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哽咽点头。
朱元璋艰难的转过身,从身旁的绣被中取出一个黑色的小木匣子,颤抖着递给朱允炆,眼中渐生复杂之色。
朱允炆一愣,接过木匣子,好奇的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示意他打开匣子。
抽开匣子上方镂空雕龙的木板,里面赫然放着一把剃刀,一个度牒。
朱允炆大吃一惊,愕然道:“皇祖父,您……这是何意?”
朱元璋垂下眼睑,似乎有些愧意的扭过头去,声音嘶哑低沉:“孙儿啊,朕疼你爱你,发自朕真心,没有一丝虚假,可是……孙儿啊!谁叫你出生在帝王家!天家非一人之家,承担的是整个天下啊!若然……若然有一天,你守不住这江山,被你某位皇叔占了去……事已不可挽救之时,你便自己剃度为僧……出家避祸去吧!”
朱允炆不敢置信的望着朱元璋,整个人呆愣住了,如遭雷击一般,视线很快变得模糊。
祖孙之情竟掺入了这许多政治的残酷冷血,心地单纯的朱允炆很不适应,他不知道朱元璋为何会为他留下这一步退路,难道他已预料到自己守不住江山吗?
朱元璋苍白的面孔浮上愧意,沉默良久,仰天长叹道:“物竞天择,孙儿,你是个好孙儿,是个孝顺有礼的孙儿,朕一直都知道,朕愿意在九泉之下看到你顺顺当当做一辈子皇帝……可是,孙儿,你能做好一个皇帝吗?能守得住江山吗?世事总是残酷的,若然你守不住江山,被你的皇叔篡了位,朕……实不忍见你死在叔叔手下,孙儿,答应朕,若事不可为,天命不在之时,好好保存自己,出家避祸吧!朕只希望你平平安安活到老,这天下谁当皇帝,并不那么重要,朱明天下,还是朱明天下,你只要活得好,活到老,朕便宽心了……”
一位老人如泣如诉的述说,令朱允炆心神俱震。
皇祖父一直是个睿智的老人,他有着洞悉世间一切的锐利目光,藏在阴冷残酷表象下的,仍旧是那颗火热的,对子孙无尽疼爱的慈悲心。
这一刻,朱允炆释然了。
他缓缓将木匣子盖上,收好,然后很郑重的看着朱元璋,如盟誓一般肃然道:“皇祖父,这个匣子孙儿一定会留着,一直留到孙儿扫清我大明内忧外患,开创一个功盖唐宋的辉煌盛世,孙儿那时会封禅祭天,告慰列祖列宗,将这个匣子掷入铜鼎烧化,把它再还给皇祖父!孙儿那时会告诉祖父,您担心看到的那一天,永远也不会发生,孙儿会做好一个皇帝,会做一个好皇帝!”
朱元璋虚弱的笑了,笑容中充满了欣慰和畅快,他已亲眼看到,这个孱弱的孙儿,已经破茧而出,虫蛹化蝶,在阳光下展开了美丽的翅膀,他,终于长大了。
“很好,很好……”朱元璋闭眼微笑,老泪肆意在苍老的面孔上流成了河……
“孙儿,你出去,叫萧凡进来,朕有些话,想单独跟他说……”朱元璋疲惫的斜靠在床头道。
朱允炆捧着匣子站起身,擦了擦脸上的泪痕,依言退了下去,走到殿门边,朱允炆回过头,依依不舍的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躺在龙榻上,一边急促的呼吸,一边看着朱允炆微笑,笑容如往常一般温暖,慈祥。
祖孙二人相对而望,默然无声的做着最后的决别。
※※※
未多时,萧凡孤身进入殿中,二话不说便在朱元璋龙榻前跪下。
朱元璋的笑容早已敛起,他冷冷的盯着面前伏地而拜的萧凡,良久,他缓缓开口道:“萧凡,朕快死了,临死前,朕不召见别的大臣,不召见皇子皇孙,不召见满朝公侯功勋,却偏偏召见你这考个秀才都要作弊的人,你可知为何?”
萧凡冷汗唰的流下,心中恐惧不已,老朱该不会琢磨着要我给他陪葬吧?
“臣愚钝,臣委实不知。”
朱元璋虚弱的咳了两声,面孔泛上几许苍白,然后他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道:“你不妨猜一猜……”
萧凡一凛,小心翼翼看了朱元璋一眼,试探道:“陛下……莫非想让臣补考一次秀才?”
朱元璋顿时觉得胸中一股血气翻涌。
这一刻他真的生出要萧凡陪葬的心思了。
“罢了!”朱元璋咬着牙,缓缓道:“朕召见你,是为了告诉你,朕死以后,你在朝中权力必然盛极一时,朕要提醒你,不要做一手遮天的权臣,须知‘盛极而衰’的道理,胡惟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你可不要做第二个胡惟庸,否则,你的下场会很凄惨!”
阴恻恻的话语,如同地狱吹出来的风,萧凡情不自禁打了个冷战,急忙伏地磕头,颤声道:“臣绝不敢擅权乱政,祸乱朝纲!”
朱元璋神色稍缓,接着道:“你以后当好生辅佐允炆,允炆性弱,有些事情难免优柔寡断,你要尽一个臣子的职责,该劝谏的劝谏,还有……锦衣卫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不可轻易裁撤!”
“臣……遵旨!”
正事说完,朱元璋斜靠在床头,缓缓舒了一口气。
该说的都说了,现在,该是他告别人世的时候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