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胖子慢慢的走上去,确认巨龙已经死了之后,向我们做了一个安全的手势,我们全都过去看这两个被我们小小人类消灭的家伙。当年将他们放在这里的墓主人恐怕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吧!
虽然没有完全烧毁,死了也行。感叹了一会之后,我们就去找棺椁了。杀死这两条龙的地方和放置棺椁的地方不远。很快就来到棺椁旁边。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放心大胆的仔细研究棺椁了。
癞蛤蟆推到的那椁盖,被扔在一边。我并没有阻止癞蛤蟆继续自己的摸金事业。围绕着椁身一点点细细的看。棺材和椁身上全都画着图案,由于画的很浅,灯光又不能大面积的照射,只能将一些比较大的图案一点点的记在脑子里,然后在脑海里进行拼装。
那些文字,既然都不认识,就找出纸和笔临摹下来,希望出去之后能碰见认识的人,让他们辨认。图画画满了整个椁身,大大小小,两幅棺椁算在一起至少有七八十副。
大棺椁身上的图案是典型的藏族图画。画的精细无比,高高在上的不是藏族的首领,就是活佛之类的人。从服装上判断,应该不是喇嘛。因为这个人的身上穿着华贵,身后的侍从也各个衣着华丽。
他的身前还有一群穿着各式各样衣服的人。也都是藏族人的打扮,腰里插着藏刀,两手向前伸开,弯着腰,手里拿着哈达。整幅画阵容庞大,是整个图案中最大的一个。就这种手捧哈达的人群共有七八十人,占据了整个图案的很大篇幅。
其他的一些图案都比较小,有的是那个人在吃饭,有的是那个人在骑马。总是全是以那个地位最尊崇的人为核心画的。
小棺椁上的图案虽然和大棺椁的画法有些类似,但已经看出藏族画法的特点了。这棺椁上的画并不注重对于细节的描摹,体现的是画中的意境。很多副都采用了一种诗意的画法,意境很高超,让你看上一眼,就能被吸引到那个画匠希望你进入的历史时段里面。
就拿前面的那幅画,一溜长长的队伍,有骑兵,有车队,甚至还有女人。行走在一片茫茫戈壁滩上。画面的前景是几颗结着红果子的灌木。队伍的头一直深入画面内部,主题是一辆由八匹马拉着的轿车。一大朵红绸子扎成的红花挂在车头上,迎风飘扬。远处,皑皑白雪的山峰一座接着一座,一个宫殿的一角就漏在雪山的一道缝隙里。
这幅画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这个坐在马车上的人,要去那座宫殿。可马车里是谁,就不知道了。我试图从其它的图画中找到答案,但是都没有画到这个人。每当这个人出场的时候,都用了一种“隐喻”的手法。
乌梅也凑过来看,看了一会她问我:“看出来什么名堂了没有?”我摇摇头。她叹了口气,对我道:“你还是学考古的,真是白学了!”
我又被人这么说,第一次有人这么说,是我的实习老师。当我把一块汉代的瓷片扔进垃圾筐时他这么说的。这一次,乌梅这么说,让我觉得很丢脸。我反问道:“你看出什么名堂了?”
她看了我一眼:“藏族那边的图画,咱不说,你看看这个,所有的马队和车辆都用的是红色丝绸做的装饰,这说明什么?”她指着小棺椁上的那幅图画。
我看了看,还真如他说的那样。就连驾车的那八匹马的领头马的璎珞都是红色的。乌梅接着道:“这是一个娶亲或者送亲的队伍!从服饰上看,不是藏族的,应该是汉族的古代衣服吧?”
我点点头。乌梅道:“那边棺椁上的画,已经看了,应该是一个藏族的首领之类的人物,先不说他是谁,能和首领的棺椁放在一起的,还是个女人,肯定是他的妻子之类,我问你一句,历史上有几个汉族的人在嫁姑娘的时候用过军队的?”
一连串的话,就像一颗颗子弹,直接命中我的要害。我看了这么长时间,还是学考古的,怎么连这些都没有分析一下。
按照乌梅的分析,继续往下。嫁姑娘的不是老百姓,一定是王爷,或者是皇帝。最有可能用军队嫁姑娘的就是皇帝了。当年汉族的皇帝和塞外民族和亲的人不少,但是和亲到西藏这个地方的仅仅一个,而且是最著名的那一个,文成公主!
这个棺椁里面是文成公主,那大棺材里的是,是松赞干布!松赞干布那可是西藏最鼎盛时期的王,要是他动用人力物力,在珠穆朗玛峰下面为自己弄一个墓穴,应该不算什么难事。
不对!不对呀!松赞干布的墓已经找到了,就在琼结河边,现在的藏族人还去那里祭祀呀!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晋美林巴所著的《当木错》中记载,松赞干布的墓内分设五室。墓长一箭之地,宽一闻距。大门朝西。中间神殿放置着松赞于布、文成公主、尼泊尔公主的遗体。还有大量的金银器。围绕正中的其余四神殿有门道互通,藏有松赞干布生前所用铠甲、武器和生活用品,以及唐皇帝、尼泊尔国王和邻国赠送的珍贵礼物。其中南殿主要还存放用鹿皮包裹的珍珠二十八公斤,北殿为串串宝石及用纯金作的骑士,意为侍从。
晋美林巴写的这么清楚,在加上现在的考古技术,墓葬是真是假很快就能搞清楚。但是,这么多年,无论是老百姓还是政府都相信这是真的,难道他们全都错了!
乌梅看我呆呆的在那里发愣,轻轻的推了一下我,低声道:“我的东西是不是你拿去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