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多夫看了我的各项决定,他对第一梯队的配置未作任何重大的修改,批准并命令执行。但是,对于集团军第二梯队的配置,他作了重大的改动。他命令不要把步兵第112师摆在第62和第64集团军的接合部,而把它拉开布署在斯大林格勒防线的外围,即沿梅什科夫河,从洛哥夫斯基村到格罗莫斯拉夫基村;把海军陆战第66旅、坦克第137旅和各军校学员团调到阿克塞河地区,即集团军的左翼。
戈尔多夫将军的这一决定集团军的全部预备队都留在顿河左岸,使第64集团军在顿河以西形成的防御失去了第二梯队和预备队。
7月21日晨,我来到顿河以西的防御地区,用21日和22日两天时间与各位师长勘察地形,选择阵地。当时部队还正在从火车站到阵地的路上,迟迟未能到达,而且各师团均不满足。
第64集团军各部队各兵团这些天抵达防御地区的情况,敌人无疑是清楚的。他们“容克”侦察机长时间地在我军阵地上空盘旋。我们对其束手策,因为集团军没有高炮部队,而方面军空军集团军的歼击机正用于战线的其他地段。
一般认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于1942年7月17日,那天第62和第64集团军的先遣部队开始与敌交火。但他们的顽强抵抗只持续到7月19日。德军摧毁了他们的防线。成群地涌进了顿河的大弯曲部。
现在我们手中有一份文件,就是这份文件规定了当时德军的这次新的突击的目的。这就是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第45号训令,希特勒在这个训令中对第41号训令做了某些修改。
第41号训令提出:
“无论如何必须设法打到斯大林格勒,或者至少应把它置于我重炮火力之下,要使它失去作为军事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的意义。”
1942年7月23日发布的最高统帅部第45号训令中写道:
“‘A’集团军群的近期任务是:合围并消灭已渡过顿河、现在罗斯托夫以南和东南地域的敌军……
‘B’集团军群的任务同原先规定的一样:在构筑顿河防御阵地同时,向斯大林格勒实施突击,粉碎集结在那里的敌军集团,占领该城,同时切断顿河与伏尔加河之间的狭窄地带,破坏河上的运输。”
希特勒急于进军高加索,低估了我新锐集团军出现在顿河大弯曲部的意义。他命令哥特的坦克第4集团军穿过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的战斗队形,到该集团军右翼的齐姆良斯卡亚镇,编入“A”集团军群。
为夺取斯大林格勒,从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编成内抽出部队组成南、北两个突击集团。
北集团由坦克第14军和步兵第8军组成。该集团的任务是:在7月23日从哥洛夫斯基和佩列拉佐夫斯基地域发起进攻,然后沿顿河右岸向上布济诺夫卡和小纳巴托夫斯基方向进军,攻占卡拉奇。
南集团由步兵第51军和坦克第24军组成。该集团的任务是:在7月25日从奥勃利夫斯卡亚和上阿克谢诺夫斯基地域发动进攻后,应从苏罗维基诺以南突破防线,然后取道旧马克西莫夫斯基,从南面逼进卡拉奇。
由第6集团军编成的这两个集团的任务是:合围并歼灭在顿河大弯曲部的苏军主力,强渡顿河,进攻斯大林格勒。
此外,由坦克第4集团军的2个步兵师,1个坦克师,1个摩托化师和4个罗马尼亚步兵师组成的第3集团的任务是:在7月30日强渡顿河,夺取登陆场,继而沿科捷尔尼科沃——斯大林格勒铁路,从南面和西面进攻斯大林格勒,或是向南,进攻高加索。
分析这种态势可以看出,德军,特别是它的南集团的积极行动是针对我第62、第64集团军仓促组织好的防御地区的。正如我已指出的,敌人通过不断空中侦察,必定已发现我正在到来的部队,观察到我军的展开和部队的防御作业,也就是说,敌人对我第62、第64集团军防御地段上的一切行动都了如指掌。
对于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战役,它将会导致什么结果,我们当时还不知道。对于这个战役的战略和战术的轮廓我们更是无从猜测。
我们只是解决自己防御地段的最紧迫的问题。
在与德国法西斯军队初次交战之前,我感到自己还缺乏与这样强大而狡猾的敌人作战的经验,必须首先研究他们的战术,了解他们的长处和短处。
我和许多经过战阵的指挥员进行过交谈,我努力多下部队,向有经验的指挥员学习,也学习红军战士们的经验。
7月22日,我回到集团军司令部时得知,戈尔多夫在前一天被召到莫斯科,次日回来时已被任命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
第64集团军司令部接到方面军的命令。命令要求海军陆战第66旅和坦克第137旅沿顿河右岸向齐姆良斯卡亚镇运动。它们的任务是:攻击敌翼侧和后方,消灭正在那里横渡顿河的敌军集团。按照戈尔多夫的命令,这支部队应于7月22日夜间集结在苏沃罗夫斯基镇。但是,由于下奇尔斯卡亚附近的桥承受不住坦克的重量,坦克第137旅的重型和中型坦克未能渡过顿河。该旅只派出一个摩托化步兵营和15辆T—60坦克参加这一行动。
后来得知,前出至齐姆良斯卡亚地区的是一个十分强大的敌军集团。但是,很遗憾,方面军司令部签署上述命令时,没有掌握准确的情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