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他们还找到了一片已经枯朽的树林。
这些树林有些象是芦苇,它们生长在一个约10unx3un的池子中,这池中原本似乎是软泥,但因为能量的缺失以及某种物质被抽走,现今已硬化龟裂,手一搓就变成了尘屑,已然无法复原。
经器灵分析鉴定,这种植物也是人工造物,其叶,就是蓝血人的草裙原料,其果实,就是水晶枪,生成时类似于蒲棒,长长的杆子,尖端就是晶体,待其尚未完全成熟时就折下,略一加工便是水晶枪。
器灵还告诉苗朴,被蓝血人抽走的,应该是土精原质,顾名思义,他是源化土中的精华中的精华。整个盆地沙漠,当初在特殊的环境改造下,土质一分为三,能化一部分,精华被提取,剩下的经反复源化,就是白沙。
也就是说,边长以百公里计的沙海,就诞生了这堪堪够这池子用的土精原质,它是源文明版的超级腐殖土,苗朴如果以后想没事种种地,手上随时带着两亩田什么的,最好将之搞到手。
此外,器灵还发现了能器的痕迹。
按照器灵的说法,无论是这种植物,还是蓝血人,都是器制造的产物。
只不过,器似乎并非像苗朴的狩器(狩猎之眼)这般,通过跟使用者结合,然后诞生器灵,再借助使用者之手造物。它们是在激活后,利用某种拓展装置,完成了造物,所谓的痕迹,就是这些装置留下的印记以及部分没有被拆走的设备,比如说培养槽之类的。
罐式的培养槽,材质是晶石,人工造物,比地板、水晶丛林的材质都要高档,档次跟尖碑变得透明纯净的部分相似,也不知道使用了何种技术,使其宛如现代人类玻璃器皿加工工艺般被塑造了出来,如今却是都被抛弃了。
由于是被拆解剩下的东西,这些培养槽对苗朴他们而言可以说毫无用处。
这个情况滋生出一个问题,假如说器是天网般的存在,那么母机从何而来?要知道天网能制造终结者大军,是因为有现成的全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可供使用,而该生产线是人类制造的,至少最初的部分是人类制造的。
当然,苗朴不是关心母机的由来,器既然被激活,那么激活它的存在为其提供了最初的设备这完全能够理解,他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又是怎么出现的?
不过这些疑问苗朴倒是不急着寻找答案,以他一贯的作风,前天与蓝血人大战时,自然没有没忘记将用于追踪的暗记留下,蓝血人虽然和尚跑了,庙也不要了,但只要一路追下去,总是会有个结果的。
第599章 入废弃之地
在对蓝血人城镇中的种种设施以及造物解析之后,结合盆地北部的奇异植物,器灵得出一个结论:“整个盆地中的种种,都在进行一个微缩世界的衍化。”
微缩世界,这个说法苗朴等人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山川平原丘陵……江河湖海溪流……再加上植物动物,这便是一个微缩的世界。
问题在于为什么这么搞,地海彼岸,不是已经有庞大而物种丰富的生态了么,再来这么一套又是为那般?
苗朴还特意询问器灵,得到的答案是,盆地中的植物与彼岸的地底丛林,并不是一个系统。如果说地底丛林是为了适应当下的地球源环境而存在的,那么这里,则是为了适应深度源环境存在的,这个深度源环境,很可能就是原来源文明存在时的环境。
为什么要搞两套,答案暂时无法获得,但却让苗朴一行愈坚定的认为,掌握高端源技术的敌人,不止一拨。
在蓝血人废弃的居住地略作歇息之后,一行人再踏征程。
就大方向上,一行人是在深入的向地底空间的东南角行进。按照器灵绘制出的已知全域地图来看,如今已然过了珠链区域末端的地底空间入口所在的南北一线。
前方入目的依旧是茫茫白沙,不过视线的尽头,已然可以看见类似峭壁群山的延绵山脉。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以苗朴他们的度,仍旧行了大半个小时,才算到了山脚下。
这时再看,此处的山脉与峭壁群山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先山体并非石灰岩,而是玄武岩。玄武岩属基性火山岩,这种岩石均为暗色,一般是黑色,呈现在一行人眼前的就是黑灰的颜色,并且是典型的气孔构造,乍一看像是浮石,但实际上要比浮石坚固的多。
其次,这里的空中没有那种绚亮且流动的光雾,而是宛如沙暴般的灰黑色尘霾,激烈翻滚着,却又并不落下。
结果就导致整个区域都黑暗,就仿佛黄昏时分。
这样的环境给众人的感官印象很不好,尤其是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处于光亮普照的区域,盆地中更是白沙反光,乍一进入这样的区域,就觉得阴森死寂,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生命的禁区。
“这里的辐射很高。”随着器灵的提醒,苗朴将情况告诉了众人。众人纷纷戴上了象鼻面罩。
这种面罩是苗朴利用新获得的植物元素因子在器灵的帮助下搞出的呼吸装置,主要是空气净化功能,在外界无氧气的情况下,可以维持成年人大约1o分钟的一般呼吸,若是剧烈运动,就只能是67分钟。
罗芷晴建议道:“我们应该在藤蔓怪物舱体里装上这种装置,山脉深处的情况可能更恶劣,说不定就用的上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