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王侯_贼眉鼠眼【完结】(123)

  萧凡痛心的表情立马变得笑容满面:“行!”

  太虚眨了眨浑浊的老眼,两行热泪流了下来:“将来我师兄若发现满大街的人都会练太极拳,非揍死我不可……”

  “师父节哀,这都是劫数啊……”

  “……”

  ※※※

  借了某个落魄书生的书信摊子,太虚流着热泪一笔一笔的编出了一本太极拳谱,为了怕师兄找他麻烦,特意在封面上题款:“原著:张三丰”。

  三人捧着拳谱跑到江浦最繁华的东市,借了一面铜锣,萧凡哐哐哐的使劲敲了起来。

  东市里人来人往,萧凡敲了几下便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今日我师徒三人路经此地,盘缠用尽,无奈之下,只好将我师伯张三丰毕生武学之大成,花费数十年苦功,倾情奉献太极拳谱一本贱价出卖,此拳集美观,实用,强身于一体,老年人练了益寿延年,年轻人练了吸引异性,小孩子练了补铁补钙……”

  围观百姓交头接耳。

  “这不是陈家姑爷么?怎么成了‘路经此地’?”

  “哎哟!你还不知道吧?他已不是陈家姑爷了。”

  “啊?怎么回事?说说……”

  “听说呀,他跟陈四六反目了,跟陈家的亲事也彻底吹了……”

  “啧啧,难怪他穿着一身道袍,可怜的小伙子,想不开便出家了……”

  ……

  场地正中,百岁老寿星太虚一副不情不愿的表情,正在缓缓演练着太极拳,口中还反复念诵着:“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八卦新闻……”

  小乞女也一副人来疯的模样,喜滋滋的跟着太虚,像模像样的比划,一老一小缓缓练着太极拳,互成辉映,倒是赏心悦目得很。

  萧凡仍在卖力的兜售:“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各位大叔大哥想必皆是识货之人,看清楚了,张三丰张仙人的独门不传武功,今日友情大放送,起价五十两银子,欲竞者从速,秘籍只卖一本,过时不候!”

  围观的百姓里果然有识货的。

  一个过路的商人立马看出了此拳的珍贵之处,于是高声喊价:“五十两银子,我要了!”

  另一名商人抬价:“我出五十五两!”

  萧凡高兴坏了,起哄道:“这位白白胖胖的仁兄出到五十五两了,还有出更高的吗?”

  “我出六十两!”

  “啊!这位天庭饱满的仁兄出到六十两了,六十两!还有比六十两更高的吗?”

  “我出七十两!”

  “我出八十两!”

  “我出一百两!”

  萧凡有一种幸福的晕眩感:“一百两!有比一百两更高的吗?”

  “一百两一次,一百两二次,一百两……三次!”

  “哐!”

  铜锣重重敲响。

  “成交!”

  前世享誉数百年的太极拳,作价一百两银子,就这样在萧凡的手中普及于世了……

  第二卷 少年功与名 第065章 各为其主

  一百两银子是个什么概念?

  洪武年间,天下产银不多,又缺铜制钱,于是朱元璋在洪武八年发行大明宝钞,古代人根本不懂什么叫通货膨胀,什么叫货币准备金,什么叫货币信用,宝钞提举司能印多少便发多少,可惜宝钞极易被伪造,而且宝钞用纸不能耐久,朝廷又只发不收,于是……朱元璋悲剧了,发行大明宝钞的当年便造成了通货膨胀,贬值极快,百姓们普遍对其不信任,虽然朝廷三令五申要求民间流通必须使用宝钞,可是百姓们都不认账,暗里仍以银子为流通货币,甚至宁愿用以货易货这种原始的交易方式,也不愿使用宝钞来给自己添堵。

  相比之下,现银的购买力便大大增强,明朝时,一两银子可以买大米二石,一石等于九十多公斤,如此一换算,一百两银子可以买二十吨大米了。

  这对于刚刚还身无分文,饿着肚子的萧凡三人来说,无异于天降横财。

  他们当然不会傻得把银子都拿去买大米,但至少太虚喝酒吃肉是绝对可以满足了,小乞女可以添几身新衣裳,萧凡呢?他却实在想不出自己有什么地方需要花钱。

  这真是个幸福的悲哀,钱多到不知该怎么花了。

  “当大款的感觉如何?”萧凡笑问太虚。

  “蹄膀一次买两只,一只中午吃,一只晚上吃。”太虚的理想不算很远大。

  “你呢?”萧凡问小乞女。

  小乞女神情欢喜的指了指太虚,然后比划了两根手指。

  萧凡明白了:“好,蹄膀买四只,你两只,师父两只。”

  太虚问道:“你呢?”

  萧凡四十五度仰望天空,眼中有种淡淡的深沉。

  “我想来碗鱼翅漱漱口……”

  太虚和小乞女面面相觑,太虚叹道:“果然是王侯的命啊!志向比咱们远大了不止一点……”

  ※※※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