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号有两个舰桥,在烟囱之前(以下称舰桥),是全舰的战斗指挥中枢。“大和”号一改大型战斗舰艇舰桥过大的情况,完全从海战实际出发,显得十分简洁。舰桥正面的面积一百五十九平方米,侧面积三百一十平方米;采取二重筒状结构,内筒中装有各种线路和管道,内外简之间的夹层里设有各种专用小室,外筒周围则设有与指挥、探测有关的装置。为减少冲击波的影响,舰桥外面开口少,封闭而整洁。最上面是旋回的主炮指挥所,内有九八式方位盘,上装潜望镜式望远镜,下有十五米测距仪。主炮射击指挥所下是防空指挥所,在顶部露天甲板上的防护转板四周装有多部高色双筒望远镜。防空指挥所下是昼间战斗舰桥,也称第一舰桥。其前面与侧面有调风板和防护装置。通常,舰队司令长官及其司令部、舰长等指挥参谋人员在此指挥战斗。下一层是作战室、休息室。以下依次是上部观察所、罗经室(即夜战指挥所)、下部观察所和司令塔(实际是个通信用通道,即通信筒)等。
“大和”号烟囱之后是后舰桥,是预备战斗指挥所。火炮实施前后分火射击时,它也起后指挥所的作用。
“大和”号采用单烟囱,其特点是,各锅炉的烟道均曲折向后,与烟囱的某一部分相接。烟囱也尽量向后倾斜,以避免排烟影响舰桥工作。为保证烟囱开口部的安全,在开口部装设一种蜂窝状板,厚三百八十毫米,上面有直径一百八十毫米的许多小孔。有孔面积是无孔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五,另外在烟囱前面的倾斜部及侧面装有五十毫米厚的防护甲板。这样,烟囱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
主、副炮与高射炮
“大和”号以其巨型主炮闻名于世。三联装主炮三座,前部两座,后部一座。当时日海军对主炮口径保密,称为九四式身长四十五倍口径的四百毫米炮,实际是四百五十七毫米。主炮炮塔的旋回部的重量约两千七百吨,相当于日海军“秋月”型驱逐舰的排水量。炮塔防护盾的装甲很厚:前面六百五十毫米,侧面二百五十毫米,后面一百九十毫米,顶部二百七十毫米,底座两侧五百六十毫米。炮塔后部装有长十五米的测距仪,炮塔两侧前面及顶部前面均装有潜望镜式瞄准镜。上述望远镜及瞄准具采用潜望镜式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少火炮冲击波的影响。炮塔的俯仰角是正四十五度,负五度,装填炮弹时,固定在正三度上,俯仰速度每秒八度,炮塔旋回一周三分钟。发射速度,每分一点八发;最大射程四万两千米,需飞行九十秒。炮弹基数每门炮一百发,每发炮弹装药量三百三十公斤。扬弹速度每发六秒,装弹机械化。三座主炮样式相同,都是由吴市海军工厂的舰炮部负责研制的。九门主炮若指向一舷射击,其后座力达八千吨。发射时冲击波也很强,为此日舰船设计部门煞费苦心。
副炮有三联装一百五十五毫米炮四座,分别设在上层结构的前面及舰的两舷。这些副炮本是巡洋舰的主炮,性能比二百毫米炮还好。此外,还装有一百二十七毫米高炮二十四门,二十五毫米机关炮一百一十三门。整个军舰像个奋起自卫的刺猬,全身竖起了各种武器。
舰尾与后甲板
“大和”号的舰尾也有其特点。该舰采用半平衡舵,前后配置,距离十五米,装在中心线上(以往,战列舰是平衡舵,两舵并列装在一起,易同时受损伤)。后舵大,是主舵;前舵小,是副舵。因舰的惯性大,仅用副舵难以操舵,副舵对主舵起辅助作用。有厚甲板防护的舵机室内有蓄电池、柴油机、油压泵等设施,即使在动力电源切断的情况下,主舵仍能工作。
舰尾的形状近似巡洋舰之尾,只是在舰尾后端面有个平坦的地方,这里原计划安装水上飞机回收装置,后因故未装。
“大和”号后甲板也较独特。在后主炮后,有机库、艇库、舰载机回收及发射装置等。为避免火炮冲击波的影响,机库、艇库等设施都在上甲板之下。后主炮之后的甲板是铁质甲板。后主炮两舷侧的外伸部有隧道状的艇库。艇库后两舷也有外伸部,其下设有轨道,是移动的小艇吊车在此起放小艇。
后部上甲板在舰尾处明显低陷,造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槽,这里是舰载机吊放暂存处,槽前面有开口,通往机库。
舰内机库在后主炮前的上甲板、中甲板的中部位置。其前半部有个梯形的区域,在此区域两侧可放置零式战斗机、水上观察机各三架。槽两侧设有与上甲板同高的舷台,舷台上有舰载机的发射装置。此外,舰尾还有起倒式起重吊放装置等。
从一九一三年到一九四二年的二十九年里,日本海军共建成战列舰十二艘。其中“大和”号(还有同型的“武藏”号)舰龄最短(一九四一年建成),排水量最大,火力最强,装甲最厚,被誉为无坚不摧、固若金汤的海洋钢铁城堡。因此,迷信大舰巨炮制胜论的日本海军对它的期望值很大,认为凭借象“大和”号这样的单舰威力就可驰骋太平洋,与美舰队抗衡了。然而,在美航母特混舰队的打击下,“大和”号几乎无所作为。它作为联合舰队旗舰参加了中途岛海战,出师受挫,继而投入马里亚纳海战、莱特湾海战,均未取得令人注目的成果。最后于一九四五年四月七日,作为第二舰队旗舰(司令长官伊藤整一海军中将),“大和”号率轻巡洋舰“矢矧”号及八艘驱逐舰驶向冲绳海区,企图对登陆盟军进行特攻。但在航渡途中,遭到美航母群的突击,中千磅航弹七枚,小型航弹数十枚,随即沉入九州坊之岬附近的大海。“大和”号葬身海底,标志着帝国海军从明治建军起的70余年历史宣告结束,日本军国主义的末日也临近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