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王侯_贼眉鼠眼【完结】(44)

  萧凡忍不住问道:“当年道长被狗撵得挺惨的吧?”

  想想漫山遍野的小道士被一群野狗追咬,那场景……啧啧。

  太虚沉默了一会儿,才低声道:“从那以后,贫道开始钟爱吃狗肉火锅了……无量寿佛……”

  萧凡同情的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气氛陷入低迷。

  二人闷声喝了好几杯酒,太虚又问道:“说了这么多,你到底跟不跟我学功夫?”

  萧凡急忙摇头:“我不喜欢被狗追……”

  “现在不需要遴选了,贫道可以马上教你。”

  “不用了,我现在活得挺好的,不需要学功夫。”萧凡拒绝得很坚定。

  他不是不是想学功夫,事实上他对中华古老的武学很有兴趣,前世读书时看武侠书看得连学业都荒废了,怎么可能没兴趣?

  他只是不相信太虚的人品而已,打死他都不相信,这老骗子会什么武功,多半是想骗他学费。

  太虚见萧凡拒绝,不由长长叹了口气,表情变得萧然起来。

  这时厨子的菜做好端了上来,几道精致的小菜,看起来赏心悦目,令人食欲大增。

  厨子在一旁看着萧凡,讨好的笑。

  萧凡看了看满脸寂寥的太虚,吩咐厨子道:“去,再做一道菜。”

  “什么菜,您尽管吩咐。”

  “……狗肉火锅。”

  “掌柜您稍等,马上就好。”厨子屁颠儿屁颠儿下去了。

  太虚感激的看了萧凡一眼。

  既然萧凡拒绝学武,太虚也不好多劝,只是一味的埋头吃菜喝酒。

  萧凡挟了菜入口尝了尝,眉头轻展,点头不已。

  这菜味道挺不错啊,搁了前世,够得上五星级酒店厨师的标准了。

  抬眼看了看太虚,萧凡问道:“道长,你觉得味道如何?”

  太虚点头赞道:“不错,很不错!”

  萧凡两眼一亮,急忙道:“如何不错法,道长详细说说。”

  太虚捋了捋仙风道骨的胡须,想了一下,指着面前吃得干干净净的菜碟,打了个比方:“贫道以前吃一碟菜,需挟三筷,今日只挟了两筷就干净了……”

  萧凡由衷赞道:“道长的比喻打得很贴切……”

  接着萧凡又皱起了眉,把前任掌柜老蔡叫了过来,问道:“咱们酒楼的菜味道不错,为何没有客人上门?生意如此清淡,没道理呀!你知道原因么?”

  老蔡苦着脸,幽幽叹了口气,半晌没说话,最后哀怨无比的念了一句诗:“别有幽愁暗恨生啊……”

  萧凡和太虚顿时停了杯,肃然起敬。

  萧凡眼睛都直了:“老蔡很有文采啊……不过,到底什么意思?”

  老蔡叹息,指着门外道:“掌柜请看外面,咱们醉仙楼对面,正对面,开了一家金玉楼,看见了吗?”

  萧凡点头:“看见了。”

  金玉楼楼如其名,修建得富丽堂皇,豪奢大气,想不看见都很难。

  老蔡怨毒的扫了对面的金玉楼一眼,说了一句更有文采的话:“咱们醉仙楼变成这副光景,都是它害的,老子日他八辈儿祖宗!”

  第一卷 江浦商人婿 第027章 知县行商

  江浦的县衙是前朝时建的,如今已显得有些破败,虽历年来小规模的修缮多次,仍是一副陈旧的样子,洪武皇帝最恨贪官,打下江山之后,多年来一直提倡官员廉洁俭朴,不得铺张奢华,所以江浦县的历任知县谁也不敢冒着杀头的危险重建县衙,旧就旧点,能用就行。

  衙门位于城东,正门口有一块影壁,壁上雕着一只狰狞如生的麒麟兽,大门的两侧是八字墙,这也是民间俗话说的“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出处。

  大门的东侧摆放着一面硕大的鼓,这就是百姓俗称的“鸣冤鼓”,西侧则立着一块高五尺,宽二尺,厚约一尺的大石碑,碑上刻着两句警示,这两句警示是刻给打官司的百姓看的,其一曰:诬告加三等,其二曰:越诉笞五十。

  这两条警示为的就是告诉百姓,打官司三思而后行,莫行诬告之事,更不能越级上告,否则知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大门往里走便是“仪门”,这仪门通常是不开的,除非当地一把手官员新任,才开一回,若百姓告状,或衙门里差役进出,则一般是走东边的侧门,东边的侧门民间亦称之为“生门”,与之相反的,便是西边的侧门,那道门则被称之为“死门”,也就是说,从死门出来的人,基本都是死刑犯,马上要推出去斩首的。

  再往前走便是县衙大堂了,跟电视上不一样的是,其实古代官员审案,并非所有的案子都在大堂审理的,大堂真正审理的是重大的刑案,而一般的民事纠纷,或小案小事,则在二堂过审,知县以说服调解为主。

  新上任的县丞曹毅现在正站在二堂外,望着堂前高高挂着的一副楹联,一张毛茸茸的虬髯大脸面无表情,可眼中却飞快闪过一抹冷光。

  楹联上写着“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