的苏军陆海空三军的军官住所。在这8处“重灾区”的人们无一幸免。并亲眼目睹了从别墅废墟中扒出来,已体无完肤、面目全非的苏联远东红旗军区司令员哈希列索夫大将的尸体,见证了中国军队的“掏心、斩首”战术的巨大威力。
随后他驱车来到了苏军远东军区司令部,他再一次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惊。远东军区作战指挥中心这幢灰色的5层大楼被炸的只剩下在大火的笼罩之中的一段段残墙断壁,周围到处散落着建筑物的瓦砾和一些乱七八糟的垃圾以及一具具焦黑的尸体,大楼前面的汽车有的被炸的七零八落,被爆炸的冲击波抛得很远,有些四轮朝天的翻扣在一边,还在燃烧着,有些在大火中烧的只剩了一个丑陋的黑乎乎的架子。
参谋总长伊万尔宾斯基那面目呈青紫色十分狰狞的尸体被消防队员从地下室里抬了出来。
华彼诺夫斯基再次暗暗的庆幸,在心里再次的感激中国同志给了自己一个活命的机会。验证了杨光同志所说是来救自己命的这句话绝不是假话。他由衷的感到中国的这次由空中进行的“掏心斩首”行动组织的太完美,太精准了,攻击时间统一,攻击对象准确,攻击范围一点也没偏离。
令他感到奇怪的是中国军队怎么做到这一切的呢?虽然他知道中国武器很先进,但先进到这种程度还是大大的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不光是出乎他意料之外,就是整个苏联在这之前也没有会谁会想象到。中国的情报这么准确,远程打击是这么的精准,他们所使用的炸弹威力这么大。和这样的军队打仗那只有找死的份,那些不自量力的主战派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苏联这次真的要完蛋了。
这时远东军区主管后勤的副司令斯特列利尼科夫中将也来到了司令部。华彼诺夫斯基心不在焉的听完了这个副司令讲述完了自己的“历险记”,心里想,你斯特列利尼科夫就别和我臭白话了。要是你不属于主和派的人物,你还能有命吗?心里想归想,嘴上却说:“斯特列利尼科夫同志,我们都是幸运的,你知道吗?哈希列索夫司令员和参谋长伊万尔宾斯基已经牺牲了。现在我们应该接替他们的全部工作。现在我宣布组成以我为首,以你为副的远东军区临时指挥部,请你进一步的核实一下司令部上校以上人员的伤亡情况,把他们组织起来接替那些牺牲和受伤人员的工作。对于敢于不服从命令的人,按条例执行战场纪律。没有我的命令,绝对不允许任何一个人进行团一级的军事调动。
斯特列利尼科夫中将当即表示,政委现在是远东军区的最高领导人,出来主持大局也是理所当然的。自己身为苏联远东军区副司令,此时一定在政委同志的领导下,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一定服从政委的领导,紧密的团结在政委的周围,听党指挥,服从政委,与政委同舟共济。
华彼诺夫斯基上将十分自然的进入了角色,接替了远东军区的军事指挥权。并有条不紊的按杨光给他的“布防图”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调动。由于现在有线和无线通信均已失灵,他直接派司令部的参谋对各个部队进行通知。
哈巴罗夫斯克市卫戍部队远东警卫第1师接到命令后,虽然对华彼诺夫斯基上将为首的远东军区临时指挥部,把自己这支只负责哈巴罗夫斯克市区的内卫部队调出市区有些疑惑,但哈巴罗夫斯克市的正面的确也没有防守部队阻击中国军队的进攻。让自己这支内卫部队去绕前防守也是意料之外,情里之中的事。
这是不是苏军的防守漏洞呢?应该不算。因为苏联的国土面积实在是太大了。地广人稀到什么程度呢?在一个仅有4000多人的苏联集体农庄占地竟达9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均占地高达2平方公里。这时的苏联人口总数才1亿多人,哪有那么多军队处处设防啊。
在与哈巴罗夫斯克市相临20多公里的中国版图上,这块前凸在外的“鸡嘴”上,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不会选择在这里向苏联发起进攻。因为驻守在“鸡嘴”下面的远东军区第35集团军随时都可以把这个“鸡嘴”切掉。从而切断中国军队的后路。
但这次苏军的确是错了。邓峰就是那种“没有军事常识的人”,进攻之前在这个“鸡嘴”尖上的森林里就潜伏着一个沈阳军区第1师的一个122毫米自行火箭炮团和一个机步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