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霍夫曼大帝的讲述,罗宾若有所悟的问:“它通过吸收内核的能量来完成元素合成?”
“是的,它在行星结构尚未稳定时便已经诞生,属于厌氧细胞一类的太空生命。它能通过冷核聚变,借用内核的能量促发元素的合成。
当行星内核过热时,它会迅速繁殖,并吸收掉多余的能量用来合成重元素。而当内核过冷时,它会通过岩浆的运动逐渐靠近内核,并聚拢在一起形成自然核裂变,帮助内核加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它在调节着星球的环境,只要它的种群依然在按照着这种模式运动,那么星球的生态环境就是稳定的,只有当恒星或外界的变化速度超出它的运动界限时,这个稳定的模式才会崩塌。”
“难怪了”罗宾恍然大悟:“当它冷却时,它会变成麦锡尼金属,而热量增加时则会从休眠中苏醒重新开始活动。由于它具有吸收能量的属性,因此当作为防具出现时,能量武器所产生的热能会被它吸收而无法产生作用。这时的它是种生物,而当能量消散,冷却的它又变成了金属。”
“没错,这就是麦锡尼金属的本质。它在硬度、耐磨损、吸收能量方面都是任何一种金属都无法媲美的,而马丁,赫维和罗青山在发现了麦锡尼细胞的这个特点后,甚至曾兴奋的表示人类或许可以借由它的原理来实行永动机的设想,实现能量的循环生成和利用。而我……我则看到了一条让人类从凡人进化成神的道路……”霍夫曼大帝抬起头,目光深邃的眺望着天穹:“只可惜,还未等我们把这个震撼性的研究结果公布,大面积的基因病便开始席卷整个布雷迪行星,而卑劣的政客们也开始企图从我们的手中抢夺星球的主导权。他们认为基因病的存在证实了人类并不适合在外星球殖民,因此他们希望把外星殖民改变为资源掠夺,他们希望重新回到地球上生活,让整个宇宙都变成人类的矿场。”
“可化们并没有实现,地球最后依然是被抛弃了。”罗宾下意识的眯起眼睛,侧耳倾听。
“是的,那是因为我们的反对。
我们一致认为人类不应该被这些困难所击倒而放弃对宇宙的探索,在这方面,马丁,赫维表现的最为鸡进,因为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而我,我则一心致力于麦锡尼细胞对人体的运用,我把大面积的泛滥的基因病使作为人类进化的契机,我认为这是人类获得突破式进化的最好良机。至于蕾妮,它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对基因病的研究当中,甚至在自己的身上进行了基因实验,试图解决人类征服宇宙的最大困扰。”
……………………………“…………………~………分割线:又是一大段理论描述,呵呵……不喜欢理论的书友们恐怕会开始觉得枯燥而乏味了吧,不过请不用担心下面依然还有理论介绍,因为文中最核心的理论已经在这一段中介绍完了,自此,文中所有的理论都被连贯了起来,形成了一个理论系统。
说实话,能够完成这一个理论系统,我个人真的感觉非常的自豪。
虽然在很多专业人士的眼中,我的这个理论系统可能是漏洞百出,但若是结合我文中所臆想出的一些科幻要素来重新审视的话,我认为我已经完美诠释了目前科学中存在的很多未知与断层。而历史上,中外所有的科幻作者都从没涉及过一个这么庞大的理论系统,因此,在我个人看来,我写这本书最终想要表达的东西已经完成了。(抱歉,膨胀的成就感让我克制不住的想要表达)
假如有书友同样对此感兴趣,那么可以重新回味一下本书,从掺插在情节中的一些断断续续的描述中,你会慢慢发现宇宙的演变、星球的演变、生物的演变、科学的演变以及社会的演变。
不好意思,一不小心写了这么多,但请别担心,以上字数不算钱!
汇未完待续
第一卷第二百四十七章尘封往事(下)
蕾妮。麦锡尼,这个从未来正式的历史事件中记载的名字被霍夫曼大帝多次提及。而且,从霍夫曼大帝的表述来看,在2046年,那个拯救了殖民者,让人类对外星殖民计划得以继续下去的救世主似乎并不是记载中的艾伯德?霍夫曼,而是被历史所掩藏起来的蕾妮?麦锡尼。
“2046年大航海开始后的第二十三年。很难想象,我们和政客们的斗争一直持续了二十一年那么久,在这二十一年中,初期抵达布雷迪行星的政客们因为畏惧基因病的缘故逐渐返回地球,被留下的那少数人只不过是为了勉强维持地球对布雷迪星系的控制力而已。只有我们这些学者和军人被大量留了下来,一边与死亡做斗争,一边继续开发着这颗星球。”陷入追忆中的霍夫曼大帝,用带着缅怀的神色说道:“也正是在那一年中,我终于完成了麦锡尼细胞的人体植入,让自己拥有了非凡的力量。而蕾妮在经过了二十一年的研究之后也终于完成了基因病的治疗方案,并推出了历史上第一例能大幅度提高人类综合素质与尊体适应力的基础进阶药剂。不过……”
说到这里,霍夫曼大帝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苦涩的摇头:“不过蕾妮的成功却是以她的生命作为代价的,由于长期进行基因实验,她的生命力被严重透支。当年的她才四十八岁,可是她的生命却已走到尽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