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王侯_贼眉鼠眼【完结】(221)

  以后对这帮文人可得小心着点儿,别把他们惹急了,皇帝都不敢惹,我萧凡更惹不起。

  萧凡是个举一反三的聪明人,他更深刻的意识到,刚才在东宫对黄子澄那么不敬,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对读书人,要尊敬,要谦卑,更要把他当菩萨一般小心翼翼的供着,早请示晚汇报,一天三炷香……

  想到这里,萧凡急忙扭头望向黄子澄,并朝他笑了笑,笑容里阿谀逢迎谄媚讨好的味道很明显。

  黄子澄看到萧凡的笑容,不由头皮一麻,浑身冒出了鸡皮疙瘩,心中警兆顿生:这混账小子朝老夫笑得那么瘆人,又在琢磨什么坏主意想算计老夫?

  朱允炆也将这场闹剧看在眼里,他和萧凡一样,感到了深深的震撼,见事件的始作俑者萧凡扭头朝黄子澄没皮没脸的笑,朱允炆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还哼了一声。

  萧凡笑容顿时一窒,他忽然想到朱允炆是知道他脱人内裤的奇特本事的,当初他遇刺的时候,正是靠着萧凡这一手脱裤神功才化险为夷,扭转乾坤。萧凡心中不由一阵庆幸,幸亏朱允炆跟他交情好,没向朱元璋检举揭发,不然让朱元璋出了这么大的丑,自己死个百八十次是肯定不够他解恨的……

  萧凡立马扭过头,对黄子澄愤怒的目光视而不见,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

  经过这一场闹剧,经筵当然无法继续下去了。群臣一齐向朱元璋施礼,然后退出了武英殿,朱允炆,黄子澄和萧凡三人留了下来。

  朱元璋一直面带微笑的目送群臣出了殿门,待到他们的身影消失不见,朱元璋的脸色忽然变得铁青,眼中的杀机愈盛。

  “萧凡,刚才的一幕,你都看见了吗?”朱元璋冷冷问道。

  “陛下,臣看得清清楚楚。”萧凡赶紧躬身回道。

  朱元璋冷眼瞟了黄子澄一眼,然后语带杀机和深意道:“嗯,看清楚了就好,把刚才的那一幕好好记在心里,你会受益匪浅的……”

  萧凡一凛,急忙恭声应是。

  碍于黄子澄在,朱元璋的话不能说得太明,因为黄子澄也是这些清流大臣中的一员,而且还是领头人物,不过朱元璋心中一口恶气实在难咽,于是便隐晦的告诉萧凡,以后你一定给老子好好当个奸臣,把这帮老家伙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帮老子出口气。

  萧凡是个聪明人,朱元璋话里的意思,他当然听懂了。

  朱允炆上前禀道:“皇祖父,孙儿与黄先生和萧侍读商量了一下……削藩之事,孙儿向您禀报一下。”

  朱元璋神情淡然的点了点头。

  朱允炆将黄子澄洋洋洒洒写了十几页的“削藩十策”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随手翻了翻,神情不置可否。

  将它轻轻搁在龙案上,朱元璋淡淡道:“这是谁的主张?”

  黄子澄上前道:“陛下,这是老臣所写。”

  朱元璋瞟了他一眼,目光中的神色有些失望。

  “黄爱卿之主张,殊为不妥,绝不可行,此法实为打草惊蛇,朕虽相信皇子们不敢谋反,但江山社稷不容冒险,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行此险法。”

  朱元璋冷冷一句话,便完全否决了黄子澄的主张。

  朱允炆看了看脸色难堪的黄子澄,小心的插嘴道:“皇祖父,萧侍读也是这么评价的,不过黄先生立意还是不错的,削藩之事,宜早不宜迟……”

  朱元璋颇有些诧异的看了看萧凡,意外道:“萧爱卿也认为此法打草惊蛇?”

  “陛下,臣刚才在东宫,确实是这么说的。”

  朱元璋眼中露出满意的神色,道:“萧爱卿可有妙法?不妨说来听听。”

  萧凡整理了一下思绪,然后缓缓道:“陛下,臣想先知道陛下的意思,陛下是否下定了决心削藩?若下定了决心,臣的法子一定在最短的时间内奏效,而且有把握将削藩的影响降到最低。若陛下对削藩之事犹豫未决,臣便不敢妄言,以免间陛下骨肉之嫌。”

  朱元璋深深的看着萧凡半晌,这才道:“削藩之事重大,朕说实话,朕确实没有下定决心,毕竟皇子们都是朕的骨肉,朕若削藩,怕的是天下大乱,更怕寒了皇子们的心。朕不相信,朕的皇子们会拥兵自重,暗藏祸心。萧凡,削不削藩,朕自有考虑,你不妨将你的想法说来听听,臣子的责任是为天子提供建议,给天子分忧,采不采纳你的建议,那是天子的事。”

  萧凡犹豫道:“臣……不敢言。”

  叶伯巨是怎么死的?就是上书直言藩王之弊,被朱元璋盛怒之下拿入京师,最后活活饿死的,有这么一位反面教材在前面,萧凡怎敢对这么敏感的削藩之事轻易开口?

  朱元璋不耐烦的敲了敲龙案,道:“说错了话也无妨,朕赦你无罪。”

  萧凡暗暗撇嘴,你是皇帝,想赦谁就赦谁,当然无罪,我的胆子可小得很,这不是逼着给我找不自在吗?

  犹豫了半晌,萧凡终于还是决定说了。

  朱允炆是个不错的朋友,冲着这一点,自己就不能藏着掖着,如果能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将削藩之事顺利解决,那是最好不过了,朱允炆也不至于只当了四年的短命皇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