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逐鹿崇祯末年_田盛公【完结】(254)

  有了这个想法。皇太极高兴的说:“罗洛浑不愧是我们大清的勇士,我们大清的巴图鲁。”皇太极只是随口赞扬。罗洛浑却顺杆往上爬,马上跪地叩头三呼万岁:“臣罗洛浑谢陛下赐勇号。”巴图鲁的称号在大清是非常重要的赏赐。许多久经战阵地大将也得不到这么高的称号,皇太极根本就没有想着赐给罗洛浑这个称号的意思,罗洛浑这么一谢恩,皇太极已经无法收回成命,皇帝那可是金口玉言,就是说回来,皇太极收回这个意思,那罗洛浑能承受得了这个羞辱吗,恐怕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当场自杀,一旦罗洛浑自杀,代善会怎么想?因此皇太极只好说:“希望你不要玷污这个称号,打败田羽,为你父王报仇。”

  罗洛浑胸中涌出阵阵酸热,感觉似有千言万语要诉说,却堵得一句话说不出来,只是埋头叩首,双目流泪,良久才挤出谢恩地话来:“多谢陛下,奴才生当尽忠,死当尽节。”

  皇太极为了拉拢罗洛浑,亲自将罗洛浑扶了起来,语重心长的说:“孙甥一辈中,朕最看好的就是你,希望你不要辜负朕对你地一片期望,不要辜负九泉之下的成亲王。”说完这句话,连皇太极眼镜都有些湿润,罗洛浑只感觉热血往头上一窜一窜,恨不得立马拿出刀来和田羽大战一场。

  代善看到皇太极如此待罗洛浑,也有些欣慰,自己最有能力的儿子当属岳托,不想他英年早逝,因此代善想着着力培养孙子罗洛浑,现在罗洛浑不但领了镶红旗旗主一职,又被皇太极钦封为巴图鲁称号,日后自不可限量。

  演完了名帝遇良将的戏之后,皇太极镇静了一下,说实在话,刚才虽然有演戏的成分在里面,但是皇太极也流露了一丝真情。皇太极扫视了一下下面两红旗的将士,威严的说:“明日起兵攻打义州。”众将哄然领令。

  当晚,皇太极和代善等一众高级将领商议后,决定出兵一万人袭扰山东镇,这次袭扰的最终目的是弄清楚山东镇地实力,当然还要弄回来山东镇那种板甲。待袭扰后,根据田羽地实力再做另外的部署。第二天一早两红旗就开始行动,一万大军分成两股,自义州上游三十里、下游三十里两处渡江攻击田羽,右翼由皇太极和代善亲自率领,左翼由罗洛浑率领,余下地一万多大军由布丹率领准备接应。

  两红旗的大军一开始行动,山东镇那边就知晓了,田羽见代善地两红旗没有全军出动,就知道这场仗是场试探,但是他丝毫没有轻敌的想法,因为朝鲜大多为新兵,因此田羽没有分配朝鲜两位总兵迎头痛击的任务,而是让他们固守城池和要塞。田羽带领“义”字营和“铁卫营”、还有“礼”、“信”两营各一部。迎战左翼鞑子。王守仁则率领“仁”字营、“智”字营,还有“礼”、“信”两营各一部迎战右翼鞑子。

  从兵力上来说,田羽要占据优势,五营加上铁卫营的士兵已经达到了二万一千人,而且鞑子是渡江来攻,田羽更是占了地势之利,因此田羽信心百倍,杜之轶也非常高兴,在军事会议上。竟然扔出来一个作战方案,用朝鲜军队对付其中一路,而山东镇则全力围歼另一路。其实他这个法子算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田羽也想过,但是最后他没有选择这个办法。原因有三个,第一。朝鲜虽然有一万人,但是恐怕不是对方地对手,一旦朝鲜失败。势必会影响到山东镇的士气,而且即便能够歼灭一路,也会是一胜一负的结局。况且对方尚有一万多援军虎视眈眈,一旦围歼不了对方,那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第二,皇太极既然敢让两红旗出战,那就有全身而退的把握,否则以皇太极之谨慎,不可能贸然出兵。第三,那就是田羽不想将山东镇带入朝鲜战争的泥淖,田羽知道现阶段大明最大的敌人是李自成。而非鞑子。如果没有李自成攻破北京。鞑子不可能定鼎中原,虽然鞑子可恨。但是做事要有个顺序,根据田羽知道的历史。田羽定下了先灭流寇,再平外患的策略。这次只是给皇太极一个教训,吸引两红旗的兵力,为锦州方面减轻压力。要知道当时皇太极地总兵力也就四、五百个牛录,而两红旗就将近一百牛录,能将一百牛录的兵力吸引在镇江堡一线,那也是对洪承畴提拔之恩的回报。

  杜之轶的方案被拒以后,暴跳如雷,但是他没有办法,因为山东镇的将领没有一个听他的,因此他公然在军事会议上拂袖而去,而且临出门前转身指着田羽说:“田大人,你等着听参吧。”杜之轶这句话简直是一个字一个字从牙缝中挤出去地,他觉得已经够凶横了,但是田羽丝毫不以为意,耸了耸肩头而已,根本就没有再理会他。杜之轶弄了个没趣,回去就找来孙达三,让孙达三替自己写疏本,弹劾田羽。

  田羽部署完毕,站起身来,望了望众将,大声说:“望众将士奋勇杀敌,以报国恩。”

  “杀虏,杀虏。”众将齐声呐喊,那股气贯长虹的士气让与会的柳琳和何刁良不由心悸,平时看着很内敛地山东镇终于露出了他凶猛的獠牙。

  皇太极应该庆幸他没有遇到田羽,遇到的则是第二次作为主将出战地王守仁。虽然是第二次作为主将出战,但是王守仁却实实在在是个主将新手,因为第一次对阵,只发生了小规模的接触,代善的两红旗就迫于压力退了下去。皇太极没有打他的大纛,右翼用的是代善的主帅大纛,因为鞑子全部是骑兵,因此行动速度很快,等到王守仁赶到鞑子在义州上游强渡的地方,鞑子大军已经大部分渡过了鸭绿江。王守仁虽然兵力占优,但是第一次指挥这么大规模的战役,他还是略微有些保守,本来王守智等人力主鞑子尚未渡江完毕,趁着半渡攻击,但是王守仁却没有采用,因为长途奔袭而来,队伍的阵型有些凌乱,王守仁将阵型调整了一下,趁着这个功夫,鞑子全军渡过鸭绿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