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剑南惊变永贞难_千里行风【完结】(43)

  这次也是同样,尽管来人说得绘声绘色、有滋有味,俱文珍却未尝正真在意,他并不在乎韦执谊在朝臣中的口碑与人脉,他自己真正想做的不过是想看着新政派循序渐进地分崩离析,那多年的老敌手王叔文一步一步地走向众叛亲离的境地!至于其他的处境嘛……自生自灭而已,与我俱文珍何干?

  “没什么吩咐的话,属下这就告退了。”那宫人很是识相,毕恭毕敬地向俱文珍行礼准备离开。

  “嗯。”俱文珍自顾自地喝着凉茶,只是轻声应道。

  过了许久,俱文珍合上碗盖,他的心思没在长安,却在剑南!

  “苑珍走了有两日了,不知弛道之上情况如何,入夏以来,山雨频仍,山道崎岖,有多发洪流,可别误了大事……”

  韦皋拥兵自重,不听号令,实乃心腹大患,俱文珍日夜恨不得尽早将其除去。物色多时,他选定了绯衣人,高爵允诺,特权敕命,只为让这剑南三镇对自己俯首帖耳,真正地成为自己的势力,而不是德宗朝遗老们拥立太子的亲兵。太子……纨绔膏粱而已,不足为虑,可这些深得先君器重的节镇大员却不得不防啊……

  俱文珍想着,也不觉眉头紧拧。

  ……

  这一日,韦执谊正在阁部处理公事,忽听门外属官来报:“韦相,户部郎中韩泰大人求见。”

  (注:韩泰,革新派官员之一,曾任户部郎中、神策军左卫行军司马)

  “韩泰?他来做什么?”韦执谊停下笔,似在自语道,继而对那属官言道,“让他进来吧。”

  “是。”

  片刻工夫,韩泰风尘仆仆而来,韦执谊这才站起身,绕过书案,对韩泰道:“韩大人,请坐。”

  “啊,多谢韦相。”

  “管事,给韩大人上茶。”韦执谊虽然脸面上毫无表情,但是,这基本的待客之道,他还是不打折扣。

  二人隔着方桌,对坐不语,只等管事将茶端上来。一会儿工夫,茶已奉上,韦执谊只是用手势示意来人出去,却并未发一言,继而,他端起盖碗,轻吹慢品……这种无声与安静让韩泰觉得浑身不自在,往日韦执谊都是笑脸相迎,未及自己开口便先行询问自己可有难处、可有事要交办,今日却……也难怪,昔日兄弟分道扬镳,自己今日再来相求,岂不是自讨没趣?

  但是,既然已经来了,就必须试一试,哪怕是碰一鼻子灰,再回去不迟。如此想罢,韩泰换了个坐着的姿势,先是将碗盖拨弄得发出些声响,而后又略微清了清嗓子,方才言道:“韦相,韩泰此来,是有事想让你帮忙。”如此郑重其事地同韦执谊讲话,韩泰这还是头一回,这种“韦相、韦相”的称呼,韩泰自己说着都觉得别扭。

  “若是公事,三日内定有回文会送达户部。”韦执谊不等韩泰接着往下说,就让来人碰了个软钉子。

  “这……韦相,此事为公,却要私办。……你也知道,目前,我等人微言轻,职权又小,已经无力为新政新法再出些力,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心里干着急啊。……今年,江淮遭逢大旱,百姓无力交税,可那些州县官吏不思抚慰,不事救灾,拒不执行新税制,竟然还催逼着老百姓将积欠的租赋课税一并偿还!名为代朝廷收租,实则一来中饱私囊,二来贿赂吏部主管考评官员,这些你我都很清楚。子厚受御史中丞之命,前往江淮查察贪墨一事,我这个户部郎中也奉侍郎大人之命前往巡视灾情,呈报今岁预估赋税钱粮。……唉,灾民生活之艰危,实在是一言难进啊……”韩泰几乎要说不下去了。

  “如此……韩大人写份奏章呈报上官便是,奏章可先至户部,再传至阁部,最后即可上达天听。今日前来,难道……韩大人要越级报事吗?这可是有违规制之举啊!”韦执谊依旧面无表情地说着,动辄将规制搬出,以求韩泰能及早知难而退,就此作罢。

  “韦相,你不是不知道,那宰相高郢、郑珣瑜,实属庸庸碌碌、明哲保身之辈,为相多年,可曾有什么作为?没有!他们害怕俱文珍这帮阉人,怕得心肝皆颤,此时,见到我与子厚两人的奏章或是弹劾,他们会呈报批复?当然不会。……若在之前,王公(注;此处王公指王叔文)主政,韩泰不会来求你相助,可是……韩泰恳请韦相,若阁部商议此事,务必坚持赈灾、免税,这也是新税制之意啊!”韩泰话一出口,也觉得自己的要求过于急切,便有补充言道,“若是韦相不愿与高郢、郑珣瑜二人徒然结怨,也请将我二人的奏章留中,不要即行驳回……”

  面前之人陈词激昂慷慨、滔滔不绝,韦执谊不想打扰,他端着茶碗,静静地听着,待韩泰觉得自己已经说得足够时,他方才开口:“韩大人,你不觉得……自己的要求有些过分吗?”韩泰听韦执谊语气不对,立时就是一愣。

  “向时?今日?与我韦执谊来说,均是一般,没有什么区别。还是那句话,谏言也好,弹劾也罢,均需按规制办事。”

  “这么说……韦相是不愿意帮韩泰这个忙了?……你就眼睁睁地看着江淮各州县百姓身处水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