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迷失在星空_纯牌老狼【完结】(332)

  配合MG1使用的飞轮电池效果不错,不过WLES暂时没有推向市场的想法,它用在汽车上成本是一回事,怎么保持电池工作的稳定性得想想。这玩意公司内部用得多,新修建的激光塔都是用它来做备用电源,WLES在公司管辖的四座城市建立的数百座风力发电站也有使用。

  安全问题自有相关机构处理,宇航研究院很欣喜地看到RD-180和RD-0120的全套资料。安德列夫希望得到的NK33谈判已结束,这种顶级的中等推力发动机没有希望得到,管理层决定自行研制。

  新火箭的设计在四月底完工,宇航研究院悄无声息地开始组装火箭。该火箭被称为NWR-1系列,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本质上是以俄罗斯斯安加拉运载火箭为基础,借鉴华夏CZ-5和花旗国大力神五号设计理念的一种方案。

  设计完成的火箭被称为NWR-122,两级火箭,双助推器,总质量850吨,最大海平面推力11460KN,真空推力12450KN,LEO运载能力25吨(近地轨道),GTO运载能力7.5吨(地球同步轨道)。

  NWR-122的数据与俄罗斯当年相比没什么进步,推力也小了许多。运载火箭和载人航天工程是最复杂、技术最先进、难度最大的宏伟工程之一。设计一枚成熟的运载火箭一般要六年时间,联合技术公司的模块化技术和工程管理方面走在各大势力的前列,但轻车熟路地仿制火箭仍然花了两年的时间。

  宇航研究院没有多少实际经验,数据都来自于花旗国、俄罗斯和华夏,所以谨慎总没错。研究院调整后设立的火箭实验室没有宏伟的计划,火箭实验室主任库鲁。威廉姆斯博士认为只要能完成前期的计划就足够,化学火箭这种东西不划算。火箭实验室有两种火箭设计方案,一种用于小型卫星和探测器的发射,代号NWD-1,是一种大推力单级火箭;另外一种就是NWR-1系列,最多有三级。

  火箭的级数越多,捆绑的助推器越多,质量控制越艰难,这个领域没有捷径。安德列夫认为吃透RD-0120的技术并研发新的氢氧火箭发动机是当务之急,特别是用于上面级的火箭发动机。俄罗斯当年就吃亏在不太重视氢氧机,所以N1的载荷小于土星五号。

  安德列夫的父亲参与了N1的研制,交通问题导致的频繁拆卸让火箭容易出故障,复杂的发动机群使输送推进剂的管道设计也很复杂,而这种极端脆弱的结构是导致N1最后失败的罪魁祸首。

  安德列夫是专家,李庄自然采用他的意见,在航天中心附近修建宇航工业园就是为了避免美俄两国面临的运输问题,可以制造更大直径的火箭,一次成型。火箭发动机方面,宇航研究院主管联席会议已定好计划,研制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系列和液氧煤油发动机系列,所需要的技术将开列名单,由其他研究院配合。

  公司高层的想法是逐步试验,最后将技术提高到跟俄罗斯一样的水准,发射费用压缩到极限。空天飞机已由宇航飞行器研究所立项,目前只能进行基础研究,研发出正式的空天飞机并达到NASA的水平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

  大量熟手加入的效果非常明显,NWR-122的总工程师是代理院长安德列夫,他说要等火箭发射成功后才愿意接受正式院长的帽子。不起眼的NWR-122其实集俄罗斯、花旗国和华夏之长,不逊于其他航天大国的水平,只和领先的两大国花旗国和俄罗斯有一定差距。

  现在问题不大,俄罗斯没钱,本来喜欢乱花钱的花旗国,现在也处于紧缩状态,短期内很难回过神来。李庄很想要离子发动机,可惜NASA研究了几十年,都没法做到足够大的推力,离子发动机实验室目前的进度尚可,核动力火箭的理论研究已经跟上国际先进水平。

  火箭的模块和燃料早已准备就绪,只等组装。自动化设备的大量应用明显减低了零部件生产、装配到总装测试等工序的难度,火箭的总装采用流行的垂直组装模式,跟其他大国的没有什么差别。

  火箭总装厂的主控智脑是十七维姬和二十喇叭,他们将掌控人工智能研究院根据宇航研究院提供技术参数开发的专家系统,用于各种零部件模块的测试组装和燃料的检测及加注等。

  新威航天中心的主脑是十九维姬和二十一喇叭,十九维姬指挥各类机器人配合专家们的工作,二十一喇叭负责安保和分流。十八维姬和二十二喇叭是宇航工业园区的安保主脑,二十三喇叭和二十五喇叭掌控整个宇航工业园区的生产及加工。

  宇航研究院集中了联合技术公司最庞大的智脑群,覆盖到方方面面,以尽可能地提高飞行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每个项目组都配备了两台WAI502由十六维姬统一指挥,方便研究员们使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的各类超精密实验专家系统。

  这些智脑都是逐步添加的,研究员们慢慢习惯了到处都是智能生命的环境。主流航天大国都在加紧研发新式航天器,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平常很少出新威市。RKA之所以愿意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也要取得B级智脑的全套技术,来新威航天中心参观时看到的研发进度是他们下定决心的关键。

  花旗国内部利益复杂,NASA向HSAI订购了两台A1级智脑用于辅助研究。据媒体爆料,HSAI的报价为一百亿美元/台,CIA拿到的价格也不低于八十亿。智脑的售后服务很繁琐,HSAI实际上赚不到多少钱,但已让平时花钱如流水的NASA大感吃不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