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扎纸匠_潘海根【完结】(336)

  五年后!

  “混蛋,是哪个把我的平底锅给洗了!”

  “朵朵!”

  “不是我,是若兰!”

  “不是我,是那个…鸡婆!对,是鸡婆!”

  “哎呀哎呀,思密达,难道你还不相信我吗?好伤心,这事明明就是鸡公做的!”

  “吼!”

  “狗屁!鸡公会洗锅?”

  “粑粑麻麻你们别吵了!”

  “哥哥姐姐粑粑麻麻,王叔叔来了!”

  (全本完)

  《扎纸匠》第三部(每夜一个凶宅鬼事)

  ☆、《扎纸匠》第三部:《每夜一个凶宅鬼事》

  常言道,山野农村鬼事多,农村地广人稀,阴气重,所以鬼事多生。生长在农村的人,大多都是听着鬼故事长大的,而我就是如此。

  我叫潘神保,出生在江西深山中的一处偏僻的小山村之中。村子四面环山,道路不通,平时少有外人到,村中祖祖辈辈的人都生活在这个村子里。

  因为村子闭塞,村民们思想也就比较迷信,流传在村里的鬼事也就从未少过。无论是村口大树下乘凉的大爷们,亦或是饭后聚在一起叨唠闲话的三姑六婆们,最是喜欢讲一些山野鬼事。

  打小我就是听这些大爷、三姑六婆们讲鬼故事长大的,凶宅鬼事、风水趣闻、鬼神传说、恐怖禁忌无所不有,多是一些流传于民间的奇闻怪事。

  三姑六婆们所讲的这些故事,多为年代久远之事,虽无法究其无休真假,但若是有人问我信不信这些故事?我会郑重的点头说,我信这些故事,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扎纸匠,专与鬼魂打交道之人。而且,我接下来要讲的,就是这些从小听到大的山野鬼事。当然,也包括一些我自己经历的故事……

  《扎纸匠》第三部:《每夜一个凶宅鬼事》,带你重拾小时候树下听老人们讲鬼故事的儿时记忆……

  ☆、第一章 (每夜一个凶宅鬼事)纸人

  PS:上一卷结局里的那首打油诗,其实是藏头诗,每句的第一个字。

  首先第一个要讲的自然是与扎纸有关的鬼故事。提起纸扎,大部分人都会突然一激灵。想起每次路过寿衣店门口看到店里摆的那些纸牛,纸人、花圈之类的,想必都会觉得森森的恐怖。纸糊得东西还好,看起来很平常,但纸糊的小人,总感觉阴森渗人,尤其是画了眼睛的,多数人不敢盯着看,就怕它突然“活”过来。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些关于纸扎的故事。

  纸扎的种类不外乎以下四类:一是神像,如入葬时焚于陵墓前的大件扎制品;二是人像,包括童男童女、戏曲人物、侍者等;三是建筑,如灵房、门楼、牌坊、车轿等;四是明器、包括饮食器皿、供品和吉祥用品以及瑞兽类。诸种纸扎作品取材巧妙,工艺精湛。

  说到这,我就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香港的关于纸扎人的真实的恐怖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香港的新闻记者,有次他去一家殡仪馆跑新闻,回家时天色已近黄昏,他有些心慌慌的,想说赶紧回家。

  在那些地方一般都有纸扎铺的,他路过其中一家,那家店铺的门口摆了两个纸扎人,好像是客户定了要烧的,可能是因为害怕,他一不小心踩坏了一个纸扎的丫环。

  有个阿婆听到声音马上从屋里跑了出来,“年轻人,你怎么那么不小心啊,这是客人定了要烧的。”

  记者马上说:“不好意思,我赔你好了。”

  那个婆婆说:“那拿钱啊。”

  碰巧那天记者身上没带多少钱,还要做车回家,于是他说:“我今天钱不够,改天我送过来好了。”

  婆婆说:“年轻人,说话要算话啊,不然不好了”。

  那个记者回家后也就忙别的事去了,渐渐的也就忘记了那个被他踩坏的纸扎人。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记者下班回家,按了电梯,进电梯时突然用余光扫到身后有个女生,他回头一看没人啊,以记者丰富的经验,他知道他碰到了。

  他也不管许多了,按了最近的一楼,门一开他一下就冲了出去,谁知,在楼梯的拐角他碰到了那个讲“年轻人我的钱你要不要还”婆婆,记者当时已经吓的说不出话了。

  “不是我要,是她要”那个婆婆说完手往他身后一指。

  记者一回头,正是那电梯里的女生,在向他走来,但又很奇怪的穿着,梳个包头,蓝裙子,白袜。脸惨白,红红的嘴唇,有些眼熟的感觉。突然他发现了这个女孩瘸了一条腿,他眼前一黑,就昏倒了。

  再醒来时,已经在医院了,没有女孩,没有老婆婆。大楼的管理员发现了他。

  出院后,他马上就去了那家纸扎铺,依约还钱给老婆婆,可是原来根本就没有什么老婆婆,店主是个30多的女士,铺子里挂了一张老婆婆的照片,据说他在几年前就去世了,而那个纸扎人就是要烧给她用的……

  这个故事在民间传的很火热,也不知是真是假,先不说世上是否真的有鬼,但是正所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更何况答应人家的事就必须要做到,否则遭报是迟早的事儿。

  关于扎纸这行,灵异怪事实在太多了。接下来我再讲一个纸人儿的故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