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以前一样是个筛子,要不是公司的保密体制,估计现在我们这个团体已经不存在了。”
李庄看着五喇叭解开的加密文档,不由得摇头苦笑。底蕴的深厚与否,与公司的生存能力息息相关,不是有钱有技术有关系就能畅通无阻。
内务部的人最多,清查结果表明这里捅的漏子也最多,海外调查局中下层没有多少问题,也许是因为当初这个部门筛选严格,再加上十三处这个特殊群体的存在。没有任何背叛者能逃过十三处的追杀,影响了很多卧底和内奸的信心。
内务部一次清理出两百来人,甚至有两个处长级人物,在联合技术公司壮大后从未有过,看来集中盘查效果明显,很多蛛丝马迹都能被找到。
海外调查局中层只有一位落马,高层却让李庄说不出话来。连城查不出毛病,杰罗姆的脑子进水,居然是英国SIS的卧底,还加入了种族主义组织。
诺曼。巴里是俄罗斯对外情报局SVR的卧底,彼得洛夫却是花旗国国家安全局NSA成员,还在摩萨德玩,是个双面谍。
保安部查出的间谍中有三个处长,其中的两个是华夏GSH-2D的成员,都是白人。另外一个是华人,为日本防卫省情报本部DIH工作。
这真是个搞笑的结果。相比之下,保安部情报局在金泽尔的领导下几乎没有漏洞,这个在SIS工作过的澳洲人比想象中的更扎实,怪不得沸沸扬扬的“核弹案”最后不了了之,“悉尼爆炸案”也收官完美。金泽尔搞情报,大儿子在理论物理研究院工作,妻子是双威大学教授,一家都是高智商人物。
李庄接着打开维姬分析的结果,一看之下连眼珠都不会转。维姬查到的资料数量不逊于张凯领导的安全委员会,不过这些分析结果需要证实。他让五喇叭将这份资料发给张凯的助手六十六喇叭,然后拿起电子烟,长抽了一口。
“条条通罗马,我的谨慎是对的,要是像有些人那样到处乱跑,估计家里只能看到我的墓碑。”
计算机专家有些精疲力竭,对地下世界的复杂和不正常很头疼。维姬的分析比对十分精密,连说话习惯的细微改变都做了统计,人毕竟不是机器,可以在任何时候保持严密的行为方式,总会有漏洞,这是生物网络的必然。“机器人”已经被人事部心理分析处誉为公司里的头号怪胎,跟他相似的人屈指可数,这些人多数是他的同行。
连公司管理层都不知道的是,由九台V级智脑组成的智能环正在地下避难中心的坚固堡垒内分析着全球的通信记录,以公司漏洞百出的安保体系,不可能抗得住全球顶级情报机构的轮番冲击。
威州这个大集体优点明显,缺点却非常致命。众多的研究员来自于一百多个国家,短期内根本无法将他们的心统一起来,连李庄这样的人都会有莫名其妙的情绪,更不要说有些情商本来就不高的研究员。威州是高智商人群聚集的地方,可没人说这帮人情商一流。大部分人在本国科学界的地位不高,主要是行为方式无法被主流团体接受。
研究员们经常回国探亲,这是正常的行为,特别是一些非关键部门的员工活动非常自由,他们的通信保密一直是安全委员会头大的事情,要知道地球上有上百万的情报分析员在监听国际和国内通信。
公司在加密领域的研究很彻底,数学研究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配合默契,连威森社科院和应用物理研究院通信研究所也加入了联合项目组。
李庄站起身来,在地下工厂里走了走,这里空间跟当初设想的差不多,幸好有超能电池电动车。他开着车间工作车到处巡视,看看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公司机器人方面的研究虽然已经到了新的高度,但L级毕竟不能和他这样的顶级专家比。
各类设施的保养正常,六座地下小型TPP正在建设中,离正式发电还得过段时间,目前都使用地面电力。海水淡化引流渠的施工已经完成,打算下个月进行地下淡化试验。这是一套规模庞大的设施,足以支撑现有研究员团队长期在地下生存。
“希望我的担心不要发生吧,万一别的国家做了出格的事,这些设施都能派上用场。有备无患,反正我们的物资多得用不完。”
李庄对有些研究员的急功近利忧心忡忡,随即想到杰罗姆三人带来的麻烦,不由得头大。
按照公司的习惯性做法,这三人必须死,因为数百人因为他们而死,但这三人与公司的重要成员关系都非常密切,以杰罗姆的问题最难处理,他没有兄弟姐妹。
巴里和彼得洛夫牵扯到的也不让人省心,前者是霍夫曼唯一的表弟,后者是安德列夫交往多年的朋友,这两位顶级科学家都是公司九十九人联席会议成员。
如果放过三人,公司的制度肯定会慢慢崩坏;如果不放,由此引发的后果足以导致公司高层调整。三人在公司里的熟人不在少数,牵扯到的人估计更多。
“两难选择,机器人是不是机器人,这次肯定会被员工们看到。”
计算机专家的头胀得难受。没有完美的人才体系,湘军式结构的副作用正在显现出来。
刚回到地面办公室,连城急匆匆地跑过来,“李庄,你一定要帮我,我碰到了大麻烦!”
第三十三章 连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