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行者销声匿迹的时间和郑剑锋的失踪时间对上了,他反常地将一次保钓行动转为地下,也和郑剑锋的保密需求对上了,世上哪有这样的巧合,这两个人肯定是一路。
甚至诗中“万里长征人未还”这句,让我怀疑是否也对应了此行的终点并非D岛,而是更远的日本本土。
乐清附近的渔船嘛?这范围可就小了许多。
我身在去厦门的动车上,乐清正是其中一站。我把森林行者的根线理清楚时,火车正好在台州站停下,这是乐清的前一站。我犹豫着要不要为了避托盘而提前下车,想想还是算了,哪种决定都可能是错的,而森林行者发帖到现在已经近二十四小时,从口气看,很可能昨天就出发了,最迟也是今天,我哪还耽误得起时间。
台州到乐清只是半小时的动车车程,这半小时里,我一直在担忧时间问题。如果时间充裕,哪怕还能给我个二十四小时,我觉得都有把握把这艘渔船找出来,可现在没有时间。
列车在乐清站短暂停靠。我跳下车的时候做了决定,给郭警官打电话。
尽管我知道这个电话一打过去,那边很可能会有些疑心。但事到如今,总不能因为担心那些事而兀自强撑着拿许多人的性命和国运去冒险。
打过去的第一个电话被按掉了,随即一条短信发过来。
在开会,稍后回电。
我皱着眉,心里急躁得很,谁知道他一个会要开多长?
我握着手机,在站台上呆立了一会儿,又给他拨电话。
电话铃响了很久,他终于接了。看来是溜到了会场外面。
“嘿,那多,我给你的东西已经够多了,你心里有数。我又不是负责这个案子的,中间转了几个弯呢,很不方便的。再有什么要求的话,你最好告诉我是为什么。”郭警官一接起电话就说。
“恰恰相反,我这次是为了回馈。”我心头略定,边通电话边往出站方向走去。
“你不会想说已经抓到那个家伙了吧。”
“我又不是警察,哪有权力抓什么人。”
我似乎听到电话那头哧笑了一声。
“但我有关于郑剑锋下落的情报,希望你能第一时间告诉浙江警方。”
乐清站下车的旅客不多,我沿着铁道往前走,站台很长,前面是地下通道入口,应该要走这条通道才能出站。
因为打电话,我走得很慢,所有下车的旅客都超过了我,没入地下通道中,我成了拖在最后头的一个。我隐约觉得有些不对,但正在和郭警官通电话,没有多余的脑容量去思考到底是哪儿有些问题。
“他在乐清,他会搭乘一艘渔船出海,目的地原本是D岛,但现在我确信应该是日本。同行者叫刘朝华,在湖州铁血BBS上的ID名是森林行者。船是他租的,可以从他身上着手。必须要快,有可能船已经开出了。”
这一切都是我的推测,但我用相当肯定的口气说出来,仿佛我得到了极肯定的情报一样。既然要说服警方立刻行动,我的口气就不能软,什么“大概”“推测”之类的词尽量少用,免得警方觉得我不靠谱,浪费时间再做调查。
火车慢慢驶离站台,一节接着一节从我身边掠过,越来越快,带起风。我正要走进地下通道,这时忽然明白了刚才那丁点儿不对劲是什么。
我下车前,听见车内广播说停靠两分钟,但实际停了不止两分钟。至少有三四分钟。
想明白了,我心中释然,不是什么要命的问题。郭警官这时在电话里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发了一级通缉令都没能抓到他的尾巴。你知道如果不告诉我具体的消息源,我要说服浙江警方会有点困难。要知道这不是我自己的案子,他们没有我对你的了解和信任。”
他说了不止这些,但后面我已经没在听了。
车笛长鸣。这由远而近的尖厉声响,并不是我面前这趟就快要驶出站台的动车发出的。
我一边往后退,一边转头望去。
在动车流线型的子弹头车尾后不远,一条黑色长龙正疾追而来。那是一列货运火车,除了鸣笛之外,竟似完全没有刹车。动车的车速还没有提起来,追尾已经不可避免,就在几秒之后,而且会很猛烈!
我不禁庆幸自己及时下了车。如果不是收到了郭警官的邮件并且从湖州铁血BBS上发现端倪,我此时还在火车上,而我所在的车厢,正是倒数第二节。
我脑海中已经虚拟出撞击后车厢内的惨烈情境,这惨烈就将在几个眨眼之后上演,也许车厢内会有幸运者,但被托盘盯上的我,赌不到这份幸运。
这一刻,思维的速度如光如电。就在撞击发生前的些微时间里,我脑子里已经近乎本能地盘旋了许多念头。其中一个念头跳了出来,将之前那丝刚刚萌发出的庆幸击得粉碎。
我在乐清站下车是个偶然事件吗?,用掷硬币来决定的吗?不是,我前天提出请求,郭警官今天邮件回复,我根据回复在短时间内找出端倪,遂决定在乐清下车。这一系列抉择有逻辑关系,完全可以预测,如果即将发生的撞车是托盘安排的,它会算不到我已经不在车上吗?不,它一定把这点算进去了!
那么这会是托盘安排的吗?当然是,这样的大事故必将震惊全国,我那么巧遇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