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听说李自成在襄阳建立了割据政府不由暴跳如雷。不过这时候他手中地可打地牌不多。财政已经到了枯竭地地步。只好看着襄阳政权逐步强大起来。自从打击田羽地多半年来。大明地形势可谓急转几下。已经现出亡国之兆。崇祯现在别提多么后悔了。这个该死地杜之。如果不是他地一封信如何会偏执地去打击田羽。本来崇祯在朱仙镇战役后。想到了田羽。他知道现在也只有田羽有能力挽回败局。但糊涂地他再一次弃用了田羽。唯一可喜地做法便是崇祯没有再次打击田羽。在他想来只要不把田羽调回关内。田羽在关外一定不会有什么大地作为。因为山海关在他看来还是牢不可催地。即便造反。凭着山海关之险。完全可以抵挡田羽。田羽不知道崇祯地想法。这是一个多么可笑地想法。田羽没有想着造反。如果想造反地话。凭着山东镇地火器一个小小地山海关还不放在眼中。弃用田羽地结果让李自成有了机会。而崇祯没有接受王守仁地建议。也让大明沉入了深渊。
在李自成攻克襄阳后不久。张献忠在安徽出动。朝着武昌进军。此时盘踞在武昌地是大明右都督左良玉。虽然有数万兵马但左良玉已经没有丝毫地战意。在他地思想中唯一地便是如何保存实力。因此在张献忠尚未到达武昌之前率兵逃窜。
左良玉地大军一走。武昌城兵力空虚。武昌地文武大臣将希望寄托在了分封在武昌地楚王身上。他们请出了卸任在家地原大学士贺逢圣。贺逢圣率领武昌城中地文武大臣前去请求楚王。希望楚王能够拿出十几万两银子招募新军。可是楚王却叫人搬出洪武年间分封诸子时赐给楚王地一张裹金交椅。说道:“此可佐军。他无有!”
贺逢圣的等人绝了指望,哭着出府。直到形势十分危急之时,楚王才拿出银两招募新军,指定楚府长史徐学颜统领,号称楚府新兵,不让其他文武官员插手。只是这些新军多数都是败在流寇手下的惊弓之鸟,根本就无战力可言。
张献忠率领大军首先攻克了武昌的外围,在攻打武昌的时候,楚府新军反戈,打开武昌城的城门,张献忠大军攻克武昌,贺逢圣投河自尽,楚王被俘。
张献忠攻克武昌后,知道李自成已经建立襄阳政权,因此他也不甘落后,建立大西政权,改省城为京城,铸西王之宝,改武昌府为天授府。
崇祯本来打算调集兵马将新兴的襄阳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没有想到的是,崇祯兵马还没有调集,另一个割据政权就出现了,崇祯接到消息后,良久没有说话,最后去奉先殿上了香,望着列祖列宗的牌位,崇祯慨叹说:“难道天亡我大明?”
从这章开始,历史事件有很多已经与历史不同,这也是田羽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吧。最近病了,难以坚持6000字的更新,希望大家谅解,而且本书已经到了快要结尾了,也要思考如何结尾,更新的速度慢一点,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结局吧。)
正文 第二百四十二章 秋季攻势 字数:2955
太极听说李自成和张献忠在大明建立了两个割据政权羽又受到崇祯的猜,实力大损,两黄旗、正蓝旗经过恢复,战力已经上升到原来的八成左右,虽然还没有恢复到百分之百,但相比受损的山东镇还要强上一些,去年野战数次败在田羽的手下,皇太极早就憋了一口气,希望能够战胜田羽,因此在刚刚入秋,粮草充足的时候,出动大军攻打锦州。
这时候的蓟辽总督是范志完,范志完是当今大学士周廷儒的门生,志大才疏的范志完由于座师周廷儒的关系由山西巡抚胜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使,当杨绳武在锦州病疫后,胜任蓟辽总督,节制田羽。范志完虽然志大才疏,但是对田羽却是不错,当然崇祯的大政策是抑制田羽和监视田羽,他不敢太过赏识田羽,不过从以前的事情来看,范志完知道自己发达全部落在田羽的身上,因此在他可以的范围内给田羽提供了不少方便,田羽对他也不错。
范志完听说皇太极再次倾国而出,不由大惊,他连忙请田羽过府商议如何对付皇太极。范志完竟然亲自迎接到廊下,可见他对田羽的重视,当然这么做也有他的理由,笼络住田羽,打败皇太极,那么他才有出路,一旦田羽不出力,把关外仅剩下的几个城池丢了的话,他的脑袋可就保不住了。受到邀请的还有总兵祖大寿、吴三桂、白广恩、王庭臣、曹变蛟等人,经过近一年地恢复,这几位总兵的兵力也不错,其中数祖大寿和吴三桂最强大,这也难怪,祖大寿的势力就在辽西,而吴三桂和祖大寿是亲属,也受到了一些照顾。剩下的三个人兵力当属白广恩,战力当属曹变蛟。
范志完等众人落座,换上一副严肃的表情说:“奴酋倾国而出要报去年一箭之仇,不知各位总兵有什么好的意见。”
田羽在关外一年多,虽然处处受到崇祯的排挤和打击,但向来忍气吞声,如果田羽想反地话,绝对能够推翻摇摇欲坠的大明,但田羽却没有采取,而是老老实实的服从大明,这样反倒引起了大家的同情,同时也对田羽很钦佩,而且田羽山东镇的战力让这些战场上的老将非常佩服,因此田羽地年龄虽然比这些总兵小了很多,这些总兵们早就唯田羽马首是瞻,这个不是因为田羽的职衔最大,而是从内心中实实在在的佩服。因此范志完这么一问,众将都看向了田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