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兄……你的意思是……要背弃当今圣上吗?陛下待我等可不薄啊。”韦执谊看着王叔文,心中百转回肠,千言郁积于胸,却不知如何说出口。
王叔文避开了韦执谊的眼神,沉吟片刻,继而一字一顿地说道:“个人之义,邦国大业,这是两回事。岂可混为一谈?”
“呵——”深吸一口气,王叔文眼眶微红,牙关紧扣,沉吟良久才继续说道:“此次革新之失,责任在我,己罪己担。倘若太子当真不念父子亲情,王叔文自会殉法殉政,殉主殉国,有死而已,以报圣上托国之信任。”
“叔文兄,你这是……别,千万别。为新法新政,可得好好活下去。”韦执谊惊诧之下,言语忙乱。
王叔文反倒是轻松地笑了笑,说:“执谊,你太高看我王叔文了。且不说新君即位会清除先君旧臣、培植自身力量,就算他饶得了我,我自己也觉饶不了自己。”说罢,王叔文又是一笑。
自古以来,建功立业、杀敌报国,乃文武士子们的第二生命,因此,知遇之恩,又是继父母养育之恩以后的又一大恩德。“士为知己者死。”素来被视为一种值得推崇的大义与精神。
王叔文自入仕途以来,不为人知,不为所用,一度也愤懑不已、自暴自弃,终日以研究上古棋谱为乐,乃至十年之后,棋力深厚、算力惊人,朝中官员无不称赞,遂在德宗朝以棋待诏入翰林院。可是福祸相生,待诏翰林皆攻专长以备皇帝或太子之需,为了应付吏员考评,王叔文也不例外,钻研棋艺达臻化境界,以致百官只知棋师王叔文,却不知这位王翰林的安邦定国之才,真不知道王叔文是该喜该悲!后幸得太子李诵识王叔文之才,拜为帝师,咨诹国事,甚为倚重。如此知遇之恩,再造之德,王叔文每每思之,都会自觉这昊天罔极之恩,虽死难报!
然而,顺宗壮年宿疾,皇命不久,新政溃败,实乃天意,无法违拗。太子李纯少有英风,怀雄主之才,倘若借力顺利登基,再利用其余下的数十年岁月将宦官、藩镇之患一一铲除,便能实现盛世复兴!所以,既然太子心中有数,意欲先行利用俱文珍,那么自己,就绝不可再拦阻,哪怕是俱文珍等人对自己有食肉寝皮之恨,哪怕是权宦节镇欲将自己挫骨扬灰,哪怕是他们此来还打着“清君侧”的义旗!晁错无错,只是顺势而为,其将死之时,心中未必懵懂!
这些脑筋,王叔文早就动过,这些想法,王叔文反复掂量,这些假设,王叔文也一一推敲分析过。所以,今日韦执谊前来禀报,王叔文并没有觉得有多么急迫——也该到这一天了。
心中的思虑仅是须臾之间,就听得韦执谊在一旁说道:“可是,圣上的病情,乃是上天弄人,这本是被逼无奈的仓促,这怎么能怪你呢?叔文兄,你责己过甚了。”
王叔文摇了摇头,说道:“好了,这件事情没有必要再纠缠下去。……月初我二人深夜会面时,交待与你的那件事,千万要上心。”
“这……嗯,剑南之事,执谊明白。”
“万一我们预料到的那种最坏情况到来,关键时刻,可就靠你了。”
“叔文兄,怎么像交待身后之事似的?还是那句话,有你在,新法有希望,我们也……”
王叔文又将韦执谊的话拦了下来,说道:“闲言少叙!记住,那剑南之人,绝非等闲之辈,不可掉以轻心,他本为我的旧部,却同时是俱文珍的西川暗线,又暗藏心机……也许,我的担忧有些多余,但是,执谊,朝中拜托你了,还有,让高崇文那边沉住气、盯紧了,不可顾此失彼。”
“嗯,放心。”韦执谊伸手将王叔文的双手攥紧,可下面的话,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这时,王叔文催促道:“赶紧从角门回去,这里不安全。”
“不行,还是你赶快出城,倘若俱文珍举事,城门四闭,再躲可就难了。”
“听我的,你回去。我明你暗,所以你在,新政才真的有望。最近,万事要忍,切记!切记!赶紧走!”王叔文说着就把韦执谊往外推,并示意王勇连拉带拽地将韦执谊送出角门,之后王勇又戴上大沿草帽,扮作车夫,将韦执谊送回其自家府邸。
长安城内,各方都在紧锣密鼓地安排,长安城外,绯衣人领着一支人马,自剑南道静州千里奔袭而来。
……
初更已过,兴庆宫花园内谈话的两人互道分别,相背离去。紫袍人在随从的护卫下回转太子宫,青袍人则独自抄小路向太极宫方向走去。
“李公公。”监门卫士抱拳拱手,之后便打开宫门。李忠言只是“嗯”了一声,便走了进去。
迈着沉重的方步走在青石板路上,李忠言反复回想着方才与俱文珍的一番谈话,那人的话语中没有威胁的词句,但所述之事却充满杀机!
如果说前次他前来陛下寝宫,请求移权东宫未果,是忌惮与我实力差相仿佛,避免二人两败俱伤的话,那么,这一次,恐怕没这么幸运了。俱文珍并未虚张声势,这一点,自己手下斥侯已经探明,剑南东西两道、荆南、河东皆宜齐聚,而我只是一个右神策军中尉……简直是螳臂挡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